文档详情

钢铁厂维修技术标准要求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93KB
约28页
文档ID:465144234
钢铁厂维修技术标准要求_第1页
1/28

维修技术标准维修技术标准反映了主要设备装置的性能构造;主要设备装置的劣化倾向、异常状态等维修特性;主要设备装置的维修技术管理值,是主要设备装置零部件的维修标准维修技术标准包括通用维修技术标准和专用维修技术标准通用维修技术标准规定了用于许多通用设备标准零部件的普通标准值,而专用维修技术标准则规定了专用设备的固有维修标准电气、仪表设备通用局部较多如电机定期测定标准,变压器绝缘电阻值等维修技术标准主要记录着:设备、装置名称、部位简图、零件名称、材质、维修标准〔包括图纸尺寸、图纸间隙、劣化极限许容量〕、点检方法、点检周期、更换或修理周期和检修方面的特别事项等维修技术标准是设备维修标准的根底,它反映设备设计者的思想,是编制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维修作业标准的技术依据,其编写的难度也很大维修技术标准中,最关键的是维修技术管理值确实定、在初期其制订的依据如下:1、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说明书它表达了设计者的设计思想2、参考国外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它表达了设备管理人员的经历和水平维修技术标准通常是由各生产厂点检作业区选派有经历的技术管理人员起草编制先设定保证平安运行的数据,经过一段时间〔通常是3-5年〕的生产实践,不断积累经历,不断根据生产量、设备运行工况及维修状况、备品备件质量与使用实际情况,对维修技术管理值进展相应的修订、以趋向完善合理,便于进展科学管理。

即用最少的维修费用、获得最正确的经济效果一、机械局部〔一〕齿轮1、齿侧间隙〔1〕安装间隙齿轮侧间隙,是指一对啮合齿轮的非工作外表,沿法线方向的距离,一对安装的啮合齿轮必须留有齿侧间隙,以补偿齿轮由于制造与安装的精度公差,以及传递载荷时的弹性变形和由于受温度影响的变形,并可贮存一定量的润滑油,以改善齿轮外表的润滑状态通常齿轮的侧间隙在确保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越小越好,在制造时是根据齿轮所使用要求的精度等级来设计的齿轮标准保证侧间隙是根本的侧间隙规对于冶金机械设备的闭式传动采用DC,对于开式传动则采用较大侧隙De,可根据表4-2、表4-3、表4-4查取表4-2 圆柱齿轮的保证侧间隙综合形式单位中心距〔毫米〕≤50>50~80>80~120>120~200>200~320>320~500>500~800>800~1250>1250~2000>2000~3150>3150~5000DC微米85105130170210260340420530710850De170210260340420530670850106014001700表4-3 圆锥齿轮的保证侧间隙结合形式单位锥 距〔毫米〕≤50>50~80>80~120>120~200>200~320>320~500>500~800>800~1250DC微米85100130170210260340420De170210260340420530670850表4-4 蜗轮传动的保证侧间隙结合形式单位中心距〔毫米〕≤40>40~80>80~160>160~320>320~630>630~1250>1250DC微米5595130190260380530De110190260380530750/①齿轮侧间隙亦可按经历公式来选取:a.对于7级精度的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侧间隙b.对于7级精度的蜗轮传动的侧间隙②新日铁推荐的齿轮侧间隙经历公式:a.对于三级精度〔日本精度等级〕的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侧间隙b.对于蜗轮传动的侧间隙〔表4-5〕表4-5 蜗轮传动的侧间隙精度等级最小值最大值10.00025m〔T+7〕+0.01270.00025m〔T+20〕+0.050820.00025m〔T+7〕+0.01270.00025m〔T+40〕+0.050830.00025m〔T+15〕+0.02540.00025m〔T+50〕+0.063540.00025m〔T+15〕+0.03810.00025m〔T+65〕+0.101650.00025m〔T+15〕+0.03810.00025m〔T+80〕+0.2032〔表中m为模数,T为蜗轮齿数〕〔2〕许容量①定性使用极限a.运转中没有异常振动,噪音和温升;b.满足生产要求对产品精度无影响。

②定量使用极限齿轮由于磨损,侧间隙增大,许容最大侧间隙为安装间隙的3-4倍齿轮磨损的许容量是:a、一般设备齿轮第一级小齿轮 齿厚磨损 20%其它级齿轮 齿厚磨损 40%蜗杆 齿厚磨损 20%蜗轮 齿厚磨损 30%b、重要设备齿轮第一极小齿轮 齿厚磨损 10%其它级齿轮 齿厚磨损 20%-30%蜗杆 齿厚磨损 10%蜗轮 齿厚磨损 20%c、起重机齿轮卷扬传动:第一级小齿轮 齿厚磨损 5% 其它级齿轮 齿厚磨损 20%走行传动:第一级小齿轮 齿厚磨损 10% 其它级齿轮 齿厚磨损 40%齿轮外表通常是经过硬化处理的,齿面硬化层厚度t=0.1m。

齿轮一旦磨去齿面硬化层,则磨损速度将大大加快,所以亦可把齿面硬化层厚度作为齿轮使用许容量齿轮齿厚磨损可以用固定弦尺厚仪〔齿轮规〕测得2、齿接触齿轮啮合时,齿的工作外表因互相滚压而留有可见的痕迹,所显示的接触斑点可以判断齿轮传动的装配质量,齿轮啮合是否正确齿接触标准按精度等级选定见表4-6表4-6接触斑点〔%〕传动型式精度等级6789齿长方向圆柱齿轮70605040圆锥齿轮蜗轮传动70655035齿高方向圆柱齿轮50454030圆锥齿轮70605040蜗轮传动60605030〔二〕联轴器1、齿形联轴器磨损许容量:〔1〕一般设备 齿厚磨损 30%〔2〕卷扬设备 齿厚磨损 20%2、联轴器轴心许容量联轴器的轴心位移分轴向位移、径向位移和角度位移〔倾斜角度〕三种,对不同种类的联轴器有不同的要求,其位移许容量见表4-7表4-7 联轴器轴心位移许容量名称轴向〔mm〕径向〔mm〕倾斜角齿形联轴器/见表4-81°30′链条联轴器见表4-9链条节距2%1°液力联轴器0.100.10/轮胎联轴器2%D1%D5°~12°弹性圆柱销联轴器2-7.540′十字块联轴器0.04D/30′挠性爪型联轴器10.2040′梅花块弹性联轴器/0.8~2.21°30′链条联轴器向位移许容量S型根据型号查表4-8表4-8 链条联轴器向位移许容量型号CR38164012~40165016~50186018~60228018~80221002012018~1202216018~1602220018~20022S〔mm〕4.97.49.711.515.218.822.730.137.5〔三〕滚动轴承1、原始间隙轴承运转中间隙值的大小对轴承的疲劳寿命、振动噪音,发热等性能影响很大,在轴承间隙选择时必须考虑:〔1〕轴承与轴、外壳的配合、导致间隙的缩小;〔2〕轴承工作时,外圈的温度差异导致间隙的缩小;〔3〕轴和外壳的制造材料因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导致间隙的缩小或增大;〔4〕选择最适宜的工作间隙。

同一种型号的轴承,根据使用场合与工况条件的不同,做成几种不同的原始间隙,通常分为、、普通、、、等六种等级不同间隙的等级所使用条件见4-9表4-9间隙等级、普通、、使用条件1、要求精细旋转或限制轴向窜动的轴;2、运转时声音与振动严格控制;3、外圈都是动配合一般条件下工作1、轴承与轴和外壳过盈配合;2、轴承外圆温差大;3、冲击振动大,热影响大,轴弯曲形大轴承不同等级的原始间隙值可根据轴承类型、孔径从轴承样本中查取2、许容量〔1〕定性使用极限①运转中无异常振动、噪音和温升〔室温+40℃〕②满足生产要求,对产品精度无影响〔2〕定量使用极限①径向间隙: 2-3倍原始间隙当转速N >1500转/分时取2倍 N >1500转/分时取3倍②轴向窜动量对装配间隙不可调整的滚动轴承,因受热膨胀产生轴向移动,这样因外圈相对移动而使轴承径向间隙减小甚至使滚动体在外圈之间卡住,故在装配时,常将双支承中的其中一个轴承和其端盖之间留有轴向间隙a a=L..t+0.15L—轴承间的距离—线膨胀系数t—轴工作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值实际应用时可按经历数据a =0.25-0.40mm当a >1mm时,应进展更换。

对间隙可调整的滚动轴承,在装配确定调整必要的间隙时,是通过轴承和其端盖之间的垫片来进展调正的,其垫片是金属的当a >1mm时应进展调正或更换③椭圆度<30微米〔C—轴承间隙值〕〔四〕滑动轴承为了使轴与滑动轴承之间形成油膜,进展正常工作,在安装时,规定了轴与滑动轴承之间的安装间隙1、安装间隙除图纸资料中有明确规定安装间隙外,在实际工作中,安装顶间隙通常按经历公式来决定:稀油润滑:一般轴瓦:S=(1-1.2)D/1000 曲轴轴瓦:S=(0.7-1)D/1000 脂润滑:S=(1-1.5)D/1000式中D为轴颈直径侧间隙b=S/2滑动轴承轴向间隙:固定端为0.1-0.2mm自由端轴承移动量应大于轴的热膨胀伸长量2、接触:〔1〕接触角度:=70~90°〔2〕接触斑点:普通瓦1-2点/cm2 高级瓦2-3点/cm23、磨损许容量:顶间隙为安装间隙的3-4倍磨损量为轴瓦油槽深度的60-70%〔五〕制动器:1、制动轮允许磨损量为原厚度的30%2、闸皮允许磨损量为原厚度的50%对于用沉头螺钉连接的闸皮,则螺钉头部距磨擦面1mm为允许极限。

〔六〕链传动1、链轮:允许磨损量为齿厚磨损5mm〔一般链轮齿淬火深度为3mm左右〕2、链条:允许量为链节距伸长2-2.5%〔七〕液压缸、气缸:允许磨损量<0.15-0.20mm〔无镀层时〕镀层不得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