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5136726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论会计的稳健性原则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 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乐观影响最小的那种方 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稳健性原则是会计核算 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原则,是对会计指导思想或观念的描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 经济活动的不稳定性是稳健性原则产生的基本前提。这一原则在会计发展史上已成为一 项历史悠久的惯例,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和发展,其内涵越来越丰富,且被世界上大多数 国家所接受.一稳健性原则存在的前提条件会计的不确定性是指在一种或几种情况和处境下的最终结果是得利或损

2、失,只有在 发生或没发生一个或几个不确定的未来事项时,才能加以确认的会计信息。在我们现在 的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 致使会计领域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越来越复杂。但会计不确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可 以归纳为两个,一个是外因即由于会计系统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会计信息的不 确定性如企业的承诺,以及与银行有关的资金借贷往来等信用,信用作为企业经营中一 种必要的融通工具和交易保障,它是企业会计不确定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企业 在外币业务中汇兑期限的不同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合同生效的长 短等也都会引起企业资产因时间的关系而不断的

3、变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谋取超 额的经济利益,就必然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由于这种风险性的存在,企业的会计信 息中也就自然的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另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总是和社会,环境分不 开的,那么会计信息就一定会受到税率例率、物价变动指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而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发生变化。另一个原因为内因,即指由于会计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 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问题而引起的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如在会计人员的确认,计量、 记录和报告中,因自身业务水平或职业道德素质的限制,而使企业的会计信息不断的发 生变化。总之,会计的不确定性所直接针对的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高 低决定着会计不确

4、定性的必然存在。“不确定性这一普遍约束因素已经成为稳健主义这个传统会计概念的依据,如一般 所述,稳健主义概念不是会计上的一种假设,也不是一种约束因素,但在运用上,它却 作为展示那些可能不怎么可靠和相关的数据的一种约束因素。”稳健性原则是人们对会 计不确定性的一种必然反应。会计是经济、技术与人结合的产物,会计不确定性的存在, 就意味着风险的存在,存在着风险人们就自然会采取措施,寻找一种稳健的方法来回避 风险,保护自己。会计工作中的稳健性原则就是人们所采取的一种方法。例如,面对会 计工作中的不确定性,财产托管人,审计人员和投资者出于减轻受托责任,减轻审计责 任,以及避免或减轻投资风险和进行正确合理

5、的决策的不同目的,他们要求会计信息的 披露必须采取稳健性原则。二稳健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一)稳健性原则在国际上的产生与发展稳健主义最初产生于会计受托责任盛行的19世纪。当时,由于会计人员存在着强 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当涉及到对不确定性事项的估计时,往往产生低估资产和收益并高 估负债和费用的倾向。此倾向逐渐形成一种惯例,即稳健主义。稳健主义的发展并不是 一条直线轨迹。应该说,稳健性原则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以美国为例),是20世纪初至 经济大萧条之前。当时的稳健性原则,主要表现为对资产的低估,它是一项占支配地位 的会计原则,其他原则与之冲突时都要服从于它。这主要是由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造成 的:一是当时

6、的会计蓄意少报资产价值,可以抵制其他管理人员虚报业绩并维护股东权 益。二是这样做给公司董事所投资本以广泛的伸缩余地。三是由于当时的银行家是最具 影响力的一群会计报表使用者,稳健性原则为他们对付债务人虚增抵押品价值提供了保 障。另外,1930年后持续近三十年的价格下跌,更是助长了稳健性原则的使用。因为, 这使得资产更新更加容易,并能与资产负债表的低估相符合。可见,稳健主义在当时作 为一种传统的法则是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但是,稳健性原则也受到一些人的批评。其中一位就是劳伦斯.R.迪克西,作为一 家特许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伯明翰大学的会计学教授和伦敦经济学院的讲师, 他指出当时的稳健性原则不要

7、求计提折旧,以及对资本耗费不应超过资产重置率的假定 是不合理的。而他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企业大多以持续经营为目的,因而资产计价应该 反映这一事实。对企业来讲,不仅现时的销售价格很重要,未来价值也很重要,要尽可 能准确地预测它们,资产应按“持续经营的资产”进行估价一这意味着,“如果适当 地计提了折旧,那么资产在账簿上反映其折余价值。”迪克西还指出了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不严加区分所引起的原则性错误。因为,固 定资产之所以不考虑,不是由于“时间和磨损”引起的价值变动不重要,而是因为固定 资产几乎无需考虑变现,固定资产是购买来使用的而不是为获利而出售的。但流动资产 的情形与之截然相反。持续经营的逻辑推理

8、,要求对流动资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因为, 以出售为目的的流动资产对其市价变动极其敏感,任何损耗均应作为已发生损失入账。总的来说,30年代之前,稳健性原则一直是由于各种特殊理由而普遍采用的法则, 直至1929年美国股票市场暴跌后,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时的人们普遍认识到, 股票市价更多地取决于盈利能力而不是其资产价值,于是损益表对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 大大增强了。不仅低估资产很重要,利润的低估和报告的稳健也开始为人重视。这是个 不小的转变:它从深度和广度上均使得稳健性原则发展了一大步。不仅稳健的内容扩大 至收益确认和会计报告领域,而且稳健的层次也由原来仅是计价的稳健,深入到收益确 认时间的合理

9、稳健。另外,当时的存货大批出现市价低于成本的情况,如果降低存货价 值就相应降低了当期收益,但通常会虚增未来的利润。这种形态的稳健性原则己有质的 变化,它为坚持历史成本原则提供了更有力的理由。同时,这时的稳健性原则也为庄园 管家、偷税商人和公司经理们大开方便之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使用者对资产负债表的 误解所引起的股票市场暴跌,人们要求会计信息必须保证公正、客观性,会计的责任从 经营职责逐渐转向决策导向职责,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稳健主义表现为会计对企业经营活动及企业外部环境的现实的适 应,它是在不断发展成熟并调整的。早期的企

10、业活动往往带有短期性质,会计主要的责任无非是保护资产和盈利,这时 的稳健主义自然是合理地低估未来业务的期望值。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 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受市场竞争和价值规律的支配,企业经营活动特别是未来 经营活动不确定性增加。面对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企业的财产托管人、审计人员、会计 人员和投资者出于减轻受托责任、审计责任和会计责任、避免或减轻资本奉献、进行合 理决策的不同目的,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更加广泛地采用稳健性原则。在市场经济现代 化大规模的企业中,市场环境和企业行为的复杂化使会计更加强调规避风险,保障利润 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就使稳健性原则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稳健

11、性原则下的 具体操作方法也就被赋予更新更深的涵义(二)稳健性原则在我国的发展在我国,稳健性原则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去,许多人把稳健性原则看 成是资本家人为地压低利润,形成虚增收益的一种工具而加以批判。而随着我国经济发 展,人们渐渐意识到了稳健性原则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国各时期会计核算中体现的稳健性原则是不同的。稳健性原则在我国最早提出于 1993年会计改革,当时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稳健性原则作为我国企业会计核算的 一般原则。此时稳健性原则的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体现仅限于对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 的核算,而且企业还可在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中任意选择,因此对稳健性原则的应用十 分狭小。然而,

12、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境内外财务报告中的 税后净利存在重大差异,而引起差异的最重要的前8项因素中,有6项因素均与稳健性 原则有关,分别是坏账呆账准备、费用资本化、收入确认、费用确呆滞存货准备和固定 资产折旧。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1998年财政部发布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股 份公司计提4项减值准备,稳健性原则开始在较大范围内使用,但各非股份公司仍然保 留原有格局没有变化。在1999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企业会 计准则一收入、企业会计准则一债务重组,2001年1月1日施行的企业会 计准则一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一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一租赁以 及200

13、1年1月18日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一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一一债 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 会计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一非货币性交易中,稳健性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 现。其中,借款费用、租赁、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礴非货币性交 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6项准则在所有企业施行。无形 资产、投资两项准则暂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2001年1月1日,财政部又公布 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使稳健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得以充分运用。三稳健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双重性。(一)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遵循稳健性原则的必要性稳健性原则的产生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固有的风险

14、和不确定性。国际会计准则 委员会早在70年代就对此项原则做出了规定,那么我国是否有必要在会计核算中采取 稳健性原则呢?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会计制度更强调统一性和协同性,会计处理上,往 往不注重强调稳健性原则,为了保证政府的税收利益,会计处理上偏向激进,从而降低 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入町0后,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我国企业快步踏出国门参与国际交换与竞争,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经济关系日趋复杂。 为了增加企业的风险防范和承受能力,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会计标准必须顺 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国际步伐相一致,实行会计国际化,企业财务管理必须谨慎控 制财务风险。在我国的社会主义

15、市场经济中,遵循稳健性原则有以下作用。1、有利于实现当前财务会计目标与美国股权高度分散化的公司不同,我国绝大部分企业没有上市,其融资渠道仍主 要为直接投资和向银行贷款。即使已经上市的公司,其典型的结构也是国有股、法人股 占大头,社会个人股占小头,且国有股及法人股一般不参与流通,与非上市的国有企业 没有什么不同。在资本市场还远未发育成熟,无法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制约、监督和发挥 资源配置作用的情况下,资本所有者自然要依赖报表了解其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情 况。也就是说,我国国情决定了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是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而稳 健性原则正是达到此目标应该遵循的。2、加强企业的自我保护,有利于增强

16、企业的发展后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外部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面临着复杂性, 市场中的竞争相当激烈,于是作为独立主体的企业便处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笼罩之下, 每一个企业都必须对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否则便极易招至收益的减少 和损失的发生。现在我们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企业必须脱离政府,转换经营机 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理财、自担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考虑企业风 险。因此,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时,采用稳健性原则,将一些可预见费用和损失列 入成本或支出,提前进行消化处理,就能有效提高企业应付未来风险的能力,若遇到风 险时,可藏富于企业,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3、可防止企业虚盈实亏,有利于企业资本保全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求近期利益最大化,粉饰业绩,常采用少提成本,少提折 旧,不摊销有问题的商品,不处理坏账损失等不正当手法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