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513650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摘要:对于以上调查问题,选择教师“社会地位较高”的公办和民办高校教师的比例分别是13%、17%,由此可以看出民办高校教师对于教师行业的肯定高于公办学校的教师,在“对教师职业的总体满意程度”调查时,77%的民办高校教师选择“满意”,高于公办高校教师2%,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自己成立高校教师发展的专门协会,条件不成熟的高校可根据教师的专业、爱好和个性,引导和帮助教师参加国家各级研究机构、科协、社科联、专业学会、协会、俱乐部等学术团体教师发展的研究在我国目前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校教师的发展在我国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本文从高校教师发展观念、高校教师教学科研

2、习惯、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等三个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增强领导对高校教师发展的意识和问责制、普及高校教师培训发展项目、建立教师发展机构和学术休假制度、推广反思性教学研讨和建立教师职业发展平台、体制外的个人独立发展项目等五项高校教师发展激励措施。高校教师发展教学科研激励措施欧美等国初期的高校教师发展,主要指教师专业领域水平的提高,后来增加了教学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教情况的变化,又开始引入职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体发展等内容。教师发展的研究在我国目前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以来,相关的研究较多;而高校教师的发展在我国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

3、问题,人们片面认为高校教师高学历,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能力,不需要进一步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在巴黎发布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具有活力的教师发展政策是高等教育机构发展的关键。教师是一所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高校各方面的发展程度。经过连续扩招,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入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的新阶段;而质量的提高,主要决定于教师的水平;特别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有更高的期许,高校在应对社会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赢得自身发展过程中,对高校教师发展问题越来越关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期对高校教师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激励措施。、调研对象及方法2011年

4、8月至2013年2月,对全国199所高校的273位教师进行了书面和电子问卷调查。笔者利用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的机会,通过参加各种全国性高校研讨会,现场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向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的全国各校教师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组其他成员或者委托他人,深入华南和西南高校进行调查,部分对象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另外,调查组成员还通过发送电子邮件、邮寄和在Q群共享中提供下载等方式进行调查。调查方式及状况见表1-1。在以下调查分析中,我们会就公办和民办教师的发展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的比例数据,是某项被调查的教师数量占相同类别教师数量之比。二、高校教师发展观念在调查“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

5、43%的民办高校教师是出于“热爱教育”的原因,这种选择比公办高校教师的选择高出10%。中国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企业化运作比较明显,其职业的稳定性比较差,其工资待遇与相应层次的企业管理者相比相差甚远;在民办高校教师职业不稳定,工资待遇又不好的情况下而选择这个职业,其对教育的热爱程度就不言而喻。对于以上调查问题,选择教师“社会地位较高”的公办和民办高校教师的比例分别是13%、17%,由此可以看出民办高校教师对于教师行业的肯定高于公办学校的教师。在“对教师职业的总体满意程度”调查时,77%的民办高校教师选择“满意”,高于公办高校教师2%。对于“如果重新选择职业,您还会选择当教师吗?”这一提问

6、,民办高校教师选择“是”的达49%,高于公办高校教师8%。民办高校教师职业不稳定、工资待遇又不好,但接近一半的教师仍然还会重新选择教师职业,除了“热爱和肯定教育职业”的原因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探索原因。从表2中可以看出,教师们选择教育行业,还源于教师有较长的寒暑“假期”。但是,在表2“最不满意”栏目中,竟然还有13%的教师对假期不满意?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加上计划生育等原因,使得高校生源越来越少;各校之间,特别是部分民办高校,为了争夺生源而强制教师在寒暑“假期”去中学招生;公办高校,特别是部分高职院校,为了使教学接近实践而强制要求教师下企业锻炼等等;以上这些占用寒暑“假期”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7、,教师对假期的满意度可能也会越来越低。表2“最在乎的”栏目,“收入”一项位居高位,这与“最不满意”的是“收入”而遥相呼应,这也反映出高校教师收入之低和学历职称之高反差太大,提高高校教师收入势在必行!在“最在乎的”的栏目中,民办高校教师选择“自身业务能力”高于“收入”的需求,公办高校教师选择的比例也很高;现实中,民办高校教师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后,一方面争取进入公办高校执教,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业务能力去校外兼职赚钱;公办高校教师主要通过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兼职赚钱、提高社会地位和实现自我价值,也有一部分因此进入更好或更高层次的高校工作。三、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习惯调查中,有观察记录自身教学行为习惯的公办和民办

8、高校教师均达54%,但是经常有记录教学日记习惯的教师只有613%;“观察记录自身教学行为”和“写教学记录”有利于反思自身的教学问题,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应该提倡并纳入到教师考核当中。但是,观察记录自身教学行为和书写教学记录的频率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经验水平,而选择日度、周度、月度、季度或者半年度等观察和记录周期,否则流于形式。在问到“您习惯根据什么来设计教学?”公办和民办高校教师凭“教学经验”和“教科书/教参”来设计教学所占比重均达50%以上,这种教学设计趋于保守,因为教学经验和教科书需要时间的积累,知识相对陈旧;对于知识更新较快的学科来讲,这样是不合时宜的,应该更多地采用参考专业书刊及与同事

9、、同行交流的方式来设计教学。20%的公办和22%的民办高校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来设计教学;现实当中,部分教师为获取学生给予的评教高分,而迎合学生口味进行教学。因此,高校人事部门在设计教师考核体系时应加以避免。在问到“您在教学之余从事过教学研究”之时,只有6%的公办高校教师回答“从没做过”,而同一答案的民办高校教师高达27%;但是,93的民办教师和97%的公办教师都认为,教学研究是教师提升自身水平的手段、是一种经验的总结;64%的民办教师和72%的公办教师认为教学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明显,这是什么原因呢?63%的公办教师认为,教师进行教学与做研究两者之间能够统一,偶尔或者没有矛盾;但是,只有

10、25%的民办教师认为能够统一,偶尔或者没有矛盾。现实中,民办高校师资严重缺乏,除了超负荷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招生和学生就业等重任,加上民办高校获取科研课题的机率很低,所以很难做到教学与研究的统一。难怪民办教师一方面肯定教学研究的作用,一方面却不认同教学与研究之间的统一关系。扩招后,公办高校中的高职高专院校师资也很短缺,20%教师认为教学任务繁重;调查显示,20%左右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和民办高校教师认为,在科研素质和能力、资金和参考资料、科研理论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些在高校教师发展方面应重点扶持。在问到“在教学科研中碰到问题时,您一般如何寻求帮助?”时,89%的公办和91%民办高校教师自己钻研和

11、请教校内其他老师来解决问题,只有6%9%的高校教师通过校外交流的方式来解决。校外、国内和国际交流,是高校教师获得前沿知识、先进经验和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必须全面推广和大力支持。四、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程度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我们从知识、能力和教研经验积累方式来分析客观因素。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学方法和技术知识、教师个人实践经验方面,50%以上的高校教师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50%以上的高校教师则认为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表达及师生交往能力、自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水平。50%以上的公办和44%以上的民办高校教师认为:教学经

12、验的积累、教学反思与教学科研等方面,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在阅读专业书刊方面,47%的公办高校教师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教师的专业水平,而36%的民办高校教师认为作用很大,其实专业书刊传递前沿知识和技术,在高校科研工作上作用巨大。影响教师发展的主观因素,我们主要从教育组织及成员本身来调查。48%以上公办和44%以上民办高校教师认为,院系领导、学校管理及学校氛围、教师自身的评价等因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很大;但是,单靠领导个人的努力是不长久的,必须建立高校教师发展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同时还必须有教育部门的宏观管理、配套政策,还要发挥教研组的微观组织作用和优秀同事的模范带动

13、作用。调查结果显示,公办高校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的情况不容乐观,民办高校更是问题严重;53%的公办和64%的民办高校学生,自觉提前预习课程的实施率不到5%;44%的公办和60%的民办高校,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少于40%;一半以上的公办高校,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到20%,民办高校的情况更糟糕;70%的公办和88%的民办高校,课后复习总结的学生不到20%;总体上来讲,45%的公办和69%的民办高校,认真钻研学习的学生不到20%。其实,学生认真学习与否会深刻地影响教师的发展,其影响状况如表3。影响教师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容易被人忽视,就是家庭环境因素。高校教师也食人间烟火,越来越多地困于家庭

14、感情纠纷的旋涡。在调查中,问到“您因为教学工作而与家庭成员有过冲突吗?”公办和民办高校教师回答“经常有”的分别是8%、12%;在高校教师中,民办高校教师有着更重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其与家庭成员冲突的概率也更高。谈到冲突的原因,46%的公办和50%的民办高校教师没有足够时间陪伴家人,这与上文表2“13%的教师对假期最不满意”的原因有关系,也跟师资缺乏而导致教学任务繁重、科研任务压力大等有关系;特别是,还有11%的公办和21%的民办高校教师生活比较拮据,这种反常现象到了向相关部门问责的时候了!在这种困境下,教师投入与产出天差地别时何以安贫乐道?在谈到“您对情感生活或家庭生活整体满意度如何?”时,

15、19%的公办和31%的民办高校教师回答“不满意”,这种警示足以引起教育部门,特别是高校的足够重视;在企业有专门解决员工经济困难和感情困境的“员工帮助计划”项目,为何高校就没有“教师帮助计划”呢?建议高校工会和院校领导少在电视镜头和照像机前做秀,多做一点实实在在的“教师帮助计划”工作。五、高校教师发展激励措施探讨(一)增强领导对高校教师发展的意识和问责制领导的支持是高校教师发展项目能否开展以及影响项目开展情况的关键性因素。调查中,当我们问到“您认为贵校教师发展的效果如何?”有高达47%的公办和58%的民办高校教师回答“口头上、走过场”。在问到“校长、院系领导在促进教师发展上的态度”时,56%的公办和72%的民办高校校长、院系领导“名义上都支持,但不提供机会和资金”。可见国内大部分高校领导对高校教师发展的意识还停留在“口头上、名义上、走过场”,对本校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缺乏责任感和执行力。因此,我国高校教师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详见表4。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对高校教师发展的支持;面对学校不重视教师发展以及氛围不好、教师工作任务繁重的严峻现实,在相关政策中应建立院校领导问责制度和教师发展激励政策;同时,教师们应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加强教学和科研水平,唯有先行自救才能获得他助。(二)普及高校教师培训发展项目调查中,当我们询问“您常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