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案例分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513573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年的树》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去年的树》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去年的树》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年的树》案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年的树?案例分析听了顾老师的课 ,让我有了一种与顾老师、与顾老师的学生、与?去年的树?对话、交流的感受 ,这使我想起了新课标中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 ,看来这一新课程的理念已深深地埋植在顾老师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众所周知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实现角色转换和教学行为变化的重要媒介 ,它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起着不可无视的作用:是一根穿针的线、是一支点睛的笔、是一股推动的力 ,而以对话为主的教学语言更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一、师生对话在和谐中创造奇迹顾老师善于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 ,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伙伴 ,是组织者、引导者 ,是平等中的首席 ,更是学

2、生生命潜能的鼓励者。在这样的课堂中 ,我们发现 ,师生人际关系变得和谐了 ,空气自由了 ,学生的心灵放松了 ,情感释放了 ,思维活泼了 ,想象放飞了 ,生命的课堂在对话、合作、沟通中构成了。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对话环境 ,把鼓励的语言、赞赏的眼神以及肢体表扬动作奉献给他们 ,激发他们内在的生命热情和潜能 ,教师释放自己的情感 ,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 ,展现自己的生命存在 ,学生积极地接纳、照应教师的生命存在 ,此时师生都是平等存在于课堂中的生命体。教师用自己的生命热情激发、唤醒学生的潜能 ,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 ,从而把学习要求转变为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全方位地提升自己 ,创

3、造了课堂奇迹。二、生生对话在心灵中创造交流新课标大力提倡三维目标的融合 ,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整堂课 ,我们无不为小鸟和大树之间那份带着淡淡伤感的友情所感动着 ,小鸟的那份执着与忠贞 ,是人世间最为难得和珍贵的 ,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对话、沟通 ,共同演绎了这份纯洁的友情。这离不开教师一遍遍的与文本交流对话 ,一遍遍地在交流中感动着学生 ,感动着他人。三、生本对话在文本中创造情感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称之为与文本的亲密接触 ,也就是让学生与文本谈恋爱 ,当然 ,教师也是文本的恋人 ,课堂中谈的是三角恋爱。关键要找准对话的切入点 ,激发对话的兴趣。这堂课的对话流程是这样展开的:1、初读课文 ,多

4、元对话。(引导学生把自己与文本接触后的最本原、最原始的 ,没有受到过任何影响的感受谈出来。)2、演读课文 ,倾心对话。(深入角色 ,朗读四组对话 ,体会角色的情感世界。)3、引导想象 ,补充对话。(深入研读最后一段 ,想象小鸟的心理活动 ,升华情感。)通过与文本三次亲密接触 ,层层深入 ,步步递进 ,使作品潜在的含义、教师所理解的含义和学生所能接受的含义这三者之间的有机融通 ,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自由王国而不是教师思想的橱窗。语文阅读是最富个性最具魅力的精神创造 ,也是最自由、最愉悦、最美好的心灵之旅。让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共同创造焕发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 ,让课堂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