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505850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1课 师说教案 人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师说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师说,这里的“说”是一种文体。“说”是“议”的意思,因此,“说”是一种议论文体。但“说”也有变体,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大多数文字都是叙捕蛇者之言,只在最后才“说”,引出作者的一段议论。而韩愈的马说则是夹叙夹议,属寓言体。本文是“说”的正体,意思是说说“从师”的道理。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目的就是抨击时弊,鼓吹从师。全文分四段,第一段正面说明,作者将自己对于师道的看法概括为三点:一是学者必有师,二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三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三个观点互相紧密关联。第一个观点说明为什么要有师,第二个观点说明需要什么样

2、的师,第三个观点说明师在何处。第二段批判盛行于士大夫中的对于师道的糊涂观念,也有三点:一是耻学于师,二耻自身之师,三是耻相师。作者通过对这些错误观念的批驳,也便从反面进一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第三段引圣人孔子从师的事例证明“圣人无常师”,得出“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结论。最后,作者点明写作本文的目的,借以表明其“好古人”、“行古道”,坚定从师的决心。全文结构严谨,论证周密,是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学习本文,要着重如下几点:1本文是针对当时士大夫们轻师耻师而写的一篇带有很强的战斗色彩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战斗性。因此,阅读本文,必须深入了解其写作的时代背景,方可领会文中语句的内在意义

3、和时代意义,体会其批判的锋芒。2本文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它讲求说理的深刻,论辩的严谨,论证的有力。所以,要认真研读文章的结构,研讨文章的论证方法,探究其论点和论据间内在的逻辑关联。课文详解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古:古代,指先秦和汉。学者:求学的人。汉代治经学必有师承,各以家法教授。如孔安国治古文尚书传都尉朝,都尉朝传庸生,庸生传胡常,胡常传徐敖;田何治易经传丁宽,丁宽传田王孙,田王孙传施雠、孟喜、梁丘贺。学生必须严守老师的解说,不能随意更改,也不能立异端杂说。如治易经的孟喜得到一本易家有关阴阳灾变的书,谎称是他的老师田王孙死时枕在他的膝上独自传给他的,他的同学梁丘贺揭露说,

4、他们的老师田王孙死在施雠处,那时孟喜已经回老家了,不可能从老师手中得到这部书。皇帝听说孟喜改变师法,就不任用他当经学博士。)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所以:意思是“用来的”,或者“的凭借”,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受:同“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疑难问题,就始终不能解答了。之:指代上句的“道”和“业”。其为惑也:这里的“惑”,指的是“道”与“业”中的那些疑难问题。“为”是强意词,只对“惑”起强调作用,没有

5、实在意义,不译。好比“其为人也”,只能译成“他这个人”一样。)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在我的前头,我应该跟从他而且把他当做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在我的前头,我也应该跟从他而且把他当做老师。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后面略去“者”,译为“的人”;“先乎吾后”与此同。“乎”,介词,同“于”,在。闻:知道,懂得的意思。师之:就是“以之为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何必知道他是在我的前头出生呢,还是在我的后头出生呢?师:动词,学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

6、乎:是“夫庸知其年之先生于吾乎抑后生于吾乎”的省略写法,译为“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呢还是比我小呢?”夫,发语词。庸,何、岂、哪。知,知道、了解。年,生年,这里指年龄。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在意义。)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无论地位高贵的还是地位卑贱的,无论年长的还是年少的,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是故:因此,所以。无:这里的四个“无”,都是“无论”的意思。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老师。)题目是“师说”,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那么,作者对于师道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呢?这是读者看到题目,会首先想到的问题。

7、于是作者顺应读者的阅读需要,在第一段开宗明义,阐述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看法,概括起来有三点:一、学者必有师;二、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也是本文反复说明和论证的三个观点。“学者必有师”,这里明言是针对学者而言,也就是下文提及的“今之众人”、“君子”、“士大夫”,不是指的“童子”。今之众人、君子、士大夫为什么还必须从师学习?“古之学者必有师”,作者用古代的事实证明,在先秦和汉代,学者都一定从师学习,只是到了近代,人们才把这个好的传统丢弃了。古人真的“必有师”吗?文章没有立即展开论证,但不是没有论证。文章是怎样证明这一点的?让我们先存下一个疑窦,继续研读下文吧。“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阐明了学者需要的是什么样的老师。学者的老师,不是童子的句读之师,而是传道受业解惑之师。这个“道”指的是儒家之道;这个“业”指的是下文提及的“六艺经传”,即宣传儒家学说的先秦散文。韩愈这个观点很重要,有针对性,有创造性。韩愈生活在佛教极盛的时代,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思想,它主张“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静寂灭者”。这和中国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针锋相对、格格不入的。而同时六朝以来在文坛上又盛行空泛浮躁的骈体文,不利于儒家思想的传播。因此,韩愈大声呼吁传儒家之道,授先秦散文之业,确是“抗颜为师”,反潮流而为之。师者,传道受业,对这一点前人论说很

9、多,容易理解,无须多说;而“解惑”则是韩愈的首创。为什么要解惑呢?韩愈指出,人不是生下就有知识的,人的知识是后天学得的,因此,在学道受业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疑问。有了疑问而不从师学习,这些疑问也就永远不能解决。韩愈这个观点充满了斗争精神。唐代仍在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当时士大夫中盛行先知先觉的观念,认为自己是天生的才子,从娘肚子里生下来就该做官。韩愈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这个思想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色彩,实际上也给了那些士大夫的荒谬论调以当头棒喝。师者既传道又受业,还要解惑,要求这么高,这样的老师到哪里去寻找?韩愈回答说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能者为师,谁手里掌握了真理,我们就听从谁。这里有两道难关,一是年龄,二是地位,难道年长的可以拜年少的做老师?位尊的可以拜位卑的做老师?韩愈响亮地回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千百年来,所有的人都奉行“上智下愚”的观念,高贵者聪明,卑贱者愚蠢。而韩愈第一次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真理面前,没有尊卑贵贱之分,这好比是照亮黑夜的明灯,刺破乌云的闪电,使人眼前陡然一亮。但在当时,它却是一个重磅炸弹,引起了那些昏聩无知的士大夫们的一片恐慌。老师为什么可以不分年龄老少呢?作者证明了,我们是以道为师,而不

11、是以人为师,既如此“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但是,为什么可以不分贵贱呢?却未见作者论证。韩愈也有疏漏的时候啊,他竟然忘了这么一个大问题!但是,韩愈真的疏漏了吗?请你继续研读吧,你越是研读得细致深透,你会越是为韩愈的文笔所折服哩。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对于师道没有疑惑就难了!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风气的意思。之:用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无意义。惑:疑惑。这里指的是对于师道的糊涂认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

12、而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比圣人低下很远,却把向老师学习看做耻辱。出人:超出一般人。犹且:尚且,还。焉:同“之”, 代词,作动词“问”的宾语。众人:一般人。下圣人:下于圣人。下,低。耻学于师:以学于师为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自这里吧!益:更加、越发。下句“益”同义。此:指代“从师而问或耻学于师”。从师而问,则圣益圣;耻学于师,则愚益愚。)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他自己呢,却把跟

13、从老师学习看做耻辱,他们对于从师之道的理解真是糊涂啊!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己。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授孩子们认字写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给大人们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彼:那。授之书:教授童子认字写字。授,传授、教授。之,指代童子。书,文字。习其句读:使其习句读,教授童子练习断句。其,指代“童子”。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这里“句读”泛指文章的字句。读,du。传其道解其惑:给大人们传授道业,给大人们解答疑惑。其,与上文“

14、其身”照应,指代大人。按:这个句子是判断句,“彼童子之师”是句子主语,下接一个表肯定判断和一个表否定判断的谓语,相当现代汉语中的“,是,不是”。)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理解书本上的字句,就向老师学习,不能解决的道、业方面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句读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大的道业方面的疑难问题却反而丢弃了,我未能看出那种人是真正明白了从师之道的啊!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这个句子比较复杂,首先,对句中的“之”字有两种理解,一是认为“之”把宾语前置,所以这句话解释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二是认为“之”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5、因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句子的主语。照此,这句话译为“书本上的字句不理解,道、业方面的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对这两种解释,我们认为都有道理,也都符合文意,可以并存。其次,这句话采用了合叙的方法,即把两个句子拆开来,将其主语和谓语归并起来写。理解的时候要调整语序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在过秦论里“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也是这种写法。“或师焉,或否焉”意即不知的句读倒要从师,不能解决的疑惑却不从师。或,代词,有的,分别指代“不知之句读”和“不解之惑”。不,fu。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到了。小,指的是“句读”。大遗,大的方面丢弃了。大,指的是“惑

16、”。遗,丢弃。)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把互相拜师学习看做耻辱。士大夫这一类人,反而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巫医:古代巫、医不分。巫的职业为祝祷、占卜等迷信活动,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乐师: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百工:各种手工业工人。不耻相师:不以相师为耻。相师,传统的解释是“互相拜师学习”。但课本解释为“拜别人为师”。课本的解释与“耻学于师”意义重复,故本资料采用传统说法。士大夫:封建地主阶级的文人、士族。族:类。云者:对前面起总括的作用,有“如此如此”的意味。)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问他们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