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500883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一、单项选择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xx兰州二模)下图为生物细胞中的某种代谢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该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B.后一环节产生的ATP中的能量不可能来自前一环节ATP的分解C.该过程能产生4分子HD.该代谢过程也存在于病毒中【解析】选D。图示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项正确;后一环节产生的ATP中的能量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项正确;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4分子H,C项正确;病毒体内不能发生细胞呼吸过程,D项错误。2.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

2、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解析】选C。光反应利用ADP和磷酸合成ATP,A项正确;叶绿素等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B项正确;人在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同时进行,无氧呼吸生成的乳酸在人体内不能再分解供能,C项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其核酸复制所需能量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呼吸,D项正确。3.(xx福建高考)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

3、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解题指导】(1)关键知识: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暗反应进行的场所与条件、酶活性的检测方法。(2)思维流程:同位素标记法14CO2+C5214C3,检测产物的放射性强度【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与光合作用过程中暗反应有关的实验分析。A项中,菠菜叶肉细胞内RuBP羧化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

4、属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暗反应阶段,反应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中,故正确。B项中,上述反应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故错误。C项中,由题干中的信息“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知,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故正确。D项中,由题干中的信息“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可知,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故正确。4.(xx天水三模)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O2的释放量O2的吸收量a100b83c64d77A.a条件下,没有H和乳

5、酸的产生B.b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D.d条件下,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解析】选D。a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有H而无乳酸的生成,A项错误;b条件下,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计算可得,种子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1/2,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5/2,B项错误;a、b、c、d条件下葡萄糖的消耗量分别是:5、3、5/3、7/6,C项错误;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基质,D项正确。【规律技法】计算葡萄糖消耗量的常用步骤(1)根据O2吸收量计算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及CO2的释放量。(2)无氧呼吸CO2的

6、释放量=CO2的总释放量-有氧呼吸CO2的释放量。(3)根据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计算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5.百合以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的特殊方式适应高温干旱环境。下图为百合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均能产生CO2C.PEP、RuBP均能与CO2结合D.夜间细胞液pH可能会下降【解析】选A。图中物质B在线粒体内进行代谢,B物质可能是丙酮酸,A项错误;图中产生CO2的场所为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项正确;图中细胞内的CO2分别与PEP、RuBP结合,C项正确;夜间由于气孔开放,细胞液中储存CO2而使pH下降,D项正确。【加

7、固训练】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中合成ATP的部位是在类囊体薄膜上B.B中的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C.A、C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相同D.D中能量的去向是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解析】选C。图示A过程为光反应合成ATP,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上,A项正确;B过程为暗反应消耗的ATP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项正确;A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光能,C中合成ATP的能量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项错误;D为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水解,能量用于耗能的生命活动,D项正确。6.(xx天津高考)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H2O)+O2C

8、O2+H2O+能量A.过程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在叶绿体中进行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C.过程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D.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解析】选D。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过程。过程为有氧呼吸过程,真核细胞的反应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过程为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在叶绿体中进行,蓝藻无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故A项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故B项错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糖类中的氧来自CO2,故C项错误;过程和都能产生H,前者产生的H与氧结合产生水并释放大量能量,后者产生的H用于C3的还原,故D项正

9、确。7.下图表示某油料作物种子在黑暗且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的干重变化,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碳元素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C.7天后干重减少是因为脂肪等在萌发过程中氧化分解D.10天后,使萌发种子干重(含幼苗)增加的必需条件是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解题指导】题干和曲线中的重要信息:(1)种子始终放在黑暗条件中培养,因此种子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2)从曲线看出,前7天种子的干重增加,这说明脂肪在不断转变成糖类等其他形式的有机物。(3)7天后干重减少,因为种子萌发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解析】选C。脂肪中C、H含量高

10、,转化成糖类过程需要添加O,所以使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不是碳元素,A项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无减数分裂,B项错误;无光,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7天后由于细胞呼吸使种子干重下降,C项正确;种子萌发为幼苗后,必须提供光照才能使干重增加,D项错误。8.(xx海南高考)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

11、强度的差值均为0【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信息:“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2)图示信息:从曲线可看出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温度的变化先增后减,不同温度下影响不同。【解析】选D。本题考查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太阳能,A项正确;由曲线可知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植物乙,B项正确;植物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由曲线可知在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小于植物乙,C项正确;由曲线可知,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不为0,故D项错误。9.(xx四川高考)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

12、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种指标马尾松苦槠石栎青冈光补偿点(molm-2s-1)140663722光饱和点(molm-2s-1)1 4251 255976924(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 255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解题指导】(1)题

13、干关键词:“适宜温度”“大气CO2浓度”“光补偿点”“光饱和点”。(2)题表信息:“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的含义。【解析】选D。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A项,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产生的O2部分进入线粒体,其余释放到细胞外,故错误。B项,题干条件“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1 255molm-2s-1是苦槠的光饱和点,小于1 255molm-2s-1时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故错误。C项,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生产者的呼吸消耗,故错误。D项,相对其他植物,青冈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属阴生

14、植物,所以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更适宜其生存,故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共46分)10.(21分)(xx浙江高考)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碳(暗)反应、蔗糖与淀粉合成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叶绿体内膜上的磷酸转运器转运出1分子三碳糖磷酸的同时转运进1分子Pi(无机磷酸)。请回答:(1)磷除了是光合作用相关产物的组分外,也是叶绿体内核酸和的组分。(2)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生成三碳糖磷酸的还原反应属于。(3)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则进入叶绿体的数量减少,使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于中,也导致了光反应中合成的数量下降,卡尔文循环减速。上述这种三碳糖磷酸对卡尔文循环的调节属于。此时过多的三碳糖磷

15、酸将用于,以维持卡尔文循环运行。【解题指导】(1)图示信息:卡尔文循环产生三碳糖磷酸,又被转运到叶绿体外,三碳糖磷酸产生蔗糖并提供Pi。(2)隐含信息:光反应过程利用Pi合成ATP,卡尔文循环需要ATP,三碳糖磷酸起到负反馈调节作用。【解析】(1)磷是光合作用相关产物的组分,同时还是叶绿体内部核酸以及多种膜中磷脂的组分。(2)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生成三碳糖磷酸的还原反应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因而属于吸能反应。(3)由题图可知,若蔗糖合成或输出受阻,则同时产生的Pi有所积累,导致进入叶绿体中的Pi数量大幅减少。此时三碳糖磷酸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基质中,由于光反应中Pi的利用减少,导致光反应中合成ATP的数量下降,使卡尔文循环减速。上述三碳糖磷酸对卡尔文循环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如三碳糖磷酸含量过多,也可参与淀粉的合成,以维持卡尔文循环的正常进行。答案:(1)磷脂(2)吸能反应(3)Pi叶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