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设计原理B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5008831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设计原理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08设计原理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08设计原理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08设计原理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08设计原理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8设计原理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设计原理B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08 / 2009 学年 一 学期试卷科目: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试卷类型(A/B)B 考试班级:建筑061063规划061 命题人:_ _ _ 教研室主任: 一、填空(共计1*10=10分 每空1分)1、 博物馆设计一般要解决好三线问题流线、 、光线。2、 公共建筑对称的门厅,常采用利用 表示空间的方向感。 3、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 。 4、 公共建筑通常以 三种空间组成。 5、 美国著名建筑师 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来6、 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 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7、 设计一个图书馆, 是作为设计和空间组合的最主要导线 8、 为保持室内空间稳

2、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 色彩9、 在寒冷地区建造一所医院,应采用 建筑布局方式为宜10、 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二、判断题 (共计1*10=10分 每题1分)1、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中,强调了各种空间之间的韵律2、 超过7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3、 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垂直等高线布置 4、 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采用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较易办到5、 楼梯段部位净高2.00m,楼梯平台部位净高2.20m。 6、 板式高层建筑与塔式高层相比,具有体形系数小,冬季耗热量少并且夏季通风散热好,节能好的特点。 7、 欲使过高的天花板感觉低矮一点,该天花板宜选用暗色和

3、冷色。 8、 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9、 巴西国会大厦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10、展览建筑应采用分隔式的空间组合形式三、选择题(单选2x10=20分 每小题2分)1、博物馆和美术馆适宜采用何种空间组合方式A分隔性 B连续性 C观演性 D 综合性2、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两种分析与确定空间组合关系的手段是( )a 空间形态构成关系图 b功能关系分析图 c平面网络图 d流线分析图A、ab B、bd C、bc D、cd3、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高达130多米,但看上去没感觉那么巨大,其原因是( )A 比例问题 B形式问题 C 尺度问题 D视距问题4、在对公共建筑进行艺术处理时,下

4、列的处理方法何者较为妥当?A 以建筑的物质功能为主,形式完全服从于功能B 以人们的精神功能为主,形式决定内容C 以作者个人喜好为主,人们的心心理与视觉要求为辅D 考虑建筑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要求,以使建筑的内容与形式达到辨证统一。5、两个毗邻的建筑空间,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使人们产生深刻的印象,下列对比手法哪些是对的: a轴线对比 b体量对比 c方向对比 d虚实对比 e色彩对比A、bcd B、abde C、abd3 D、abcde6、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要使空间具有导向感,应采用下列怎样的空间形式?A 狭长空间 B方形空间 C矩形空间 D椭圆形空间7、在进行以大空间为主的公共建筑设计中,下列何者

5、不是主要矛盾?A人流疏散 B大空间与辅助空间的关系 C大空间的结构造型 D大空间的室内装修8、室外空间构成,主要依赖于下列哪个方面?A建筑与建筑群体的组合 B场地类型和划分组合 C道路组织 D绿化与建筑小品组合9、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B用来疏散人流C作为活动场地D作为停车场地10、设计一个体育馆,应以下列何者作为设计和空间组合的“主导线”()A观众流线 B运动员流线 C管理人员流线 D电视电台转播人员 四、画图识图(需简单文字说明共计22分)1、阶梯教室出入口两种设置方式平面图(6分)2、绘制两种不同形状门厅从比例与尺度的角

6、度分析其空间效果。(8分)3、绘制两种办公楼主要出入口不同位置的平面简图(8分)五、简答题(共计23分)1、简要回答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哪几方面?(6分)2、简要分析不同公共建筑人流疏散问题。(6分)3、自动扶梯特点分析。(6分)4、简答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点(5分)五、论述题(共计15分)下面两题任选一题进行充分论述。 A、结合已完成的课程设计(图书馆和留学生公寓)分析框架结构、混合结构各自的优缺点。 B、分析下列三位建筑师的经历和设计理念。 约翰.伍重 扎哈.哈迪德 保罗.门德斯 注:要求试卷统一用b4纸竖版打印。 2008 年 12 月 31 日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2008 /

7、2009 学年一学期试卷评分标准和答案科目: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试卷类型(A/B)B 考试班级:建筑061063规划061 命题人:_ _ _ 教研室主任: 一、填空(共计1*10=10分 每空1分)1、视线 2、轴线的方法 3、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4、交通、使用、辅助 5、 沙利文 6、“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 7、 读者流线 8、 低明度 9、 内廊式 10、垂直方向高的建筑 二、判断题 (共计1*10=10分 每题1分)1、X 2、X 3、X 4、 5、X6、 7、X 8、 9、 10、X 三、选择题(单选2x10=20分 每小题2分)1、B 2、B 3、C 4、D 5、D 6、A 7、D

8、8、A 9、B 10、A四、画图识图(共计22分)1、阶梯教室出入口两种设置方式平面图(6分)P49和P502、绘制两种不同形状门厅从比例与尺度的角度分析其空间效果。(8分)P643、绘制两种办公楼主要出入口不同位置的平面简图(8分)P118狭长空间 方形空间 矩形空间五、简答题(共计23分)1、简要回答公共建筑空间环境设计包括哪几方面?(6分)答: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利用环境作用:从布局出发提炼周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将其纳入公共建筑人造环境的设计中去,使其成为有机整体。 (2分)改造环境的作用:改造周围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保留有特点的因素.

9、(2分) 创造环境的作用: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素,排除不利因素根据需要进行整体设计满足设计构思的总体设想(2分)2、简要分析不同公共建筑人流疏散问题。(6分)公共建筑的人流的疏散是人流组织中的又一个重要的内容,尤其对于人流量大而集中的公共建筑来说更加突出。(2分)公共建筑中的人流疏散有连续性的(医院,商店,旅馆)和集中性的(影剧院,会堂,体育馆)。(2分)有的公共建筑的疏散属于两者之间的,兼有连续和集中的特性。阶梯教室人流疏散的特点在高等学校中阶梯教室所容纳的人数,小型的为90-150人,中型的为180-270人,大型的为300人以上。(2分)3、自动扶梯特点分析。(6分)自动扶梯:优点:不需

10、要等候。没有地坑和顶部机房。停电还能使用。 (3分)特点:载客量巨大。缺点:造价贵。不宜作疏散用。体积比较大。(3分)4、简答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点(5分)建筑艺术可提供使用的空间其他艺术形式没有。(2分)人们在一定时间中活动于建筑空间序列中,所感受艺术效果,加上时间因素共同组成,建筑艺术是4个向量的艺术(四维空间)其他艺术形式没有。(3分)3、下面两题任选一题进行充分论述。(15分) A、结合已完成的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结构合混合结构各自的优缺点。 混合结构体系的公共建筑: (5分)混合结构形式,以砖或石墙承重及钢筋混凝土梁板系统最为普遍。优点:取材容易造价不高构造简单使用广泛施工方便 缺点

11、:不能做灵活的大跨度的空间抗震性能较差要保证墙体的刚度。 应注意的要求:为了保证墙体有足够的刚度承重墙的布置应做到均匀,叫圈,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为了使墙体传力合理,在有高层的建筑中,上下承重墙应尽量对齐,门窗洞口的大小也应有一定的限制,墙体的厚度和高度,应在合理的允许范围框架结构体系的公共建筑:(5分)优点:承重体系与非承重体系统有明确的分工。分割室内外空间的围护结构和轻质隔断是不承受荷载的。层高高一些。抗震性好。开窗很随意。 应注意的要求: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为列,常选用6-9m的柱距结合功能要求与空间处理,排列一定形式的柱网和轻墙,力求做到空间体形的完整性和结构体系的合理性。分析图书馆

12、和留学生公寓部分略(5分)B、分析下列三位建筑师的经历和设计理念。 约翰.伍重 扎哈.哈迪德 保罗.门德斯 约翰伍重: 1918年出生于丹麦哥本哈根 1942年毕业于丹麦哥本哈根皇家艺术学院 1957年获悉尼歌剧院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 1979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 2003年获普利茨克建筑奖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5分)扎哈

13、哈迪德: 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巴格达 1977年获伦敦AA建筑学院硕士学位 1979年建立自己的事务所 2000年成为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 2004年获普利茨克建筑奖2004年度普里茨克建筑奖第一次被授予一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她信仰新的结构方式、信仰新视点、重新诠释现代主义。他并未发明新的构造或技术,却以新的诠释方法创造了一个新世界。以拆解题材和物件的方式,找出现代主义的根,塑造了全新的景观,任由观者遨游。哈迪德的设计一向以大胆的造型出名,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这一光环主要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她的作品看似平凡,却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反映出都市建筑繁复的特质。代表作品:美国辛辛那提的当代艺术中心、德国的维特拉(Vitra)消防站(5分)保罗门德斯达洛查: 1928年出生于巴西 1954年毕业于巴西麦克肯兹建筑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