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4975419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PON网络规划设计总体技术要求2013版中国移动通信某某2013年7月 / 目录第1章 概述- 1 - 背景介绍- 1 - 定义内容- 1 - 编制依据- 1 -第2章 PON系统网络架构- 2 -2.1 PON系统位置与定界- 2 -2.2 PON系统配置模型- 2 -2.3 PON系统承载业务分类- 3 -第3章 PON系统设计要求- 4 -3.1 PON系统承载业务方案- 4 - 集团客户业务- 4 - 家庭宽带业务- 12 - 营业厅接入业务- 13 -3.1.4 WLAN热点业务- 14 -3.2 PON系统网元部署- 15 -3.3 PON系统传输距离测算- 17 -3.4

2、 PON系统内容量测算- 17 -3.5 PON系统上联带宽测算- 19 -3.6 PON系统保护- 20 -3.7 PON系统网管设计要求- 25 - 光分路器设计要求- 27 - 总体原如此- 27 - 分光方案比照- 27 - 分光器的部署原如此- 28 - 光缆线路设计要求- 29 - 光缆芯数的配置原如此- 29 - 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 29 - 共建共享模式下资源界面- 30 -第4章 网络配置要求- 30 -4.1 QoS实现方式- 30 -4.2 VLAN划分原如此- 31 -4.3 IP地址规划原如此- 32 - 安全和用户认证方式- 32 -附录- 33 -附录1:名词解

3、释与相关符号- 33 -附录1.1 名词解释- 33 -附录1.2 相关符号- 34 -附录2:- 36 -附录、PON系统传输距离测算- 36 -附录、PON系统内带宽测算- 37 -附录、PON系统上联带宽测算- 38 -附录、光纤链路传输指标- 38 -附录、光纤光缆选用配置要求- 40 -第1章 概述1.1 背景介绍中国移动在2005年即开始开展基于PON技术的光纤接入工程现场试验,经过近几年的商用网络建设,PON网络已具备一定规模。为满足普通集团客户、WLAN回传和家庭客户等业务的接入,城域传送网已部署了大量的PON设备。随着PON网络接入的客户越来越多变、接入的场景越来越复杂,PO

4、N网络规模也在不断增大,随之也就带来了网络规划设计与建设上的挑战。在结合EPON、GPON等技术的最新开展状况的同时,我们对PON网络设计进展了研究,并制定相应技术要求,用以规X和指导基于EPON/GPON的光纤接入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等工作。1.2 定义内容本要求规X和明确了PON系统设计,ODN系统设计,设备安装与布线要求、传输性能等相关指标要求。其中:1、PON系统设计:主要包括PON系统网络架构、PON系统与IMS、CMNET城域网的协同、PON系统业务承载方案、PON光功率核算、传输距离测算、PON系统保护、PON网络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2、ODN系统设计:主要包括ODN网络结构

5、与定义、ODN网络建设技术要求、纤芯容量选用要求、光缆型号选用、光缆线路设计与敷设要求、不同用户接入的要求、不同场景下分光器的选用与安装要求、不同场景下的箱体选用原如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3、网络配置要求:包括业务开展中的IP地址、VLAN、QoS等的配置要求。1.3 编制依据1、GB50846,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X2、GB50847,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与验收规X3、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X4、YD/T 1619-2007,宽带光接入网总貌5、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6、YD/T

6、 5139-2005,有线接入网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X7、YD 5102-2010,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X8、YD/T 1313-2008,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9、YD/T 981-2009,接入网用光纤带光缆10、YD/T 1461-2006,通信用路面微槽敷设光缆11、YD/T 1997-2009,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12、YD/T 1999-2009,微型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13、YD/T 1588.2-2006,光缆线路性能测量方法第2章 PON系统网络架构2.1 PON系统位置与定界PON 系统是构建于无源光分配网络上ODN的宽带接入技术,向上连接CMMET城域网、IMS、CATV等网络

7、,向下连接各类用户终端,主要承载普通集团专线、家庭宽带接入和WLAN热点接入。图2.1-1 PON系统在网络中的位置2.2 PON系统配置模型PON系统结合以太网技术和高速光传输技术,实现语音、数据、视频、数据专线等多业务的综合承载,是一种“会聚-分散的树型网络。PON系统的组成如图2.2-1所示,根本组成包括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ODN)和光网络终端/单元(ONU)三大局部图2.2-1 PON系统的组成1、光线路终端(OLT)的作用是将各种业务信号按一定的信号格式会聚后向终端用户传输、将来自终端用户的信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进展会聚后送入各业务网。2、光分配网(ODN)的作用是提供OL

8、T与ONU之间的光传输通道。包括OLT和ONU之间的所有光缆、光缆接头、光纤交接设备、光分路器、光纤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3、光网络终端/单元(ONU)负责用户终端业务的接入和转发。在上行方向将来自各种不同用户终端设备的业务进展复用,编码成统一的信号格式发送到ODN中。在下行方向上将不同的业务解复用,通过不同的接口送到相应的终端如、机顶盒、计算机等中。2.3 PON系统承载业务分类PON网络可同时承载包括集团客户数据专线,集团客户语音专线、集团客户互联网专线、家庭宽带、营业厅、WLAN热点等业务,传送数据专线、VolP 语音,IPTV视频和Internet上网等在内的多种业务,如如下图2.3

9、-1所示:图2.3-1 PON系统承载业务1、语音业务:1IAD接入方式,通过ONU接入,经OLT转发至CMMET城域网,由CMMET城域网SR转至IMS中的SBC接入设备。2SIP软终端接入方式,通过ONU接入,经OLT转发至CMMET城域网,由CMMET城域网BRAS进展认证、鉴权,经过CMNET网络,转至IMS中的SBC接入设备。2、宽带业务:ONU接入,经OLT转发至CMMET城域网,由CMMET城域网BRAS进展认证、鉴权后,转至CMNET网络。3、IP-TV业务:经OLT转发至CMMET城域网,由CMMET城域网SR转至视频网络设备。4、专线业务:经OLT转发至CMMET城域网,由

10、CMMET城域网SR进展业务调度。第3章 PON系统设计要求3.1 PON系统承载业务方案3.1.1 集团客户业务3.1.1.1 集团客户E1 TDM数据专线业务 适用场景:适合于PON网络覆盖区域、客户级别不高、对业务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专线。 组网方案:图3.1.1.1-1 集团客户E1 TDM数据专线承载方案电路通过PON网络接入,OLT经PTN/裸纤/裸纤+波分/波分等方式上联至CMNET城域网,再经CMNET城域网互通电路转接核心层PTN设备;或经会聚PTN设备转接至核心层PTN设备。 规划原如此:集团专线的PON口和家庭客户的PON口尽量分开设置;本地市客户的电路调度经由城域骨干传送网

11、的核心层/会聚层或CMNET城域网完成电路调度;跨地市、跨省客户的电路调度经由省内干线传输、省际干线传输系统完成电路调度。3.1.1.2 集团客户以太网数据专线业务 适用场景:适合于PON网络已覆盖区域的互联网专线接入。 组网方案:图3.1.1.2-1 集团客户以太网数据专线承载方案电路通过PON网络接入,OLT经PTN/裸纤/裸纤+波分/波分等方式上联至CMNET城域网,再经CMNET城域网互通电路转接核心层PTN设备;或经会聚PTN设备转接至核心层PTN设备。 规划原如此:集团专线的PON口和家庭客户的PON口尽量分开设置;本地市客户的电路调度经由城域骨干传送网的核心层/会聚层或CMNET

12、城域网完成电路调度;跨地市、跨省客户的电路调度经由省内干线传输、省际干线传输系统完成电路调度。GE颗粒以上业务应使用独立的PON口和ONU来承载,如果是10G PON系统如此可以与其他业务共用PON口。3.1.1.3 集团客户MPLS-VPN数据专线业务 适用场景:适合于PON网络覆盖区域、客户级别不高、对业务可靠性要求不高的MPLS-VPN电路。 组网方案:图3.1.1.3-1 集团客户MPLS-VPN承载方案跨地市和跨省的集客MPLS VPN数据专线,原如此上要求从IP专用承载网疏通,以确保集团客户业务的质量。城域网X围内的集客MPLS VPN专线,且城域网内无IP专用承载网延伸设备覆盖的

13、情况下,可从CMNET城域网疏通。 规划原如此:PON网络采用“透传方式接入客户电路;三层VPN功能在CMMET城域网/IP专用承载网开启MPLS VPN、省内/省际IP专用承载网层面实现。3.1.1.4 集团客户IP化语音专线接入业务 适用场景:适用于使用IP接入方式,PON网络已覆盖且集团客户级别不高、业务可靠性要求不高的集团专线接入。 组网方案:图3.1.1.4-1 集团客户IP化语音专线业务承载方案PON语音业务接入共有四种接入场景:IAD场景、IP PBX场景、SIP GW场景、SIP AG场景,具体组网方案如下列图。IAD场景:IAD作为接入设备首先连接到PON的ONU,然后通过光

14、纤至PON的上行设备OLT,接入CMMET城域网,通过IP接口接入本地SBC。IP PBX场景:用户终端连接到IP PBX,IP PBX作为接入设备连接到PON的ONU,然后通过光纤至PON的上行设备OLT,接入CMMET城域网,通过IP接口接入本地SBC。AG场景:用户终端直接上联PON的ONUONU作为AG,然后通过光纤上联至PON的上行设备OLT,接入CMMET城域网,通过IP接口接入本地SBC。SIP GW场景:TDM PBX通过与SIP GW E1对接接入PON网络,然后接入CMMET城域网,通过IP接口接入本地SBC。 PON+SBC四种场景的比照比照项目IAD场景IP PBX场景

15、SIP GW场景AG场景接入端口数量低高高高语音接入功能无交换功能,所有语音交换功能在IMS上实现有交换功能,可实现多种语音扩展功能,可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客户特殊需求可通过下挂的TDM PBX实现交换功能,可实现多种语音扩展功能,可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客户特殊需求无交换功能,所有语音交换功能在IMS上实现投资中高高低网络结构较复杂复杂复杂简单运维管理增加了设备和技术类型,要求运维加大投入与对维护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设备和技术类型,要求运维加大投入与对维护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增加了设备和技术类型,要求运维加大投入与对维护人员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根底网络结构,运维管理统一、简单,网管能力相对较强设备技术演进技术更新不与时,逐渐淘汰产品厂家继续投入跟进,延续性和技术支持好厂家继续投入跟进,延续性和技术支持好业界主流开展方向,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