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教程---9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4943302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教程---9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教程---9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教程---9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教程---9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教程---9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教程---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教程---9(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说课开场白设计 1第二讲-教 材 分 析 4第三讲-学 情 分 析 11第四讲-教 法 学 法 13第五讲-教 学 过 程 18第六讲-板 书 设 计 25第七讲-结 束 语 27第八讲-注 意 事 项 29第九讲-完 整 说 课 稿 34第十讲-相 关 资 源 44附录一:开场白指导性语言参考 44附录二: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解读 45附录三:说 课 项 目 参 考 49附录四:说 课 评 价 标 准56附录五:教 师 招 聘 简 章62以下所讲内容,从全面要求出发,篇幅较长。在实际撰写说课稿时,还要根据实际进行精简,不可面面俱到。第九讲-完 整 说 课 稿 (供参考)科学探究:牛顿第

2、一定律说课稿 1号选手 尊敬的各位评委:您辛苦了! 我是1号选手, 我说课的题目是沪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全一册第七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板书: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力求贯彻新课标提出的五个基本理念,努力做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习,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我的说课内容分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共五个方面。(首先进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本节内容不但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力学的重点,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两者联系起来,是力学的“奠基石”,并

3、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2、三维目标的确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理想实验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论证和表述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了解安全带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宝贵,体会尊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根据课标要求,综合近年中考趋势,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强化学生分析与论证的能力;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4、的理解”。由于惯性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从而成为难点。4、教学准备为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分组器材有:斜面、小车、毛巾、棉布、刻度尺、书、圆珠笔、铅笔盒等,尽可能使用学生身边的物品拿来实验,以提高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就要了解学情。)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学习物理时间比较短,抽象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加上生活经验的影响,不少学生认为“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对惯性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通过具体事例感悟抽象的概念。(“教学有方,但

5、无定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三、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与“科学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注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大家,体验成功的愉悦。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乐学的目的。(本节课属于科学探究课,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5分钟)“好奇是了

6、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利用多媒体创设如下情景:站在阳台上丢下一个东西,它落到正下方,那么,在飞机上投放物体时,能在目标的正上方投吗?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疑问进入新课。然后再演示几个学生常见的现象:对课本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课本运动,撤去拉力后,课本停了下来;静止的足球用脚施加力后会飞出去;铁锤敲击钉子,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再下陷。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提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为后面推翻这种理论打下基础。接下来,再播放一组物理现象:“关闭了发动机的火车,虽然继续运行,但是最后也将停下来”。接着追问:火车虽不是立刻停下,但最后还是停下,为什么?假如没有摩擦力的

7、作用那么火车的运动状态又会有什么变化呢?通过这样的的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两组视频的对比,让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表示怀疑,同时引出伽利略的观点。至此,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两个似乎都正确的矛盾观点。学生很自然地就发现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第二环节:猜想假设,感受物理发展的历程。(约3分钟)质疑是一切探索的开始,利用刚才的矛盾组织一场“伽俐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辩论赛”,展示出正、反两大观点。引导学生完成提出问题,假设猜想的步骤。为帮助学生顺利设计实验并制定计划,我设计了下面的几个问题:“我们能使玻璃罩内达到绝对真空吗? 我们又是怎样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的?该实验的理念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本

8、节实验的设计理念是“从有摩擦力的实际实验”到“无摩擦力的理想实验”,【板书:1、理想实验】为接下来的自主探究做好铺垫。第三环节: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约20分钟)根据刚才的引导,猜想,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大胆放手让学生经历实验过程,观察并记录现象。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到因为有摩擦力,小车才不能继续运动,也就是运动无法维持,从而理解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这一知识重点。为了突破科学想象和科学推理的难点,我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小车在表面光滑的木板上为什么比表面粗糙的木板上运动得远;是不是水平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让学生推理得出:在一块绝

9、对光滑的表面上,小车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这样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板书:1、理想实验-方法】第四环节:分析论证,理性感知牛顿第一定律。(约5分钟)组织学生分析收集的信息,归纳比较实验数据,总结牛顿第一定律,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实验加推理的研究方法。【板书:2、牛顿第一定律】如何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透彻,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大难题,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力和运动是什么关系?通过强调“一切”、“不受外力”、“总保持”的含义,让学生正确认识到科学是严密的,来不得半点马虎。 范围 【板书:2、牛顿第一定律 条件 】

10、 关系 第五环节:感受身边的惯性现象,联系实际,深化新知。(约5分钟)在讲授惯性知识点时,【板书:3、惯性】首先播放人们在公交车上前仰后合的视频,勾起学生急于探索的渴望心理。然后演示:惯性小球和惯性小车实验,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物理。从而得出惯性的定义,并通过一些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知识的掌握不仅在于领会,而且在于巩固和应用。【板书:3、惯性-应用】为了加深对生活中惯性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A组出题,B组解答的方式反馈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第六环节:强化惯性利弊的对比,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约3分钟)组织学生讨论

11、:生活中哪些是惯性带来的方便,哪些是惯性带来的危害。通过安全带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第七环节:归纳小结,优化新知. (约2分钟)我用师生互动畅谈收获的方法,归纳概括出本节课的认知体系,使知识条理化,培养学生的总结反思能力。第八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约2分钟)一是“必做”:课本130页13题;二是“选做”(二选一):上网查寻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的相关资料,了解他们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贡献。以“假如力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为题,写一篇小论文。这样设计, 体现了分层教学构想。同时也使学生的探究精神不仅体现在课内,而且延伸到课外。五、板书设计这是我的板书,采用提纲挈领的条目式设计,使

12、知识概括化、系统化,达到突出重点,强化记忆的效果。7-1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一、理想实验-方法 范围 二、牛顿第一定律 条件 关系 三、惯性-应用我的说课完毕,其中不足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鞠躬)光的折射说课稿 2号选手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2号选手, 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折射【板书:43 光的折射】。 这节课是沪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按照新课标要求,与学生积极互动,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谈一下我对这节课的认识。(首先进行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

13、位、作用和特点光的折射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又保持了知识的系统性。光的折射是光的传播规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后面凸透镜成像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光的折射是解决生活中光现象的基础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所以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2、三维目标的确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按照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能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想、检验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人眼的错觉,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

14、与价值观: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光的折射是研究透镜成像及其规律的基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我把“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和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八年级学生刚接触实验不久,探究能力还不强,教师能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折射规律将直接影响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所以“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光的折射规律,并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现象”是本节的难点。可以说“实验探究”是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之所在。4、教学准备为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声图并茂,视听并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准备的分组器材有:激光笔、水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