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93760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的: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的:想象古诗所体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数:一学时五、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复习导入。 同窗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简介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她是诗人贺知章,她以写七绝为见长。她毕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

2、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她以一种一般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家乡时,又是一番如何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4、据题质疑: 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看了题目,你想懂得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自主合伙,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测,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检查反馈:(课件)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齐读生字新词。指名读诗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分组读诗齐读古诗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3、) ()指名读。()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学生边观测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 生:这时她的心情如何? (以上问题让其她生来回答) ()师:看来同窗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6)指引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近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家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目前

4、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总结学法: 请同窗们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习的措施。(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测插图,理解诗意。)目前请同窗们运用这种措施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 (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窗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结合看图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 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觉得小朋友会说些什么呢? 生:(略) 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感情? (3)指引朗读古诗3

5、、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小结:是啊,“月是家乡明,人是家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龄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变化,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步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怀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指引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挖掘课程,欣赏佳作 同窗们,贺知章回到家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她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刚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目前请同窗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

6、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辞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师:同窗们学得真起劲,下面请同窗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伙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如何?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同样吗?)1、()分角色试练表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窗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她同窗学了这首古诗后尚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景。 示范指引,培养习惯 1、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对的书写。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顺序,师边解说。、学生试写(每个生字各写个),师巡视,生写后互检。 三、自主选择,培养能力。(任选一题) 师:同窗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完毕了,目前我们到作业超市去逛逛,然后你们选拔自己喜欢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题。 1. 背诵并默写古诗。2. 为回乡偶书完毕一幅诗配画。 3、自编故事,再与伙伴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