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文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4936795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说课文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学夏蕊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一、教学背景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碱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重点和难点,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教材中也没有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该反应的发生,只是类比于COz与Ca(OH)2的反应得出,因而学生对于这一重要的化学反应没有直观的感受,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在学习新课时由于知识的局限,没有对该反应进行深入的实验探究,而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对该知识点出现很多疑问,因此,在学完酸碱

2、盐之后,我设计了本节实验探究课。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对比的实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敢于质疑、思维开阔,对科学实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三、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学情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验证化学反应的两种思路:证明反应物减少或消失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实验,优化实验,亲身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探究意识和热爱化学的情感。重点: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性质。难点:设

3、计实验,用实验现象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四、设计原理2NaOHCO2=Na2C03+H20,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通过观察C(气体的减少或验证Na2CO.的存在等方法,证明NaOH溶液和CO2发生了反应。接下来重点阐述我的教学过程【问题探究】共分为四个环节。环节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如图一)分别向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吹气,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问题。装有氢氧化钙溶液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学生质疑,没有现象,怎么能知道发生了反应呢?接着进行环节二,我又做了塑料瓶变瘪的实验,(如图二)学生又质疑,这个实验中塑料瓶变瘪

4、也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时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你有更好的方案来改进这个实验吗?根据我给定的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环节三、环节四。学生组内讨论,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各小组进行了实验成果的展示。其中以许琛小组设计的U型管法最为亮眼。(如图三)(播放视频)实验展示后师生共同对实验进行分析点评:试管倒吸法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容易使二氧化碳逸出,现象不够明显,不易成功。软塑料瓶法,塑料瓶质软现象明显,废物利用,但二氧化碳的用量较大。U型管法实验充分利用了注射器,不仅排除了水的干扰,还避免了在添加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易使二氧化碳逸出问题。U型

5、管内红色液柱变化明显,有视觉冲击力。【总结】运用对比实验法,通过观察C02气体的减少,证明NaOH溶液和C02发生了反应。图一图二图三接着我又提出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证明NaOH溶液和C0?发生了反应呢?通过学生们的激烈讨论,一致认为还可以通过验证有Na2CO3的生成,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改进】实验仪器:塑料瓶(提前集满二氧化碳气体)两个注射器(分别贴上标签)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滴有酚献的蒸储水实验过程: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IOOml滴有酚酷的蒸储水并振荡,塑料瓶变瘪了。这就验证了前面所学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塑料瓶变瘪。接着再加入IOml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

6、察到溶液变红,塑料瓶更瘪了,通过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前后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说明二氧化碳被消耗的更多,这是从二氧化碳气体减少的角度来证明的。接着我将从有新物质的生成角度再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再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红色褪去,并且塑料瓶逐渐膨胀。加入稀盐酸后实验现象变得更加丰富,这些现象都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实验总结:证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一般有两种思路思路二:证明有其他物质生成这种思路为以后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并构建了思维模型。【反思评价】本节课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实验形象化、生活化、兴趣化,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通过发现问题,设计实验,实验评价,实验改进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宿州市第九中学夏蕊2022年5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