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共1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共19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城郊结合部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针对家庭教育的特点,在对城郊结合部家庭和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列举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对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的现状作了细致的分析,并针对存在问题以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提出了解决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的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城郊结合 家庭教育 现状分析 对策建议中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得多,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那么处于城郊结合部(以下简称城郊)的家庭教育又如何呢?笔者住在城区,工作在城郊结合部,十多年来,两者比较,就家庭教育而言,就社会大环境而言,明显感觉到两者的区别。
2、绝大部分城市家长管孩子吃什么如何吃、玩什么如何玩,绝大部分城郊家长则不管;城市家长管孩子吃穿玩以外,还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城郊家长则只管吃穿玩,不管孩子的心理健康;城市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事,城郊家长则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老师的事。 可以说,在我们城郊地带,教育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任务,社会、家庭予以的支持微乎其微。加上近几年城郊人收入的增加,与城市人的物质差距越来越小,而观念差距却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一系列新的家庭教育问题,这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困扰。笔者对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及探讨对策,以期望对这一区块的学校教育的良性发展作出自身的努力。 一
3、、 现状与原因分析(一)城郊家庭教育基本现状为了切实掌握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本人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调查,可能在某些方面不是很严谨,但在很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出城郊结合部家庭教育的现状。1、家长重视但缺乏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渐渐富裕,城郊人渐渐从土地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孩子,重视孩子的发展,可是却缺乏家庭教育的最起码的方法,于是就出现了以下几种误区:(1)买书缺少指导。一些家长本着看书总比不看强的想法,经常性地给孩子买书,每年花在学生购书上的钱不少,收效却甚微。以下,是笔者在05
4、学年第二学期对本校274名学生所做的一次相关调查:表一:每学期学生购书总量的调查学生人数所占百分比说明:从购书数量的百分比来看,有近一半的家长是舍得给孩子买书的,他们已感觉到书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5本以下14352.25-10本10739.110本以上248.7再看孩子们购买的书。以下是六年级一个班的购书类型调查:表二:学生购书类型的调查漫画书教辅材料童话故事科普类图书其他数量4853453735占班级学生图书总量的百分比22.024.320.617.016.1 上述表格清晰地反映出家长在孩子读书上的引导是不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放任自流,常常是孩子(特别是男孩子)想买什么书就让
5、他买什么书,结果孩子买回来的净是漫画书。孩子到了小学高段,捧在手里的是漫画书,挂在口中的是漫画人物。书是多看了,但各方面并不见得比其他孩子好多少。询问成绩,也不见得有进步,倒是不文明的语言多了不少。第二,一味地迷信教辅材料,只给孩子买学习辅导书,认为只有这些才是有用的书。这样,每天孩子完成回家作业,还得做家长布置的作业,学生、家长苦不堪言,收效却甚微。(2)培养一味盲目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上是不惜血本,舍得花大价钱的,却不知已进入了另一个误区。以下是笔者在05学年第二学期对本校274名孩子做的又一个调查:(说明:当时开明艺校在我校办书法绘画兴趣班)有家教的参加1个兴趣班参加2个兴趣班参加3个及以
6、上兴趣班学生人数58422248所占百分比21.21.58117.5上表可以看出不少家长为孩子请了家教,报名参加了课外兴趣班,自己则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 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在培养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孩子是否愿意,是否真的有效,结果可想而知。(3)陪伴无效劳动从家长的调查情况看,愿意陪孩子学习、玩耍的家长不在少数,占了学生人数的52.9,但是很多几乎是无效劳动。有的家长生怕孩子落后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做作业,一味地增加作业量:老师要求读两遍的课文,家长就让孩子读五遍、十遍,有的甚至要求背下来;老师要求抄写一遍的词语,家长就让孩子抄写三遍、五遍,有的还要求听写、
7、默写出来。试想,一学期下来,一年下来,孩子还有学习积极性吗?因此不少家长开始埋怨孩子不听话、不肯做作业,从而不知不觉间对孩子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可这又到底是谁的不是呢?有的家长为了贴近孩子,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游玩,或者是孩子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或者是家长为了让孩子写作文功利性地带孩子去某个地方玩;这样,孩子或者是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的瞎玩,或者就是不能尽兴地玩,同时家长又是劳命又是伤财,这种无效劳动真是有点儿得不偿失。2、推卸责任,不管孩子(1)只顾享乐型近些年,城市建设加快了步伐,外来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城郊人出租住房就有可观的收入,大部分人都觉得该及时享乐,
8、享受生活。加上城郊建设没有及时跟上,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们只能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一部分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忙于娱乐。去年“六一”节前我校进行的“孩子们心里的合格家长”调查中,很多孩子写到这一句:不打麻将,不打牌。可见家长们在干些什么,对孩子有何影响。这些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到了爷爷奶奶身上。这种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1)极端溺爱孩子,如任由孩子看电视,孩子成了电视的奴隶,或电视成了孩子的保姆;(2)在原始“养育”的同时,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少接触新事物,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这种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
9、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2)错误观念型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他们认为,家长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则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就拿家长最关心的成绩来说,我在一届新接的四年级中做了调查,对于回家作业,至少有36.2%的家长只是问孩子是否完成就在联系本上签名,个别家长从来不问,更谈不上检查了。而且,自认为是看了作业后才签名的家长中,也有一部分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给他检查的作业是否为当天的作业,正确率更是无从谈起。当然,也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询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3、物质优先,精神落后一些家长常想自己小时候那么艰苦,现在有钱了,应该让孩子吃
10、好的,穿好的,玩新的。学习进步了,吃“肯得基”;竞赛得奖了,买新鲜玩具;评上三好学生了,父母亲一起奖励。而孩子呢?久而久之就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稍不称心就要发脾气,有些孩子还形成了两面派的分裂人格往往在学校是乖学生,而在家里却是“小霸王”。 相反,有些家长以物质作为惩罚手段,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允许,忽略了从精神上关心教育孩子,尤其是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很少有顾及到孩子的真正需求,孩子的自尊,有时还棍棒相加,不清楚也不注重教育的方式,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4、家长素质低这些家长大部分是富裕起来的当地农民,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1)封建等级观念强认为孩子在父
11、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父母经常打骂孩子的较多。我班有个孩子对航模制作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学校比赛中曾得一等奖,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废旧物品做航模,因此常不完成回家作业。孩子到了六年级,每个星期至少还要挨打两次,家长的理由是给吃给穿,孩子还不好好读书,根本不从孩子的兴趣来引导,对老师的建议也口是心非。(2)只注重文化成绩大部分家长不要求子女参加劳动,认为孩子只要读好书就行。在对四年级孩子的一次调查中,孩子在家做家务的情况是这样的:全班47人中,有6人比较主动,占12.8%;36人叫他(她)做会做,占63.8%;不肯做的有3人,家长从不让做的有2
12、人。所以这班学生的自理能力表现得很差,试想只有成绩上的优异才是真正的优胜吗?这些孩子又怎能适应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呢?(3)文化素质低就06学年新一年级一个班的调查来看,全班39位家长中,只有1人是大专毕业,1人是中专毕业,高中文化的有6人,其余多为初中毕业,有的外地家长还是文盲。正因为如此,很多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尽管老师建议家长要跟孩子一起看书,才能让孩子爱看书,可是极少有家长去尝试和坚持。谈到辅导功课,很多家长反映:“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这种情况,数学学科显得更为严重,有时甚至出现孩子做对了,家长要求孩子改,结果第二天老师一讲,
13、才知道改错了。(二)主要原因分析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原因有:1、教育观念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城郊人一向以种菜为生,深感生活之艰辛,为了让孩子过上幸福生活,许多家长认为读大学是唯一出路,要考上大学就必须好好读书,而且只要求子女把所谓的“主科”学好。家长认为充裕的物质条件为孩子提供了保障,只要孩子读书,其他一概不用管。这种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权威的教育方式使父母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横加限制或斥责。更有甚者,其中许多人相信惩罚的作用,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做错了事,大人就大发脾气,不问青红皂白,先揍一顿,孩子挨了揍还不知道错在哪里。这样的教育,结果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往往以说谎自卫,变成
14、既怯懦又不诚实,性情非常不安定,重者成为神经症。也可能打骂成性,既不怕打也不怕骂,在家挨打受骂,出门打人骂人,性情变得暴躁。前面提到的喜欢做航模的孩子就是如此。在家动辄挨打,所以在校谁惹他就打谁。传统的观念为何难以改变?我认为是传统的观念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稳定的文化。它几乎深入到许多人的血脉之中。2、享受主义的思想作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的飞跃发展,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充斥在生活中的功利主义、金钱万能、利己自私、追求享乐、讲求实惠等腐朽没落思想,以我为中心等错误倾向都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迷失。紧邻城市的城郊人对享乐生活早已向往,现在有了足够的
15、物质条件,还不好好享受一番?孩子也让其充分享受,辛苦学习了一天,看看电视放松放松是无可厚非的(特别是那些爷爷奶奶)。于是,孩子沉湎于电视之中,看什么内容、看多长时间,家长一概不管,更不知观看时间和内容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与孩子成长的关系。这种放纵的教育方式使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过分娇惯,把孩子捧为掌上明珠。百依百顺,居于全家之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稍不如意就哭闹不止,最后还得全家来哄。这样,使孩子逐渐形成了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没礼貌、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3、“自然发展”观的制约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但更多的则是因为觉得像自己这样的一代人从小也没受到多少教育,现在不也过得蛮不错。聪明的上了大学,能干的做了大生意,像自己这样一般的也不愁吃,不愁穿,父母们哪里想到今天自己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有些家长想要教育,可祖辈们舍不得,一句“你小时候不也这样,我们打你妈你了吗?”来阻止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儿女为例,让孙辈“自然发展”,认为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其实也是一种放纵型的教育方式。二、对策建议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