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4927596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隔离层施工工艺标准1 基本规定(1)隔离层的材料,其材质应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认定,进场后必须经过复试合格方可使用。 (2)在水泥类找平层上铺设沥青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或以水泥类材料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表面应坚固、洁净、干燥。铺设前,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冷底子油。 (3)当采用掺有防水剂的水泥类找平层作为防水隔离层时。其掺量和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应复合设计要求。 (4)铺设防水隔离层时,在管道穿过楼板面四周,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应高出面层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

2、高度铺涂。阴阳角和管道穿过楼板面的根部应增加铺涂附加防水隔离层。 (5)防水材料铺设后,必须蓄水检验。蓄水深度应为2030n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做记录。 (6)屋面隔离层施工质量检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在本章适用之列。 (7)应遵守9.1的有关规定。2 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 (1)隔离层下的找平层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2)铺设前其材质已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的认定;经过复试合格。2.2 材料要求常用材料有:聚氨酯甲乙组分料,二甲苯,乙酸乙酯,玻璃丝布,粗砂等。2.3 主要机具设备

3、(1)根据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机具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2)常用机具工具有:搅拌用具,容器,刷子,手套、口罩、眼镜等。2.4 作业条件 (1)应已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了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涂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找平层的坡度、管根、墙根已按防水要求做到收头圆滑,强度和干燥程度已达到施工要求的标准,同时做到清洁、平整、无起砂、空鼓、开裂。 (4)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5)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4、。 (6)照明、通风和消防等措施已按相关规定到位,可满足安全健康环保施工的要求。3 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进场复试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清理涂刷底胶细部附加层第一层涂膜第二层涂膜第三层涂膜和撒粗砂闭水试验3.2 操作工艺 (1)基底清理: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堑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2)涂刷底胶:将聚氨酯甲、乙两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用滚动刷或油漆刷蘸底胶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过薄也不得过厚,涂刷量以0.2kg/m2左右为宜。涂刷后应干燥4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工序得的操作。(3)细部附加层:将聚氨酯甲、乙两组分按1:1.

5、5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在管根、阴阳角部位做一布二涂的加强层。加强层的宽度宜大于200mm,实干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4)涂膜:将聚氨酯甲、乙两组分按1:1.5的比例(重重比)配合搅拌均匀,用橡胶刮板均匀涂刷好底胶的基层表面上:第一道涂膜实干后涂刷第二道涂膜,涂刷方向与第一道涂膜垂直,第三道涂膜在第二道涂膜实于后涂刷,方向与第二道垂直,随涂随撒粗砂。每两道涂膜间隔时间不宜超过72h。三层涂膜的厚度以1.52.0mm为宜,总用量为2.5kg/m2,分配比例约1:1.5:1为宜。 (5)闭水试验:第三道涂膜实干后进行闭水试验,蓄水高度应超过房间地面找平层最高点2030mm,蓄水时间不

6、少于24h,无渗漏为合格。 (6)保护:应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拦挡,严禁上人。 (7)冬季施工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4 质量标准4.1 主控项目(1)隔离层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2)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3)水泥类防水隔离层的防水性能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防水隔离层严禁渗漏,坡向正确、排水通畅。(5)检验方法:同GB 502092002。4.2 一般项目

7、 (1)隔离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隔离层与其下一层粘接牢固,不得有空鼓;防水涂层应平整、均匀,无脱皮、起壳、裂缝、鼓泡等缺陷。 (3)隔离层的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 502092002中表4.1.5的规定。 (4)检验方法:与GB502092002中表4.1.5的规定相同。5 注意事项5.1 作业环境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冬季应有保温防冻措施,防止受冻。5.2 涂层空鼓、有气泡主要是基层清理不干净,底胶涂刷不匀或者由于找平层含水率高于规定要求。涂刷之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并做压粘试验。5.3 排水不畅 (1)做垫层时未按设计要求找坡,在做找平层时也未采取补救措施;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在垫

8、层就找坡,找平层应保持坡度;(2)下水管道未能得到有效保护,造成堵塞;在施工过程中保护好排水管道。5.4 闭水试验出现渗漏应特别注意漏水点附近的地漏、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应详细查找渗漏的部位;如无法确定,应按不合格处理,修补漏点之后应再作24h的闭水试验。5.5 不合格 凡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均应返工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6 成品保护 (1)上一遍涂层未干透之前,不得上人做下一层; (2)严禁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保护层未做之前,在有防水的房间内以任何形式动火; (3)完工后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拦挡,避免受侵害。7 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防水材料大多属易燃品,在储藏、运输

9、、使用时应严格执行消防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配备灭火器材,严禁烟火。 (2)对有毒性的材料必须严格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应有完善、安全、可靠的消防、通风、照明措施。 (3)聚氨酯等防水涂料均属易燃材料,储存与保管、涂刷要远离火源。(4)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中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及苯均为有毒物质,施工时应有较好的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戴橡胶手套。(5)在运输、堆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遗洒、泄漏、挥发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等必要措施。(6)施工后的垃圾、废料应按环境保护要求及时清理回收,集中分类存放。8 质量记录 (1)材质合格证明文件及检测报告。 (2)进场复试报告。 (3)基层及防水层隐检记录及闭水试验检查记录。(4)防水涂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记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