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剩州中学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05290239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4927583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剩州中学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05290239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剩州中学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05290239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剩州中学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05290239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剩州中学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05290239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剩州中学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05290239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剩州中学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0529023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剩州中学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0529023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5月双周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Li:7 N:14 S: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8分)1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NH3PH3SiH4 B酸性:HClO4H2SO4H3PO4C碱性:KOHNaOHMg(OH)2 D还原性:FClBr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YX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DCaX

2、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 124.已知2Fe2+ +Br22Fe3+2Br。向10mL0.1molL1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01mol Cl2,反应后的溶液中,除含有Cl外还一定 ( )A含Fe2+,不含Fe3+ B含Fe3+,不含BrC含Fe3+ 和Br D含Fe2+ 和Fe3+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BFeSO4溶液中加入酸性K2Cr2O7溶液:6Fe2+ Cr2O72+14H=6Fe3+2Cr3+7H2OCCl2和水反应:Cl2 + H2O = 2H

3、+Cl-+ClO-D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HSO3OH SO32H2O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稀氨水吸收足量SO2:NH3H2O + SO2= NH4+ HSO3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lO+ H2O + CO2= HClO+ HCO3C稀硝酸中加入铁粉:2Fe + 6H= 2Fe3+ 3H2D过氧化钠与冷水反应:2Na2O2+ 2H2O = 4Na+ 4OH+ O27.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1)=2H2(g)+O2(g) H1= +571.6kJ/mol 焦炭与水反

4、应制氢:C(s)+H2O(g)=CO(g)+H2(g) H2=+131.3kJ/mol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 CO(g)+3H2(g) H3=+206.1kJ/molA由反应 知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B反应 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反应 若改用新催化剂,H3不变化D反应CH4(g)=C(s)+2H2(g)的H=+74.8kJ/mol8.下列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芒硝晶体(Na2SO4 10H2O)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后失水、溶解吸热,晚上重新结晶放热,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热能B将植物的秸秆、杂草和人畜粪

5、便等加入沼气发酵池中,在富氧条件下,经过缓慢、复杂的氧化反应最终生成沼气,从而有效利用生物质能C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应用氢能源,但需要解决氢气的廉价制备、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问题D垃圾处理厂把大量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减轻了垃圾给城市造成的压力,改善了城市环境9.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不会改变反应的热效应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H2 +N22NH3+Q(Q0)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10. 1g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120.9kJ,则( )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6、2H2(g)+O2(g)2H2O(g) H= +4836kJmol-1B2molH2和1molO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H2O(g)的能量C1molH2O(1)的能量大于1molH2O(g)的能量D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11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H(ab)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1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 H1a kJmol12H2

7、(g)O2(g)=2H2O(g) H2b kJmol1H2(g)1/2O2(g)=H2O(l) H3c kJmol12H2(g)O2(g)=2H2O(l) H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cd0 C2ab013为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 molL1)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序号35 mL试剂固体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水2.5 g NaHCO320.018.5水3.2 g Na2CO320.024.3盐酸2.5 g NaHCO320.016.2盐酸3.2 g Na2CO320.025.1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2CO3溶

8、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20.0 时,含3.2 g 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 D20.0 时,含2.5 g 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 14如图甲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图所示,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 卡片号:2 2018.8.15实验后的记录:Cu为阳极,Zn为阴极 Cu极上有气泡产生SO42向Cu极移动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气体电子的流向是:Cu导线Zn正极反应式:Cu2e=Cu2A

9、B C D15.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以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C2H6)和氧气,其中某一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2CO32-12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B参加反应的O2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下降D放电一段时间后,正极区附近溶液的pH减小16.某航空站安装了一台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提供电和水蒸气。所用燃料为氢气,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钾。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正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负极反应为H22OH2e=2H2

10、OB该电池可在常温或高温时进行工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C该电池供应2 mol水蒸气,同时转移2 mol电子D放电时负极有CO2生成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0分)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电XYZW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什么位置_;(2)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对应的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_(化学式);(3)XW2的电子式为_;(4)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5)W和Y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温室效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70190之间,且W的质量分数约为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18.(8分)实

11、验室用50 mL 0.50 molL1盐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试完成下列问题: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 (1)实验时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使用方法是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 。(2)经数据处理,t2t13.4 。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_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 J(g) 1 计算,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若将NaOH溶液改为相同体积

12、、相同浓度的氨水,测得中和热为H1,则H1与H的关系为:H1_H(填“”、“”或“”),理由是 19(9分)当前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重视的问题,引起环境问题的气体常见的有温室气体CO2、污染性气体NOx、SOx等。如果对这些气体加以利用就可以成为重要的能源,既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又解决了部分能源危机问题。(1)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人们处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是使其与氢气反应合成甲醇,甲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重要燃料。CO2与H2反应制备CH3OH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2)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已知:C(s)O2(g)=CO2(g)H1393.5 kJmol1CO2(g)C(s)=2CO(g)H2172.5 kJmol1S(s)O2(g)=SO2(g)H3296.0 kJmol1请写出CO与SO2反应的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