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4927579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高考化学实验专题(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类实验题热点一物质性质的验证与探究思维导图第1步明确实验干什么审题干及设问,明确实验目的。第2步 题干信息有什么审题干明确物质的特性及其他有效信息。第3步 思考实验原理是干什么根据实验目的、题干信息及已有知识,设想探究、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原理。第4步 问题问什么细审试题设问,斟酌命题意图,确定答题方向。第5步 规范解答结合第3步、第4步,用学科语言、化学用语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方法探究1.某化学小组拟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来电解饱和食盐水,同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若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则乙装置的a瓶中溶液可以是_淀粉-KI溶液,对应的现象为_溶液变为蓝色。2.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

2、强氧化剂,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化工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打开活塞,将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现象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原因是_。解析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含溴单质的少量溶液加入含碘化钾和苯的装置E中,溴单质和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溶于苯呈紫红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但是若通入的氯气过量,Cl2也能将I转化为I

3、2:Cl22I= 2ClI2,则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答案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不能过量的Cl2也可将I氧化为I2 3.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连接仪器、_、加药品后,打开a、关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A中试剂是_。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检验装置气密性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酸性KMnO4溶液 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褪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2)验

4、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在(1)操作后打开b,关闭a。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_。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的位置。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沉淀的化学式_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_。2H2SSO2=3S2H2OBaSO4 BaSO3 Cl2SO22H2OBa2=BaSO44H2Cl4.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

5、升华,170 以上分解。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_。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审题流程:第1步明确实验目的: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第2步新信息:“钙盐难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第3步实验原理,第(1)问CO2能使澄

6、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注意:挥发的草酸蒸气也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第(2)问由装置A、B出来的气体有CO2、CO,容易想到用CO还原氧化铜,检验产物中有CO2,注意必须先除去原产物中的CO2,并检验是否除尽。 第4步命题意图: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并整合迁移应用的能力,CO、CO2的性质;物质检验、除杂、实验装置的连接,实验现象分析等。第5步规范解答:容易出错的地方有,第(1)问,C中的现象易漏掉“气泡”;B装置的作用,涉及了3处踩分点,易忽略草酸的干扰。第(2)问,实验装置的连接,易遗漏第一处D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验证CO,必须有CuO和澄清的石灰水两方面现象的描述,容易漏掉一处。 解析(1)装

7、置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是否有CO2气体生成,若有CO2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降低温度,使生成的水和草酸(题给信息:受热脱水、升华)冷凝。若草酸进入装置C,会生成草酸钙沉淀,干扰CO2检验。(2)检验CO可通过检验CO还原黑色的CuO生成的CO2进行。因为分解产物中有CO2,所以先要除去CO2,可用浓NaOH溶液吸收CO2,并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是否除尽,再用无水氯化钙干燥CO,然后通过灼热的CuO,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气体,没有反应掉的CO可用排水法收集。若前面澄清石灰水无现象,H中黑色的CuO变红色,后面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

8、CO。答案(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 ,防止草酸进入装置C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2)F、D、G、H、D、ICuO(或氧化铜) 前面D中澄清石灰水无现象,H中黑色粉末变红色,其后面的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热点二“气体制备”与综合实验探究思维导图1.物质制备流程2.操作先后流程(1)装配仪器时:先下后上,先左后右。(2)加入试剂时:先固后液。(3)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然后点酒精灯。(4)净化气体时: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无味的气体,最后除水蒸气。(5)防倒吸实验:往往是最后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6)防氧化实

9、验:往往是最后停止通气。3.有气体参与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1)爆炸:可燃性气体的点燃、不纯气体受热、气体导管堵塞导致。(2)炸裂:玻璃仪器的骤冷骤热、受热不均等导致。(3)倒吸:气体在用液体吸收或与液态试剂反应时,由于极易溶解或反应导致。(4)堵塞:生成的蒸气易凝结、生成气体的同时产生粉尘等导致。(5)空气污染:生成的气体有毒,缺少尾气处理措施或措施不当导致。方法探究1.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解析A项,收集装置应长进短出;C项,气体发生装置中长颈漏斗未液封;D项,收集装置全密封,无法排气。答案B 2.用二氧化氯(ClO2)可制备用途广泛的亚氯酸钠(

10、NaClO2),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备少量的亚氯酸钠。装置C中发生反应:2NaClO3SO2=2ClO2Na2SO4()装置D中发生反应:2ClO2H2O22NaOH=2NaClO22H2OO2()(1)仪器组装完毕,关闭两个弹簧夹,打开A中活塞,向A中注入水可检验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实验开始时,打开A的活塞,两个弹簧夹的开关操作是_,F中盛有的液体为_。解析若装置气密性良好,水滴入的速度会越来越慢,直到最后停止滴入。弹簧夹甲打开后的作用是调节装置内气压与大气压平衡,弹簧夹乙打开后,可以使装置F中的NaOH溶液吸收尾气。(2)装置B中进行的是用硫酸与亚硫酸

11、钠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该处使用的是70%80%的硫酸,而不是98%的浓硫酸或极稀的硫酸,原因是_。 解析 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为离子反应,70%80%的硫酸能提供该反应所需的足够的H。 (3)装置C的作用是_,装置E的作用是_。 解析 装置C的作用是制备ClO2气体,并可通过观察气泡判断反应的快慢,由此可调节反应进行的快慢;装置E可起到安全瓶的作用,即防止液体倒吸入装置D中。(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装置D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所需要的试剂是_。a.稀盐酸 b.品红溶液 c.石蕊溶液 d.酚酞溶液 解析 检验碱液的存在可用酸碱指示剂。(5

12、)一次实验制备中,通过检验发现制备的NaClO2中含有NaOH、Na2SO3,出现这些杂质的可能原因是_。检验产物中含有Na2SO3杂质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供选择的试剂有:Ba(OH)2溶液、H2O2溶液、AgNO3溶液、品红溶液、H2SO4溶液) 解析 过量的SO2和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2SO3;Na2SO3与B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3,滴加稀盐酸,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3.纳米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油墨、涂料、密封胶与胶粘剂等行业。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某校学生实验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该产品。D中装有蘸稀硫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