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882211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现在学生44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 19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显的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近十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基本情况如下: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平时又乐于帮助同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占班级总人数的近30%,是这个集体的主体力量。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

2、一步激发。基础较差但要求上进的学生他们上课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态度好,但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及缺少学习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这五名同学是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希望从习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二、教材分析1.编排体系:本册课本主要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习作”和“练习”组成。 “习惯篇”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语文”,以生动的图片让学生懂得走出课本,走出课堂,丰富生活,开阔视野,逐步养成深入社会,亲近自然学习语文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本册安排阅读课文24篇,其中韵文3篇。大体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课文,并根据课文特点

3、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训练。各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诗文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本册向学生推荐的是名著西游记,让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宝库。本册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比如名家、名篇的课文比重明显增大,主题单元的编排结构,文学常识、课外阅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栏目的开设等,都有利于小学阅读教学和初中阅读学习的衔接。本册习作安排了7课,内容分别为“童年趣事”、“一件往事”、“写一篇读书笔记”、“记一次实验”、“成长的烦恼”、“调查统计谈感受”、“给老师的一封信”,每课习作,均对习作要求、习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

4、,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课文还安排了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本册共安排综合练习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形成系列。本册综合性学习以“我的成长册”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整体策划”、“搜集资料”、“精心制作”这一系列过程,做成反映自己小学学习生活情况的成长册,记下自己六年来走过的足迹。2.编排意图: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课本结构简明,类型不多,主要分为“课文”与“习作”两大部分;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明确规定“只要求认识的”生字不列人考试范围,学生的习作仅限于学写片段;课文短小精悍,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5、练习的样式不多,数量适中。以上安排都是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以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教材编写时,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3.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教材中。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所选课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既注意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注意展示时

6、代风貌。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规范、生动,插图构思精当,绘制精美,利于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教学任务目标:1.学习习惯。(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

7、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3.习作。(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2)学习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

8、,认识破折号。(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4.口语交际。(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5.综合性学习 切实地做到课内外结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6.阅读教学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9、(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四、教学要点:重点: 1.坚持不懈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项主要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套教材所安排的一系列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都大有好处

10、,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有着重要的责任。 2.抓好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的基本功和训练引导语言积累和运用。 积累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本套教材把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视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编选的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课后始终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训练;单元练习中常设读读背背说话熟记成语等练习。这些安排都是为了积累和运用。难点: 1.作文教学: 本册的作文教材与课文配合巧妙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读写结合。 本册作文注意联系旧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训练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延伸。 本册作文安排了多种类型的作文训练,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其作文训练面广,有深度,是对全

11、套教材的总结和概括。 因此作文教学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 2.我班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说话为难点之一。 3.少数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有一定的难度,还应教给方法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 在德育方面,仍然注重潜移默化,注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

12、,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

13、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六、课时数第一课题组15课时第二课题组11课时第三课题组15课时第四课题组11课时第五课题组11课时第六课题组11课时第七课题组16课时七、教学起止时间2013年2月25日2013年6月21日八、教学进度周次课题组课题目的要求课时备注一周至三周第一单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1长江之歌2三亚落日3烟台的海4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1练习11、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2、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结合课文内容较好地理解与运用。3、能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并能从读中感

14、受大自然的壮观与美丽,并能背诵指定的部分。4口语交际:我来当导游15四周至五周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6半截蜡烛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习作2练习21、 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2、 能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人物感情。3、 了解引号的用法。4、 认识农具。了解它的用途。5、口语交际:聊聊当前的热点话题11六周至八周第三单元8三打白骨精9词两首10螳螂捕蝉11读书要有选择我读书 我快乐阅读西游记习作3练习3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课文的内涵。4、了解词这种体裁,背诵这两首词。5、口语交际:漫话三国英雄。15九周至十一周第四单元12夜晚的实验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14学会合作习作4练习4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会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体会句子的思想感情。4、学习名人的好学精神。5、学会合作6、口语交际:漫话奇思妙想11十三周至十四周第五单元15天游峰的扫路人16最大的麦穗17山谷中的谜底习作5练习5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