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操作工岗位HSE培训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4878078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5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操作工岗位HSE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化工操作工岗位HSE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化工操作工岗位HSE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化工操作工岗位HSE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化工操作工岗位HSE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操作工岗位HSE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操作工岗位HSE培训(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安全知识1 HSE 相关概念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普遍采取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也是当前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通行证。安全( Safety )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到损失、人们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环境( Environment )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健康( H

2、ealth )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精神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2 安全术语2.1三懂四会三懂:懂得本单位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的方法。四会: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2.2三违行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2.3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2.4四不用火用火票未经签发不用火; 用火票的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用火;用火部位、 时间与用火票不符不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2.5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

3、处理不放过。2.6四全原则在生产过程中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实施安全监督管理。2.7三查四定三查指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及隐患、查未完工程量;四定指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定措施,定负责部门(人),定完成日期,定资金来源。2.8操作工的六严格严格执行交接班制;严格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控制工艺指标;严格执行操作法;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规定。2.9动火作业六大禁令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不清洗,置换不合格,禁止动火;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2.10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班

4、组级安全教育。2.11特种作业特种作业指: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 )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3 常用基本概念3.1 燃烧及其条件和必要条件1) 燃烧是物质相互作用, 同时有热和光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反应过程中, 物质会改变原有的性质变成新的物质。2)燃烧性: 石油产品的燃烧性是根据其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高低而决定的,当它们与助燃物(氧或空气)遇到火源或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即发生燃烧。3)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火源。3.2 自燃与自燃点4)自燃是指可燃物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 因受热或自身发热,

5、并由于散热受到阻碍,使热量蓄积,温度逐渐上升,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的自行燃烧的现象。5) 可燃物质达到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3.3 闪燃与闪点6) 闪燃:在液体(固体) 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3.4 爆炸与爆炸极限7)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 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8)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 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 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3.5 火灾危险性火灾

6、的定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火灾分为 A、 B、 C、 D 四类。9)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10)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 煤油、原油、 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11) C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12)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3.6 火灾危险性分类1) 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甲 0.1MPa 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液体甲甲 A类以外,闪点 45至 120B3.7 火灾和爆炸危险区域为防止因

7、电气设备、 线路火花、 电孤或危险温度引起火灾爆炸事故,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程度以及危险物品状态,将火灾和爆炸危险区域划分为三类八区。并按不同类别和分区采取相应措施,预防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第一类 ( 爆炸性气体环境) 是指爆炸性气体、 可燃液体蒸汽或薄雾等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环境。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划分为0 区、1 区、2 区三个区域。第二类 ( 爆炸性粉尘环境) 是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与空气形成的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环境。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划分为10 区、 11 区二个区域。第三类 ( 火灾危险环境 ) 是指生产、 加工、处

8、理、运转或贮存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 并可能形成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悬浮状、堆积状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以及其他固体状可燃物质 , 并在数量上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以及危险程度及物质状态的不同划分为21 区、 22 区、 23 区三个区域。火灾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类别区火灾爆炸危险环境域第一类爆炸性0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气体环境1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2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第二类爆炸性10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环境粉尘环境11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环境第三类爆

9、炸性21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粉尘环境的环境22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23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 ,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3.8 工业卫生常识工业毒物的形态包括:粉尘、烟尘、雾、蒸气、气体。毒物毒性分级: 毒物急性毒性常按 LD50( 吸入 2 小时的结果 ) 进行分级 , 可将毒物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等五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国标 GB5044-85 依据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慢性中毒后果、 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

10、项指标将职业性接触毒物分为极度危害 (I 级 ) 、高度危害 ( 级 ) 、中度危害 ( 级 ) 、轻度危害 ( 级 ) 等四个级别。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4 岗位安全知识10 万吨 / 年离子膜烧碱和聚氯乙烯装置及配套工程属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储存企业危险化学品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化学品;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 )两个国家标准,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为8 类

11、。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其具有燃烧性、 爆炸性、 毒害性、 腐蚀性、放射性的危险特性。根椐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 版),本装置在生产、储存过程中,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分类如下表:序号物质名称危险物品分类危规编号火灾危险性1氢气GB2.1 类易燃气体21001甲类2氯气32004甲类3氯化氢4 氢氧化钠5盐酸6硫酸7次钠8 四氯化硅9 三氯硅烷以上代表性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是易燃液体,其固有的危险包括:1) 易燃、易爆、易挥发性,2) 易积聚静电荷性,3) 扩散性、受热膨胀性、毒

12、害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 应注意以下几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如果所泄漏的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 应严禁火种, 并使用防爆型工器具;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泄漏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话, 可通过控制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来消除化学品的进一步扩散。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在应急救援小组或公司的统一指挥下进行,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 2)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 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 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 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对泄漏物的处理: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