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85914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策分析案例3篇公共政策分析案例一、案例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 步建立与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 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如,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 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 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其中, 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这个拥有世界上五分 之一的国家里,耕地不仅关系到GDP的增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 会的安定的问题,更是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

2、原 则的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生命线,民以食为天,国以食而立。而 耕地恰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正所谓 没天哪有地, 没地哪有粮。当前,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如下:(一)城市化建设对耕地 的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 1998 年我国城市人口约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据专家预测,我国 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 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

3、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 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首先,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 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 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城市化所带来的占用 耕地的需要,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毕竟产生了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 对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违法用地现象严重据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 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 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 公顷。晋、辽、浙、津、

4、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 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 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 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 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 为代价的。由此由此可见,违法用地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三)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 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 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 建设用地总量的%,其中耕地27

5、0平方公里,占45%。另外,根据国 家土地管理局统计,目前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 1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 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农村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 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除此之外,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乡镇企业建设过 于分散,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等都加剧耕地的减少。鉴 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在连续五个关于农业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提到 了要保护好耕地的问题,并在2004年十一月向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 革严格土地管

6、理的决定。规定在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建 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的责任制度,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 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 定。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示一定要保证18亿亩耕地的红线。从公共政策取得的效果来看,到目前为止,规定也已经颁布有 几年时间了,但是成效却并非十分明显,各地方强行占用耕地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很多都是在地方政府的默许下经行的,耕地的红线正 在一步一步的向后退。从当前的形式来看,不管红头文件怎样高调呐 喊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极端重要性,也无论中央政府怎么用财税支持和 激励,农业和粮食耕地却像一个垂暮老人,无可奈何地走向黄昏。那 么为什么在中

7、央政府重拳出击的背景下还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呢? 到底是什么敢挑战政府的权威。公共政策执行效果不明显即耕地保护困难的原因分析: 观点分析一:粮食价格过低 尽管国家这几年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 2002 年开始取 消了农业税,并对种地农民经行了粮食补贴,但是细细算来每亩地各 种补贴加在一起也就几十百把块钱,平均摊到一斤粮食里只有几分钱 稻谷的价格 1992 年就被定在 9 毛钱一斤,但种子、化肥的价格却年 年爬坡,到2010 年,中央才决定把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提高了%和%, 但同一时期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指数却上涨了%,大家都知道茅台酒 的价格让大多数普通民众望而却步,它的主要原料是粮食,而

8、粮食成 本尚不到 20 元钱。东北大米现在出口日本,离岸价只有元一斤,日 本超市里的农产品价格,发现有的大米品质跟我们东北大米差远了, 但它一般都卖几十块钱一斤,最好的大米卖人民币 99 元/斤。谁都不 会相信,一瓶麻油竟然比一瓶矿泉水还便宜,一袋金灿灿的稻谷还抵 不上一包中档香烟的价格。然而这是事实。农民兄弟的生产积极性也 受到了严重的抑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土地,越要越多的人减少 了对土地经行农业方面的投资,从而转向其他方面,也因此越来越多 的耕地被无情抛弃。观点分析二:地方政府对政策执行的效果与要求的严重脱节现在全国各地农业占 GDP 的比重,普遍快速萎缩。据不完全统 计,最多到202

9、0年,农业在整个GDP中的比重会降到6%以下。尽管 如此,仍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满足,而是想借助产业结构调整,把农业 赶尽杀绝 。很多地方领导人口头高喊 重视 农业,要花大力气保护 耕地,但是都从内心深处把农业作为拖累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包 袱。黑龙江著名的三江平原,那里一直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70 个 产粮大县当中,居然有43 个县财政收入不足亿元,21 个县还没摘掉 贫困县的帽子,绝大多数仍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基本运转。正如 一位学者所说的那样:全国有八百多个产粮、产棉大县基本上都是 农 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弱县、人民穷县,干部孬县 。再看看全国 百强县,像无锡、江阴、昆山等,这些富得流

10、油的市县,没一个是靠 搞农业 发迹 的。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消灭农业与农村?原因就在于农 业对 GDP 的贡献已微不足道。发展速度上不去,衡量干部政绩的主要 指标达不到,地方领导人很难受。更主要的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农 业领域给地方政府的财政贡献基本没有了,反成了地方财政支出的重大包袱。这里就出现了不同价值选择的矛盾,是顾全大局以人民的长 远利益为重还是自己以的政治前途为纲。对于大部分地方政府来说, 显然,什么国家安全,什么粮食问题,政绩永远是第一位的。观点分析三:土地所能带来的收益极其廉价,农民不爱惜正如第二条所说的那样,由于农业带来的收益实在是太为有限, 所以不管怎么打击,农民不在乎,集体不在

11、乎,地方政府的干部也不 在乎。为什么?因为农村土地实在是不值钱。如今国家越来越严格地为保卫耕地面积的 红线 而严厉打击非 法使用土地的行为,但不管怎么打击,农民不在乎,集体不在乎,地 方政府的干部也不在乎。为什么?因为农村土地实在是不值钱。二、问题与思考:(一)如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这一公共政策加以解读和评估?(二)对于耕地保护问题,如何使地方政府从 消极怠工 到积极 应对,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从而转变我国当前 耕地保护的现状?三、案例分析与问题探讨:(一)首先,政策问题的认定来说,我国的中央政府还是比较及时准确的做出了反应,该政策问题的产生原因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 造成的,

12、即分配失衡(耕地分配问题)成为了该问题的 引发机制 。在 分配失衡的情况下,损益地区和利益集团为获取必然引发政策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这种冲突就具体表现为以粮食生产为目的的对耕地的 使用与以盈利为目的的对耕地经行占有的矛盾。但是抛去这些繁琐的 具体的矛盾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最为根本的产生原因还是生产力发展 与生产关系之间是矛盾造成的,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生产 资料的经行重新分配的需求和继续保护耕地以确保粮食安全之间的 新的矛盾。我国政府机构的相关部门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经行了合理 的政策问题认定,可以说在公共政策动态运行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即政 策问题的认定上我国上级政府还是做出了明智的价值判断

13、。但是,在下一个步骤 政策规划过程中却并非十分完美,例如, 在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颁布过程中安全未 能遵循可行性原则,这一实践原则。该政策方案没能准确考虑到政策 调试对象的利益分配问题,不要说侵占耕地的开发商们了,就连地方 政府都不愿去接受这份自己砸自己脚的 苦差事 ,正如上文提到的那 样很多地方政府每年都有招商引资的任务要完成,而要吸引外资莫过 于廉价的土地和税收,而现在又要去保护耕地,这真的让地方政府很 是左右为难。所以说,在这一点上,上级政府未能作出比较合理的规 划,比如如何处理吸引外资与保护耕地的矛盾等。当然了由于该政策 问题结构质量不良,政策问题的层次也比较宏观这都

14、加大了对该政策 问题的认识难度,中央政府未能作出一个十分完美的规划也无可厚菲 最后的一个环节就是政策的执行,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发挥实 际作用,解决政策问题的关键之一,更是政策评估与修订总结的现实 依据,切不可小视。很明显该规划在政策的执行这一环节出现了 很大的偏差,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唱反调的现象,原因我 们也已经提到了,那就是农业利益的低下与地方政府渴望取得业绩之 间的矛盾冲突。也正是由于这一个动态运行环节使得该政策问题的效 果大打折扣,由此也可以看得那种认为政策科学和政策分析应该致力 于研究政策方案的制定,而政策执行则属于行政学研究的范围的观点 是多么的滑稽可笑。(二)解决方案:根

15、据以上的分析,从公共政策学的角度,可以 给出相应的以下对策:第一,借鉴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国的先进农业生产经 验,进一步完善政策的可行性,尽可能的给人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使 农民自觉的保护好耕地利用好耕地。比如,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 强财政对农业的倾斜,降低粮食的生产车成本,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医 疗制度等,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等。完善政策规划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像美欧等先进的农业现代化国家到目前为止已经为农民配备了比较 完善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这就使他们真正的提高自己的生产积极性 毕竟农民才是三农问题的主题,政府要想实现公共政策决断的科学化 合理化,在考虑保护耕地的同时,要坚持全面的原则,看到

16、政策问题 的相关性,注意到它连锁性的影响,只有这样耕地才可能会得到广大 农民兄弟的爱戴和珍惜。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政策的有力实施。第二,提高农产品价格。与其说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不值钱, 不如说是耕地上的农产品不值钱。所以只有通过农产品提价,特别是 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来让农民获得基本收入,形成农业繁荣与农民富裕 的良性循环,才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个长远办法。例如 美国,平均每个农户每年大约能从政府得到 1 万多美元补贴;在日本 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和一个教授差不多。他们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可想 而知。这就要求国家进一步在政策上加大对农村的倾斜,由于历史的 原因,我国的经济体制长期受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总 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来换取工业相对较快的发展,工农剪刀差 问题 已经十分突出。这就要协调好工业和农业的利益分配问题,鉴于价值, 利益的多元化,单凭任何一方的观点都可能带有主观片面性,这时候 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机构的态度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