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4838450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培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培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培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坛:如何培训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何对待学困生如何对待学困生有人说:学生是一艘轮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能否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师起到导航的关键作用。对于学困生就更需要一盏导航的明灯,照亮指引他们前进的方向。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这是我们教师的职责。而学生学习困难是一个较大的群体,主要包括暂时性困难、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和整体性困难学生。但往往有部分所谓的“学困生”,他们在思想上,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的表现较差,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成绩。那么,如何对待“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 我经过尝试,无论是哪一类型的学困生,只要我们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地去

2、关注,关心他们,并且利用班级的整体力量,对他们实行思想教育、跟踪、督促、辅导,给他们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困生一定会取得阶段性的、不同程度的进步。长此以往,最终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一直以来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一、对学困生要有热心我们平时说的“学困生”,主要是指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表现不好,影响了班集体,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或薄待,因而感到心灰意冷,无心向学,导致各方面表现越来越差。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困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人是需要尊重的,教师要学生尊重,反之,教师也要尊重学生。只有教师和学生互相尊重,共同配

3、合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地说,老师比较关心重视品学兼优的学生,其实“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热情关心。作为教师,要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学困生”,不要冷落“学困生”,要让“学困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热情关心,感受到被关心温暖,从而鼓起学习的风帆。二、对学困生要有信心自信是成就大事最重要的条件。有这样的一句名言:胜利终将属于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让“学困生”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有进步。其次,教师本身要对“学困生”有信心,相信经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加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一定会有进步。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和长处进行鼓励,让其更

4、加进步。再次,许多“学困生”由于成绩差,在心里有自卑感,作为教师,重要的是让这些“学困生”重拾自信,树立信心。在学习上,给予差生更多的帮助,辅导,如课堂上多设一些让差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多让他们做一些较易的练习题,课堂外开小灶,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及时在班上表扬,进行精神鼓励,或者物质奖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对学习的信心。三、对学困生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包括学习成绩,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加上他们的思想情绪反复无常,要转变他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当“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作为教师,要给予鼓

5、励和支持,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当“学困生”做错题时,不能急燥,不要挖苦,要静下心来,耐心地辅导,直到他们学会。在思想上,由于小学生的思想不稳定,变化无常,更需要我们教师耐心地教育。四、对学困生要有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因此,我们作为教师,在热爱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对“学困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这对转化“学困生”有极大的作用。在学习上爱“学困生”,在生活上也要关心“学困生”。让“学困生”体会到:教师这样爱自己,我要用功读书,我要用好的成绩来报答老师对我的受。多关心学生,多为学生想想,多向学生献出点爱心,多沟通与学生的感情

6、,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种爱不是无目的地“偏爱”,而是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时时刻刻地在关心自己。此外,对待“学困生”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要专心听讲,作业要认真书写,学习时要集中精神。同时,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感到学有所得,学有进步。我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希望我们都能够抓住一个契机来重点关心学困生,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学困生良好的个性、排除学困生的不良情绪、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用心引导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所有这些,我们教师将责无旁贷。如何对

7、待学生的逆反心理中学阶段,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变化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逆反心理是中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现象,因此许多家长也会抱怨孩子越来任性,不听管教,老师也感觉到学生在管理上有很大困难。那么家长和学校该如 何对待中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呢?家长-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父母应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信任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而只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丰富的智慧和细腻的内心世界,才能与孩子更融洽地相处。还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允许并积极邀请他们参与家庭的管理。比如,让孩子利用周末尝试做家长,由他们安排各

8、个成员的活动,这不仅展示了孩子的能力,同时使他们做到了换位思考,加强了与父母的情感。家长应该避免以下4种错误的教育方式:(1)打骂、体罚。这种教育方法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愈发倔强、暴躁,甚至走向极端。(2)哄骗、利诱。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目的性,不利于孩子健康价值观的养成。(3)讽刺、挖苦。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对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4)溺爱、迁就。这会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更加为所欲为。教师-用“赞扬”杜绝“破窗”要用积极、鼓励的教育方式代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破窗户理论”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科学家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

9、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和车窗都打开,另一辆则封闭如常,保持原样不动。三天后,打开车窗的汽车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科学家又在剩下的车窗上打了一个小洞,只有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全部丢失。这表明,人们往往认为坏的东西让它再坏一些也无妨。而对于完美的东西则会主动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学生的心灵好比是车,是否完好无损,就看教育工作者的态度和维护的技巧了。表扬、赞美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更能使孩子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逆反心理的存在对青少年学生的的健康成长有着严重的危害。如果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这一心理不能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就很有可能对他们以后的性格、为人处事、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和形成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这一时期引导存在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对于家长、学校来说,都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