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483836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比较一、概述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目前已相当成熟,其核心技术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对活性污泥法 (或生物膜法 )的改进及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在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已较少使用。根据污水的水量、水质和出水要求及当地的实际情况,选用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 、处理费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生活污水几种常用的处理工艺作简单介绍,包括氧化沟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生物接触氧化法 、曝气生物滤池 (BAF)、 A-0 工艺、膜生物反应器 (MBR)等。二、 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简介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完整工艺如下:

2、污水 前处理 生化法 二沉池 消毒 出水 - 污泥处理系统前处理也称为预处理技术,常用的有格栅或格网 、调节池、沉砂池、初沉池等 。由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核心是生化部分,因此我们称污水处理工艺是特指这部分,如接触氧化法 、SBR法、 A/O 法等 。用生化法 (包括厌氧和好氧 )处理.专业学习资料.生活污水在目前是最经济、最适用的污水处理工艺 ,根据生活污水的水量 、水质及现场的条件而选择不同的污水处理工艺对投资及运行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下面就目前常用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作一简介。1、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其池体狭长 ,故称为氧化沟 。 氧化沟有多种构造型式 ,典型的有 :A:卡

3、罗塞式 ; B:奥巴尔型 ;C:交替工作式氧化沟;D:曝气 沉淀一体化氧化沟氧化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其规模从每日几百立方米至几万立方米 ,工艺日趋完善 ,其构造型式也越来越多 。其主要特点是 :进出水装置简单 ;污水的流态可看成是完全混合式,由于池体狭长 ,又类似于推流式;BOD 负荷低,处理水质良好 ;污泥产率低 ,排泥量少 ;污泥龄长 ,具有脱氮的功能 。设计要点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5000mg/l ;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 ,去除BOD5 时,取 58 天,当要求硝化反应时取1030 天;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36、 48h ,根据对处理水水质要求而定;BOD S

4、S 负荷(Ns )为0.030.07kgBOD/ (kgMLSS.d ); BOD 容积负荷 (Nv )为 0.10.2 kgBOD/( m3.d );污泥回流比为 50150% ;混合液在渠内的流速为 0.40.5m/s ;沟底流速为 0.3 m/s 。但氧化沟工艺与 SBR 和普通活性污泥工艺比较,能耗高,且占地面积较大。.专业学习资料.2、A/O 法即厌氧 好氧污水处理工艺 ,流程如下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之间的生物膜法工艺,其特点是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 ,以保证污水与污水中的填料充分接触,避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存在污

5、水与填料接触不均的缺陷。该法中微生物所需氧由鼓风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填料壁的微生物会因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物膜的生长 ,此时,脱落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 。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 ,池内充氧条件良好 ,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 ,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 ,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3、剩余污泥量少 ,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 ,运行管理简便 。特点 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生物膜法的基本特点,但又与一般生物膜法不尽相同

6、。一是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全部浸在废水中,所以生物接触氧化池又称淹没式滤池 。 二是采用机械设备向废水中充氧,而不同于一般生物滤池靠自然通风供氧,相当于在曝气池中添加供微生物栖附的填.专业学习资料.料,也可称为曝气循环型滤池或接触曝气池。三是池内废水中还存在约25的悬浮状态活性污泥 ,对废水也起净化作用 。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有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废水的基本原理与一般生物膜法相同,就是以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 ,有机物由微生物氧化分解,废水得到净化 。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7、组成 。在活性污泥法中 ,丝状菌常常是影响正常生物净化作用的因素;而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 ,丝状菌在填料空隙间呈立体结构,大大增加了生物相与废水的接触表面,同时因为丝状菌对多数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对水质负荷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所以是提高净化能力的有力因素 。处理装置按结构分为分流式和直接式两类,其结构如图生物接触氧化池所示分流式的曝气装置在池的一侧填料装在另一侧依靠泵或空气的提升作用,使水流在填料层内循环 ,给填料上的生物膜供氧 。此法的优点是废水在隔间充氧 ,氧的供应充分 ,对生物膜生长有利 。 缺点是氧的利用率较低,动力消耗较大 ;因为水力冲刷作用较小 ,老化的生物膜不易脱.专业学习

8、资料.落新陈代谢周期较长生物膜活性较小;同时还会因生物膜不易脱落而引起填料堵塞 。直接式是在氧化池填料底部直接鼓风曝气。生物膜直接受到上升气流的强烈扰动 ,更新较快 ,保持较高的活性 ;同时在进水负荷稳定的情况下,生物膜能维持一定的厚度,不易发生堵塞现象 。 一般生物膜厚度控制在 1 毫米左右为宜 。选用适当的填料以增加生物膜与废水的接触表面积是提高生物膜净化废水能力的重要措施 。 一般采用蜂窝状填料 。 蜂窝状填料的比表面积如:蜂窝状填料孔径须根据废水水质(BOD即五日生化需氧量 、悬浮物等的浓度 )、 BOD 负荷、充氧条件等因素进行选择。在一般情况下BOD 浓度为 100 300 毫克升

9、,孔径可选用 32 毫米; BOD为 50100 毫克升可选用 1520 毫米;如在 50 毫克升以下,可选用 1015 毫米孔径的填料 。填料要质量轻 ,强度好,抗氧化腐蚀性强 ,不带来新的毒害 。目前采用较多的有玻璃布 、塑料等蜂窝状填料 ,此外,也可采用绳索 、合成纤维、沸石、焦炭等作填料 。填料型式有蜂窝状 、网状、斜波纹板等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BOD 负荷与废水的基质浓度有关,对低 BOD 浓度( 50300 毫克 升)废水每日每立方米的填料采用2 5 千克 (BOD ) ,废水停留时间为0.5 1.5 小时,氧化池内耗氧量约1 3 毫克 升。由于氧化池内生物量较大,处理.专业学习资

10、料.负荷高 ,可控制溶解氧量较高,一般要求氧化池出水中剩余溶解氧为2 3 毫克 升。为了节省运行费用,并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前加厌氧水解调节池 ,将厌氧工艺控制在水解酸化阶段,旨在利用厌氧条件下多种产酸菌的胞外酶分解水中长链有机物,产生有机酸 、醇等,废水中的有机物水解酸化后,可生化性得到了提高 ,利于发挥后续好氧工艺的生物降解性能,使整个工艺能节能运行并使出水优良 。设计要点 :A:厌氧水解池采用上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形式,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为24 小时 。厌氧池下部为污泥床区,污泥床厚度通常控制在11.2M之间,进水系统可采用脉冲进水中阻力布水系统,底部设布水沟 ,保留污

11、泥不沉积底部,呈悬浮状态 。污泥床平均浓度为3035g/l则污泥负荷为0.350.30kgCODcr/kg(ss).d。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之间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池内设有填料 ,微生物一部分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于填料表面,一部分则以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的特点。曝气系统可采用鼓风或射流曝氧增氧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投资及运行成本)。为培养微生物的不同的优势菌种 ,将接触氧化池分为两格是行之有效的。第一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专业学习资料.2.5 小时 ,有机负荷为1.15kgBOD5/m3.d。第二格有效水力停留时间为1.5 小时,有机负荷0.768kgBOD5/m3.d。A/O 法优点在于 : 体积负荷高 ,停留时间短 ,节约占地面积; 生物活性高 ; 有较高的微生物浓度; 污泥产量低 ; 出水水质好且稳定; 动力消耗低 ; 不产生污泥膨胀; 挂膜方便 ,可间歇运行 ; 工艺运行简单 ,操作方便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池内填料间的生物膜有时会出现堵塞现象,尚待改进 。研究的方向是针对不同的进水负荷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