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5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64838279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4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5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5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5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5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5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5(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古人生活 感受古人情志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1目 录一、单元信息3二、单元分析4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5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5五、课时作业设计6第三单元课前预习作业 (1课时) 6第三单元桃花源记课时作业 (2 课时) 01第三单元小石潭记课时作业 (2 课时) 51第三单元核舟记课时作业 (2 课时) 71第三单元诗经二首课时作业 (2 课时) 32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作业 (2 课时) 13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作业 (1课时) 34第三单元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1课时) 73第三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2 课时) 142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下册) 第

2、三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社统编教材古人 生活与情志单元 组织方式自然单元 口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课前预习:“记”中游赏,走进古人生活单元导读2第一课时:初遇桃源,感受景美情真桃花源记3第二课时:揭秘桃源,寄托安乐理想4第一课时:知人论世,了解石潭故事小石潭记5第二课时:寻幽探情,感受悲乐交织6第一课时:品读核舟,了解微雕技艺核舟记7第二课时:品赏核舟,体味匠人用心8第一课时:诗中有记 品味比兴叙事诗经二首9第二课时: 经典传诵,发现记情之美10第一课时:深读记景,书写浓情厚感学写读后感11第二课时:推敲感悟,品

3、鉴文字之美12含英咀华:漫步诗苑,品味古典诗韵综合性学习13选择阅读:父子情深,家书传递真情傅雷家书 选择性阅读14单元检测:各个击破,畅游知识海洋单元质量检测3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1.识字与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在 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 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阅读与鉴赏: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 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和文化常识。能

4、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 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分享阅读感受,感受经典名 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表达与交流: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 表述出来。写读后感,做到感从读出,有深度,有新意,并能用阅读积累和生活 经验印证。养成读思结合、经常写读后感的习惯。4.活动与实践: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 作与成功的喜悦。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 制订简 单的研究计划。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 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二

5、) 教材分析本单元为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文言文单元,下设四篇课文、一次写作课、 一次综合性学习和一次名著导读。课文包括三篇文言文和诗经二首。桃花 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描绘出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 幸福的世外桃源画卷,表达出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小 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了小石潭的动态美, 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环境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核舟记是明代魏学洢的作品,通过对微雕作品核舟的描写,生动再现了宋代 文坛著名的“大苏泛赤壁”的掌故,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彰显 了我国古代优秀工匠的聪明才智。关

6、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女子思念、追求的 过程,写他现实中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写抒情主人公 反复寻求“伊人”,而“伊人”却始终若隐若现,恍惚迷离,让人可望而不可即, 其渴望、怅惘之情溢于言表。“学写读后感”是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旨在引 导学生研读作品,能获得丰富而深刻的感悟,并能明晰而有条理地表述出来。名 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 通过“名家点评”让学生了解其他人对 本书作者以及本书的评价,从而让学生对经典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介绍傅雷 家书这本书的一些相关内容,方便学生对经典有个整 体认识; “读书方法指 导”指导学生如何来阅读这本书,本单元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

7、有目的 的选择性阅读。本单元所选古诗文,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感发。诵读这些诗文,引 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传统 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三)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文化常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基本能够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但是在体味语言之美,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了解 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智慧等方面,还较难深入,需要借助诵读品味、知人4论世、对比探究等方法进行课堂引导。这些读书方法,也适合学生在阅读其他文 本时运用,能够作为学生进行深度阅读的抓手。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单元学习

8、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通课文,了解作品的意思。 随文理解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适当关注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现象。在诵读中把握 文本语句的特点。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作品的语言;适当结合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把握诗 文的丰富内涵,理解作者的情怀;适当关注篇章形式上的特点,重视文题特征, 比较相同文体表情达意的不同,从而提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文中的自然美景,体味文中的美好生活,感受文中 的精湛技艺,并能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增加审美体验;能自主欣赏文学作品, 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4.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古人的生活、

9、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 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单元作业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通课文,了解作品的意思;巩固本单元重点 文言词语、句式、与课文作者相关的文言文化常识的积累。2.能够概括文章内容;反复诵读,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智慧,体会其笔下的美好境界。3.学会运用诵读品味、知人论世、对比探究等方法对文本进行品析。4.通过想象诗文画面、畅谈阅读感受等方法,陶冶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 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会抓住阅读时对作品某一方面的思 考、理解或感悟,写一篇能够适当引述、感受力求深

10、入、联系阅读积累与生活体 验的读后感。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本单元依据单元学习目标,设计了单元作业目标。根据单元作业目标,设计 了“课前预习”、“课时作业”和“单元检测”。“单元预习”旨在调动学生对 新课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时作业”以每一课为单位,按照每课 的课时数进行作业设计。每一课分为“初遇文言”“积累新知”“研读品味”“比 中感悟”“链接古今”等版块。“初遇文言”包括对本单元易读错、易写错字的 积累,文学文化常识填空等;“积累新知”主要是对常见文言词语、句式的积累; “研读品味”包括赏语言,谈感受,品情感;“比中感悟”是将文本进行课内或 课外比较,赏析异同,理解内涵;“链接古

11、今”侧重古文今解,学以致用,陶冶 情操,传承文化。单元检测作业旨在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具体设计思路考虑如下:编写原则: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为指导,以课堂教 学设计为思路,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呈现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以初高中 文言文教学衔接的探索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索文言文作业设计的样式 安排、内容设置等相关问题,尽可能做到与课堂教学的完美融合,使作业设计成 为学生课后巩固的好帮手。5题量考量:“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该体现出高质和高效,所以在作业 时间要求上,将每一课时的总时长控制在 15 至 20 分钟;在各版块的作业设计内 容上,每一课时紧抓课堂内容,紧扣

12、教学重点,力破教学难点,由易而难,由基 础而赏析而理解,层层深入,题量适中。五、课时作业课前预习作业“记”中游赏,走进古人生活作业 11.作业内容: (预习) 课下积累,初识文人才子陶渊明乃魏晋名士,柳宗元为唐代大家,魏学洢是明代才子。文人才子知多少? 请同学们结合本单元课下注释,通过网络、查阅书籍等方式收集相关知识,完成 下面的表格。姓名朝代别名、字、号代表作爱好一个成语一段佳话人生曲折陶渊明柳宗元魏学洢2.时间要求: (综合作业) 10 分钟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能准确填写朝代、别名、字、号、代 表作能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摘录与文人才 子相关的爱好、成

13、语、佳话和曲折“一段佳话”和“人生曲折”表达流 畅、清晰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意在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文人才子,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为把握文本的丰富内涵打好基础。作业 21.作业内容: (预习) 阅读材料,了解“记”文特点“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 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根据文章所写的对象来分,约有 三类:台阁名胜记,杂物书画记,山水游记。2.时间要求:(阅读作业) 1 分钟3.设计评价:采用学生互助评价形式。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6阅读充分复述准确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记”这种文体,以使他们在学习文本时能抓住文体特征有的 放矢。作业 31. (预习) 看图填诗,品味古人生活。根据图片填出所给诗人或作品名称的连续两句诗;引用除图中涉及诗歌外的任意 两句连续古诗,和同学们分享你所向往的生活。(1) 看图填诗陶渊明 , 。柳宗元 , 。关雎 , 。7蒹葭 , 。(2) 请用“我喜欢 ,我向往的生活 ”这样的句式分享你 理想的生活。2.时间要求:(1) (迁移联想作业) 2 分钟;(2) (交流分享作业)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