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17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464838187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17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17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17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17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17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17(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八年级第一单元寻找家乡名片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主题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人教版民俗文化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课文1初步感知,用心寻找他乡名片单元导读2江南水乡,看社戏忆淳朴乡风社戏3革命圣地,听民歌赞老区新貌回延安4西北高原,观腰鼓叹蓬勃生命安塞腰鼓5齐鲁乡间,借灯笼颂寄情家国灯笼6考点链接,分析借景抒情之用对比阅读7能力提升,借鉴单元写作技巧民俗理解运用8仿照课文,绘制家乡特色名片学习仿写9交流鉴赏,家乡名片展游园会“家乡名片”游园会10巧舌如簧,明原则增应对能力口语交际 应对二、单元分析(一) 课标要求 (2022 版)1.识字

2、与写字: (1)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 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左右。 (2) 写字姿势正确,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使用硬笔熟 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欣赏名 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2.阅读与鉴赏: (1)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 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 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 在阅读中了 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区分写实作品与虛构作品,了解诗歌、 散文、小

3、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 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 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3.表达与交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 作奠定基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突出民俗特点。4.梳理与探究: (1) 学习跨媒介阅读与运用,体会不同媒介的表达特点,根据需要 选用合适的媒介呈现探究结果。 (2) 自主组织文学活动,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 片、视频等展示学习成果

4、。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 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探究民俗背后的文化、情感。(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课文包含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社戏 是一篇经典课文,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 风光,感受水乡的敦厚和睦的民风。作品围绕“社戏”展开情节,事件集中,人物鲜活, 夜间水乡之景非常有意境。作品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文中“平桥村”“鲁镇”是 虚构的,显然是一篇小说。不过教学时不要纠缠于作品是小说还是散文的文体认证,而 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回延安是当代一首著名 的抒情诗教学时要在进行革

5、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感知诗 作的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 内容的特点。安塞腰鼓是一篇新时期的经典课文,它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 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它在语言运用和 修辞方法方面尤其值得认真学习。灯笼写于 20 世纪 30 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它 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 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 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选取这四篇课文,主要是考虑它们所具有

6、的“民俗文化”的元素(同时也考虑这些 课文的不同时代、不同生活场景和不同体裁的多样性特点), 以便于学生开阔眼界,见 识多样的、多元的民俗现象,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些课文的主 题并不局限于民俗文化,而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例如社戏还表达了作者对未 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的期盼。回延安还表现了延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热情。 安塞鼓还表现了陕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灯笼还表达了保家卫国的意志和 热情。因此在教学时还应开放视野。尽力还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蕴,而不局限于民俗 文化的探究。另外,选取这几篇现当代文学名作,还着意于进行文学鉴赏教学。可以分析社戏 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7、、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可以品味回延安的一系列意象分析其修辞手法,并训练现代诗歌的朗读方法;可以通过学习安塞腰鼓和灯笼 理解抒情散文写作的切入点(“腰鼓”“灯笼”),理解散文的构思章法,体会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品味散文优美而精巧的语言等。(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民俗文化有一定的认知,大部分了解重大节日的习俗及习俗背后的社 会因素,但知识的广度、思维深度不够,对民俗背后的文化解读不到位,对民俗反映的 民族心理把握不准确。而民俗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带领学生深入解读这些文化密码是增 强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的必要途径。学生对表达方式及作用有一定了解,但单元所选文章多综合使用记叙、描写、抒情、

8、议论等,学生对为何综合运用和如何综合运用还搞不清楚。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1. 文化自信: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增进学生对社会生 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增强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增加民族文化自信。2.语言运用:了解并积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本单元重点字词;学 习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及不同文体的不同语言风格方法;培养对语言文 字的热爱。3.思维能力:体会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会根据不同采取不同阅读方法迅速了解 文章大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从而提升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 力。4.审美创造:学习文中乡土情

9、感、家国情怀、革命意志、奉献精神,并能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增加审美体验:能自主欣赏文学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 的审美情趣【单元作业目标】1.识记本单元的重点词语,掌握课本出现的作者与作品的相关知识,整理文中出现 的文化常识。2.学会找出文章使用的表达方式,会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 作用。能体会作者根据需要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妙处。感受作者的情思。3.能够分析小说、诗歌、散文的文体特点,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注重朗 读训练,学会仿写与应对。4. 理解民俗的意义与价值,主动拓展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民俗类文章,运用所学分人物简介鲁迅个人作品作品影响析身边的民俗

10、现象。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八下学科目标,考虑单元主题,服务核心素养的提升,确 定单元设计目标。作业设计时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强调思维的形成,关注能力的提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分为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个性化等不同形式。基础性 可以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提升性作业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拓展性作业检测学生语文 知识的运用能力,个性化作业体现分层、关注个性。具体设计思路考虑如下:编写原则:题目原创、选编、改变相结合, 以主观题为主,注意题目的梯度,满足 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课本为依托,拓展性作业注重知识、方法、能力的迁移,活动 性作业结合生活、关注本地。题量考量:预习作业服

11、务新课,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文学常识的积累,每课 5 分钟左右。 课时作业针对课时教学目标,体现分层,基础与选做相结合。单元作业是综合测评,关 注课时作业没有涉及到的作业目标,题型多样化,体现分层性;主观题的设问角度多元, 体现思维进阶,力求有梯度、深度和温度。注意评价的主体要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第一课时 初步感知,用心寻找他乡名片作业 11.作业内容: (预习)初识作者 (1)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请同学们先把图中信息补充完整,再根据图表内容,用一段文字概括鲁迅的生平,不超过 100 字。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 ) ,字( ),浙江绍兴人。著名

12、文学家、 ( ) 、 ( ) 、教育家、民主战士, ( ) 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散文集: 散文诗集: 小说集: 杂文集: 鲁迅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 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社戏被称为“东方的田园牧歌”。(2) 贺敬之人物简介贺敬之个人作品贺敬之,现代著名 和 家。1924 年出生于山东枣庄的一个贫农家庭。15 岁参加 抗日救国运动。16 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 文学系学习。17 岁入党。1945 年和丁毅执笔集 体创作新歌剧 , 曾荣获 1951 年斯大 林文艺奖金二等奖。1946 年离开延安,奔赴人 民解放

13、战争的新战场。抗战胜利后,曾在华北联 合大学文学院工作,解放后到北京工作。诗作有 等。2.时间要求: (1) (书面作业) 5 分钟; (2) (书面作业) 4 分钟; (3) (交流 分享作业)1 分钟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形式进行。(1)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人物简介概括准确个人作品书写正确作品影响概括语句通顺鲁迅的生平概括全面准确,能 反映鲁迅的重要人生历程,标 点符号使用正确。总体评价结果: (2)评价指标水平优秀良好合格概括作者生平准确全面内容精炼,语言表达流畅、 清晰推荐作品准确,推荐理由充 分、具体、全面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1) 意在让学生自主全面地

14、了解名家名作,掌握常见的文学 常识。其中的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鲁迅的作品的了解程度;概括作者生平题旨在考查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意在让学生自主全面地了解名家名作,掌握常见的文学常 识。其中的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贺敬之梳理和概括能力,作品推荐旨在考查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和读书积累情况。作业 21. 作业内容: (课后作业) 规范书写。(1) 请同学们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并将内容用行楷正确、规范的书写在 田字格内,书写完毕后请同学们合作交流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2) 学习书本“读读写写”环节当中的词语,请完成以下任务: 请找出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词语,并写出正确的字音。 请画出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词语,并在下面的米字格中,正确工整地书写三个你最希望提醒大家注意的词语。2.时间要求: (1) (书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