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483653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德备课张公念(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 案青阳镇醴泉小学张公念2010年9月第一单元 幸福家庭伴我成长课题:说说我的家 课型:新授 总课时1 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活动目标:1、学生能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知道每个家庭的构成。2、学生能说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呵护,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3、了解特殊的家庭,学会尊重别人。重点难点: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幸福,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活动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全家照片。2、调查了解家人的工作、兴趣、爱好等情况,收集一个让自己最值得一说的家庭故事,带上引发故事的纪念品。3、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活动一、导入课题:1、多媒体播放歌

2、曲常回家看看导入新课。学生谈感受。2、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家,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幸福的港湾,下面,就让我们围绕“说说我的家”这个题目来说一说心里话,好吗?教师板书课题:说说我的家歌曲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动二、说说我的家:(一)教师介绍自己的家庭:介绍自己的全家福,学生谈感受。老师介绍自己的全家福,帮助同学们了解怎样介绍自己的全家福。(二)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1、找两个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2、小组交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家庭说起,并在交流中认识不同的家庭。给学生充分提供“说”的机会,使其自然流露幸福感)

3、。3、小组代表介绍家庭(引导学生紧扣“我的家”这一熟悉的生活环境,运用“说一说”的形式描述自己的家庭)。注意:介绍家庭的成员及他们的性格、工作情况等。(三)介绍特殊的家庭1、媒体出示图片介绍特殊家庭。(通过看课件、学生交流、师生交流,引导学生知道一般家庭和特殊家庭的构成。对于特殊家庭的儿童,教师引导学生要从生活学习中关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单亲家庭:教师用一则关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话题。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这个孩子很可怜,他缺少爸爸妈妈的爱)引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呢?(多和他一起玩;多帮助他,关心他)教师小结:这样的家庭叫做单亲家庭,在这

4、样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不象正常家庭中的孩子那样,可以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所以他们心理很难过。但是,只要我们把他们当成正常的小伙伴,不提另他们难过的事,在他们生活和学习上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他们也象我们一样幸福。福利院:教师可以利用教科书的资料介绍,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福利院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特殊家庭的温暖及其与平常家庭的区别。说一说,你想为这些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做些什么?(看望他们:捐款)2、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些特殊的家庭,大家对他们有什么说的吗?师生交流。活动三、说说我家的故事1、小组交流:把你带来的物品给大家看,把你的故事讲给同学听。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同学们,既然我们都

5、有这么一个幸福的家庭,拥有这么疼爱自己的爸爸和妈妈,我们就应该知足,好好珍惜。在这里,我衷心祝愿你们每一个同学的家庭都幸福平安。让爱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愿爱永住你们的家。活动四、实践性作业根据你对爸爸妈妈的了解,给他们设计一个资料卡。课题:画画家庭树 课型:新授 总课时2 本单元第2课时授课日期:活动目标:1、懂得“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初步探究、简单记录家人和家庭的历史,更深刻地体会家庭生活的意义。3、关心、尊敬、孝敬父母长辈。重点难点:体会家庭生活的意义;关心、尊敬、孝敬父母长辈。活动准备:1、了解家庭成员,完成教材“画画家庭关系图”。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活动一、画画我的“家庭树

6、”1、情景设置、出示一棵枝叶茂盛的树,提问:这么一棵枝叶茂盛的树,先长什么,再长什么?、你的家里有哪些人,先有谁?再有谁?后来又有谁?、想一想,你的家庭与这棵茂盛的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吗?2、画画我的“家庭树”。活动二、我和我的家人1、画画家庭关系图。与同桌交流家庭关系图(课前先在父母的指导下完成)说一说:上面出现的家人中,哪些是长辈?哪些是同辈?2、说说我的一家子:说说爸爸妈妈的名字、兴趣爱好、生日。向同学说说你与爸爸或妈妈爷爷奶奶之间的有趣的事情。(先在小组讲,再选择讲的好的上台讲)活动三、亲情树下写句话是啊,家庭是一棵常青树,里面饱含着每个人对亲人的浓浓深情,拿起手中的笔,在你的心灵树叶上写

7、上你最想说的话,给这棵树再添一份美,好吗?学生写并上台贴,伴随可爱的家庭的歌曲结束全课。课题:幸福的家庭生活 课型:新授 本单元第3课时 总第3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授课日期:活动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本中提供的活动素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家庭生活,体会家庭中的亲情。2、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学会与家人正确处理发生在家庭中的事情,对家庭有责任感的意识,形成积极的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活动准备:学生准备家庭生活的照片(如旅游、生日等)活动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关心家庭生活,学会与家人正确处理发生在家庭中的事情。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1、教师先出示自己一家人在一起活动的照

8、片,让学生依据照片的内容说一说、猜一猜教师的家庭生活怎样?2、出示书中小朋友家庭生活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书中小朋友的家庭生活。3、学生畅谈自己的家庭生活: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平时一家人在一起都做些什么?再依据手中的照片,向学生讲述照片的由来和照片的纪念意义。4、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交流了每个人自己的家庭生活,使我们真实的感觉到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生活都是幸福的、和睦的、快乐的。二、亲人节日,我来献礼1、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书中给爷爷过生日的情境图,然后读一读“爷爷的生日”的日记,最后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以前自己是怎样为家里人过生日的?2、家庭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温馨的节日,在这些节日到来时,

9、你将怎样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值得?3、生汇报交流他们的表达方式?师生共同评价好的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三、家庭问题,协商解决教师:幸福的家庭生活是和睦的、民主的,但有时也会遇到许多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家庭生活中有哪些问题是可以和家人共同协商解决的?1、学生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然后填写资料卡2、学生汇报交流资料卡的内容3、教师出事课本第10页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后汇报交流如果你是书中的小朋友你将怎样做?4、辨对错:下列说法是不是具有家庭责任感:(1)小勇说:“在家里,干家务活是父母的事,我的任务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2)小强说:“我高兴时,爸爸、妈妈叫我干什么都行;不高兴时,我什么活都不替

10、他们干。”小结:干家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不是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的。5、教师小结:在家庭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家人之间互相理解、及时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做为家庭的一员和长辈说话时要注意礼貌。沟通前应想好恰当的表达方式。出示幸福家庭的标准:(1)共同分担忧愁,分享快乐。(2)能够体谅他人,乐于助人。(3)能坦诚相待,互相信任。四、课后实践:1、制作一张家庭民主会议记录卡2、下面所列内容,你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的努力去做。(1)不和长辈顶嘴。(2)不向长辈提出过分要求。(3)主动向长辈汇报自己的情况与想法。(4)接受长辈正确的教导。(5)长辈有意见时,能耐心向他们解释。(6)为家庭创造欢

11、乐气氛。板书设计: 幸福的家庭生活 和睦 民主 幸福快乐 互助 课题:邻里一家亲 课型:新授 本单元第4课时 总第4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授课日期:活动目标:1、了解各种邻里关系。2、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3、学会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知道宽容、理解是处理邻里关系的主要原则。活动准备:活动图片活动重点、难点: 学会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知道宽容、理解是处理邻里关系的主要原则。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故事导入。故事1: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独居在家的李大爷突然昏倒,住在楼上的张医生闻讯后立即携带药物赶到其家中,经过一番急救,李大爷转危为安。 故事2:住1楼的周老先生今年已是86岁高龄,虽然子女们常

12、来照看,但也总有照顾不到的时候,邻居们有的帮他买东西、有的帮他倒垃圾,让耄耋之年的周老先生时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二、看图片,谈感受。1、出示客家人的“街心宴”图片,让学生观看。2、学生分组谈谈图中邻里之间是怎样相处的。3、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4、教师小结。三、模拟情境表演。1、出示“邻里之间互相关爱”图片。从下面四组图中任意选择内容,小组内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邻里之间要相互关爱。)2、学生自由表演,教师巡视指导。3、推选几组分别当众表演,表演者和观众交流感受。4、教师小结:当邻居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伸出关爱的手去帮助他,那么,当我们有困难时,邻居也会帮助我们。四、邻里相处,

13、经验介绍。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与邻居相处的经验。2、选取代表上台把经验介绍给大家。3、学生谈今后如何和邻里相处。4、议一议:你对邻里之间互相关爱有何看法?五、谚语大家谈。1、出示谚语:(1)远亲不如近邻。(2)千金买屋,万金买邻。(3)邻居结得好,犹如得大宝。2、学生讨论交流谚语的意思。六、活动延伸 课外继续查寻有关邻里相处的谚语,理解谚语的含义。课题 :我成长的故事 本学期总第5课时 本单元第5课时 课型 :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探讨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体会家庭成员的亲情。2、通过了解自己成长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

14、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也记录着自己成长的过程。现在的你和原来的你一样吗?请你拿出课前搜集的婴儿时的小衣物、照片。(一)爱的收获1、在老师制作的“爱心小屋”中挂出:小衣物、小帽子、小奶瓶2、通过这些物品,你能说说自己的变化吗?(二)寻找成长的足迹怎样知道更多的关于自己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寻找成长的足迹。1、看一看、比一比:用毛衫与身上的毛衣比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小帽子与现在头比,得出结论:头长大了2、问问、称称、量量学生分别上台介绍:出生时自己的体重、身高。说说自己现在的体重和身高。3、幸福的回忆请学生上台演示一组自己成长时的照片,边出示照片,边叙述这是什么时期?当时有什么难忘的小趣事?(最高兴的事,最伤心的事,淘气的事。)听妈妈真情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