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64816140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北戴河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请根据下面一则消息,先拟出一个新闻性标题,再写一则观点性简评。据潇湘晨报报道 2014年10月1日至3日,游客只要背出岳阳楼记,就能获得一张“免费门票”,凭此票可免费畅游岳阳楼。三天中,共有3 300余人以这种方式获得了岳阳楼的门票。岳阳从2013年春节推出背岳阳楼记领免费门票活动,目前已有数万名游客通过背诵免费登上了岳阳楼。(1) 新闻性标题(10字内):_(2) 观点性简评(20字内):_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一上曲靖期中) 阅读下

2、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仁与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仁”作为儒学核心理念,结合时代需要演化为“仁德”(完美的个人修养)、“仁爱”(理想的人际关系)、“仁政”(完善的政治统治)思想,形成了完备的“仁学”体系;“孝”作为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同时又贯穿于“仁德”“仁爱”“仁政”之中。孔子使孝由源出的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孝成为一切高尚道德的内在根据,在具体践行过程中,奉行孝道成为建立各种美德的起点;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扩充发展,进而实现孝的目标,同时进达仁德境界的过程。孔子提出:“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3、)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在家里行孝尽悌就是仁德培养的开始,是达仁的有效途径,从而实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境地,最终达到仁德兼善天下的目的。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孔子要求人们用博大的胸怀去爱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成了仁的根本内容。对父母的亲亲之爱即“孝”,就自然成为仁爱的起点。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不断追求仁爱的最高目标。孔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爱从家人开始,进一步推扩到爱他人爱万物爱万民,进达仁爱境界。孔子希望通过孝建立起良好的

4、家庭秩序,从最基本的亲亲之爱入手,通过发自内心深处爱的情感表达,达到博施于民的仁爱大道,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人民和谐。孔子从家庭内部父子、兄弟之间的自然“亲亲”出发,将孝的功能推扩到社会和政治层面,试图较为圆融地和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才能营造一个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君主才能实现有效统治。在家能够孝悌父母兄弟,就形成了亲亲、尊尊、长长的社会伦常秩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然循规蹈矩、克己复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会出现,使父母不至受辱,使家族不至蒙羞而尽到孝道。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始基,孝悌是可以实现和操作的道德实践,从孝悌在

5、家庭内部的实行推扩至整个国家,仁政的目标就可达到。总之,在孔子由仁德、仁爱而达仁政的具体途径中,孝始终贯穿其中。孝是仁德的根本,是仁爱的根基,是仁政的根源。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据,是仁得以展开的实践基础,是仁由下而上得以施行的内在动力。(节选自论孔子之仁与孝,作者丁立磊,有删改)(1) 下列对于“仁与孝”的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孝”是孔子“仁学”思想之外的另一个儒学核心概念,但是,同时又贯穿于“仁德”“仁爱”“仁政”等完备的“仁学”思想体系中。B . 由仁德、仁爱而达仁政的具体途径是以孝始终贯穿其中,孝是仁得以塑造的道德根据、仁得以展开的实践基础,是仁爱的根基,

6、仁政的根源。C . 孝悌是仁德的基础,建立各种美德从奉行孝道开始;实践孝道的过程就是仁德不断向外扩充发展,循序渐进地进达仁德境界的过程。D . 孔子认为孝是为政的始基,孝悌是达仁的途径,是可以实现和操作的道德实践,将孝悌在家庭内部实行,进而将仁爱博施于民,仁政即可实现。(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孝源出于宗教意义,孔子使之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使孝从宗教道德传统转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及家族道德原则。B . 孔子的仁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是要求用博大的胸怀爱人,而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亲之情则成了仁的根本内容。C . 孔子以“爱人”回答樊迟,意在强调家庭是人际关系的起点

7、,爱从家人开始,进一步推扩到爱他人,进达仁德境界。D . 孔子认为孝与仁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百姓通过对父母的亲情之爱推己及人,彰显个人对社会、国家的责任和担当。(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希望通过孝建立起良好的家庭秩序,从家人之间的爱,通向博爱他人的大道,从而实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人民和谐。B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本是指君臣父子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安其分,后世有些人认为这是在鼓吹封建等级制度。C . 孔子从家庭成员间的自然“亲亲”出发,将孝的功能推扩到社会和政治层面,试图较为圆融地和解家庭、社会和国家关系。D . 孔子认为在家孝悌父母兄弟

8、,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然循规蹈矩、克己复礼,不会出现犯上作乱的事情,使父母不至受辱。3. (9分) (2019长春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网络谣言是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的不实言论,相较于其他谣言,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等特点。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自媒体的日渐兴起给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扩散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摘编自人民论坛网2018年5月15日)材料二:(人民网北京1月18日电)1月17日下午,由腾讯公司举办的阳光媒体人暨谣言治理大会在京召开,现场发布了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报告指出,微信平台2018年全年共拦截谣言84万多条,辟谣文章阅读量近11亿次

9、。其中,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民生等领域均是谣言“重灾区”,如“菠菜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洋葱杀死感冒病毒”“MH370坠毁柬埔寨”等均为网民极其关注的谣言案倒,平台拆解了这三类谣言的九大套路,从谣言的传播趋势、网民地域分布和相关话题人群画像等数据来剖析其传播度、危害度,进行谣言鉴定。报告同时指出,中老年网民数量已突破8000万,相较八零后、九零后的青年群体,中老年群体更具传谣倾向,网络谣言成为中老年网民群体遭遇比例最高的网络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就谣言治理办法提出了四方面建议:快速生产和发布辟谣内容、利用社交网络阻断谣言传播、生产中老年人“看

10、得懂、传得开”的辟谣内容。增强辟谣内容的权威度和可信度。(摘编自(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发布,人民网2019年1月18日)材料三:(摘编自2018网络谣言传播以及成年人认知情况研究报告)材料四:如今,不少内容平台已应用大数据、机器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识谣辟谣。去年6月,微信团队上线“微信辟谣助手”小程序,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用户将会收到提醒,截至2017年12月已发送3700余万次提醒。字节跳动旗下平台归档社会、健康等领域的4万多个谣言案例,以“人工审核+机器筛查”方式及时阻断谣言传播,最短拦截时长仅用时60秒。当然,精准辟谣固然有效,而让真相从源头“跑过”谣言,才能

11、真正还网路空间以清朗。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搭建起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摸清谣言产生源头,清除谣言滋生温床,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空间。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谋体、科研机构等互联网内容生态建设相关主体也应携手合作,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覆盖广泛的传播手段,针对关切,解疑释惑、普及科学,引导网民提升用网素养,增强抗谣免疫力,共同营造良好网络生态。(摘编自网络治理重在精准到位,人民日报2018年9月27日)(1)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网络谣言分布区域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区网络谣言数量均高于国际网络谣言数量,足见我国网络谣言治理问题严峻。B . 网络谣言

12、分布区域情况的数据显示,华东成为了网络谣言的高发地,网络谣言的分布情况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C . 在2018年上半年的网络谣言类型分布情况中,社会安全方面的谣言数量最多,科学科研方面的最少,这可以反映出人们对科学科研的关注度不高。D . 从网络谣言类型的分布中不难发现,网络谣言己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诸多方面,网络谣言的治理追在眉睫。(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和自媒体的日渐兴起,使得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的特点。B . 谣言治理报告显示,腾讯公司在谣言拦截和谣上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来鉴

13、定谣言。C . 中老年网民更具传谣倾向,快速生产中老年人看得懂传得开的辟谣内容可以有效降低中老年被网络谣言蛊惑的风险。D . 大数据、机器算法、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识谣辟谣的效率,拦截时长最短的仅需一分钟。(3) 根据上述材料,治理网络谣言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应承担的责任。 4.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练习题。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

14、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

15、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1) 简要分析选段第四段是如何使用说明方法的。(2) 怎样理解作者所提出的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3)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怀,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用了哪些修辞手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