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卓越班01080255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812132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卓越班0108025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卓越班0108025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卓越班0108025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卓越班01080255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卓越班01080255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卓越班010802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大考试题卓越班01080255(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湛江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高二级生物科试卷(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90分一、单项选择题: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和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组织液和组织液B 若人长期营养不良,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C 中蛋白质含量比和中多,所以的渗透压高于和D 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的pH会明显下降2现象1: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现象2: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现象3:某人接触了某些花粉后而引起荨麻疹。

2、对上述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现象1中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指组织液B 现象2中青紫是由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造成的C 现象2中水肿是由该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造成的D 现象3是由于对外来物质过度敏感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3小明同学参加冬季运动会3000米赛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糖的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显著降低B 运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持续作用于靶细胞发挥作用C 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增加,散热量也增加D 运动过程中血浆pH降低,酶活性降低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中的细胞内液氧分压比细胞外液氧分压低B 体液中的物质可进行如细胞组织液淋巴所示的

3、渗透C 用血糖试纸测定血糖显示高于正常范围,可判定胰岛素分泌失调D 在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过程中都存在着信号物质5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只能从内环境进入细胞,而不能从细胞进入内环境B 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渗透压下降C 器官功能异常,会导致内环境稳态被破坏D 是产热的主要器官,是散热的主要器官6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B美国生理学

4、家坎农曾推测,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C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能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D 人体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的含量升高;血液流经胰岛后,血糖的含量减少7兴奋是动物体或人体内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下列关于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兴奋必须在完整的反射弧结构中才能产生B 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C 神经元既能够产生兴奋也能够传导兴奋D 神经元能够产生兴奋而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8某人因酒后驾车遭遇交通事故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A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 能运动,针

5、刺有感觉C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9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B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 位于垂体C激素可以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肌糖元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10下列有关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B 聋哑人能够理解手语主要依靠视觉中枢C 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兴奋产生渴觉D 在特定的

6、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11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Na含量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膜电位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中只有Na的浓度会发生变化B 图中A点后,细胞膜外Na的含量依然高于膜内C 曲线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Na的浓度有关D 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12图为某些信息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表示各种细胞产生的不同种类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当饮水过少或血液中水分增加时,的分泌量会增多B 可能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C 的分泌量要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

7、腺激素的调节D 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的细胞是被抗原激活的B细胞13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感染者死亡率极高。下图是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的HIV浓度和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HIV的增殖需要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作为原料,其蛋白质合成场所是HIV自身的核糖体B 人体感染HIV后,T淋巴细胞数量一直在下降C AIDS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念珠菌等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 感染HIV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受到严重影响,而体液免疫不受影响14桥本氏甲减是由于甲状腺被破坏所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引发的病症。从该病患者血

8、清中可检出抗甲状腺相应成分的自身抗体。下表为某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报告(部分数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检验项目结果单位参考值游离甲状腺激素0.86ng/dL0.8-1.7促甲状腺激素(TSH)7.47mIU/L0.3-3.6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140.60IU/mL5-100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47.90IU/mL1-16A TGAb和TPOAb值偏高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B 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是机体反馈调节的结果C 桥本氏甲减属于自身免疫病D 该病可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1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了植物生长素类似物(2,4-D)对富贵竹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

9、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2,4-D浓度,因变量为插条生根条数B 浓度为10-5molL的2,4-D溶液对富贵竹生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 如要确定促进富贵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缩小2,4-D浓度梯度作进一步实验D 实验过程中,每条插条的叶片数以及实验室的温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实验结果16生长素是最早从人的尿液中提取的植物激素,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素是生长素基因直接转录和翻译的结果B 生长素既可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又可直接参与代谢C 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都是由外界的单向刺激(如单侧光照、重力)引起的D 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而

10、植物的向光性仅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17科学家研究不同生长素浓度对某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横放的该植物根和茎的生长方向的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乙中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应大于图甲A点对应生长素浓度B 图乙中茎C侧的生长素浓度应小于图甲C点对应生长素浓度C 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茎最不敏感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物同一器官的生长影响不可能相同18猕猴桃果实采摘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所测得果实内的ABA(脱落酸)及其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所发生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猕猴桃采摘后,乙烯释放增加,果实硬度增加,加快果实的成熟B ABA的释

11、放可有效促进果实的软化,促进果实的成熟C 猕猴桃果实的成熟过程受ABA、乙烯等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D 第六天猕猴桃果实呼吸强度骤降后又升高,此变化不利于果实成熟19甲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的曲线图,乙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示意图。下列对实验及图示的分析叙述中,正确的是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为cB 迎春花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 生长素由移向,所以处生长速度比快D 生长素由移向,由移向2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

12、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1(10分)如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的器官是_;A对C、D、E的调节方式为_,其结构基础是_。(2)代表_激素,它是由_释放的,该激素能特异性作用于B细胞的原因是_。(3)图中具有协同作用关系的激素有_(填序号)。(4)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有关。22(14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图中“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

13、CT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_构成的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中的信息分子,除淋巴因子外,还有_ , 当淋巴因子作用于_部位可引起体温适当升高,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2)为验证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将同种、健康、性别、生理状态相同的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用X溶液配制的糖皮质激素,B组注射_,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_,结果为_,由此证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3)研究表明,快乐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长期精神忧郁则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_。23(12分)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乙肝病毒不直接损害肝细胞,乙肝病毒在感染肝细胞后,主要通过机体的_(填“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引起肝组织损伤。乙肝病毒可以作为抗原刺激T细胞增殖、分化为_细胞,使被病毒入侵的肝细胞裂解死亡。(2)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其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外衣壳蛋白。简述乙肝疫苗具有降低HBV感染风险功能的原因:_。一年前小明已经按照医院的建议注射了乙肝疫苗,自身也存在了乙肝抗体,但现在他仍被传染了乙肝病毒。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