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480849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范常志一、教材简析: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编写,这册教材着眼于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融为一体,全面体现课程目标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规律,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学习内容,逐步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地多样化地学习。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共22课,从知识体系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单元讲生活中的食物,本单元选择学生生活经验圈中的”食物”中相关的问题研究,引导学生将常见的食物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与食物的营

2、养以及食物的消化等相关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科学健康的饮食观;第二单元讲饮用水,整个单元均以饮用水为主线,以家庭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展开教学过程.在这条主线内,有关热现象、热传递、物质的溶解、水与生命的关系等探究内容相融其中;第三单元讲身边的玩具,本单元从学生玩玩具入手,让学生把收集到的玩具都带来,形成玩具大集合,高高兴兴地、充分地、人人参与玩玩具,并在玩的过程中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第四单元家养小动物,本单元选择了常见的鸡、鸭、猫、兔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小动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研究,进而认识鸟类和哺乳动物,初步了解认识动物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培养学生观察、比

3、较、描述、概括的能力,体会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2、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3、难点: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二、教学目标及要求: 1、德育:(1)教育学生学好科学课,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培养学生爱大自然,爱家乡,爱劳动,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2、知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食物;饮用水;身边的玩具;家养小动物等。 3、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三、学生的知识现状分析:本年级共有 名学生,其中成绩较好地约有 人,这部分学生头脑灵活、爱动脑筋、学习方法好能够主动进行探究;学

4、习兴趣一般的约有 人左右,这部分学生也比较聪明,只是学习上比较懒惰,不太注意积累好的学习方法,不能积极主动的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兴趣差的约有 人,这部分学生底子较差,学习态度不踏实,自卑心理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需要想办法改善他们存在的消极学习问题。四、教改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五、教学进度:组别课 题节次合计时间安排“做“科学,从身边开

5、始199.110.11一、生活中的食物1、我们在生长12、食物的色香味13、食物从哪里来14、食物的营养15、设计一日食谱16、食物的消化17、食物的变质自由研究二、饮用水8、水是什么样的1910.1211.139、怎样使水变清110、烧开水1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112、水是怎样变热的213、糖到哪里去了114水与生命1自由研究三、身边的玩具15、玩具大集合1711.1612.1116、磁铁玩具217、玩小车218、小车的运动1自由研究1四、家养小动物19、鸡1712.141.820、鸭与鸡121、猫122、兔与猫1自由研究1三年级科学辅导计划范常志一、学生情况分析1、基本情况三年级学生共有

6、 人,学习成绩全班80%的同学较好,但有一少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书写速度慢,还不会看一句话写一句话;二是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只停留在感性观察,还不能比较准确地说出事物的基本特点;三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研究科学的能力还比较低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制定教学辅导计划。2、辅导对象辅导名单:二、辅导目标 使全班学生都有研究科学知识的方法,都有一定的研究科学的能力,能正确地开展相应要求的科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使上述学生的科学能力有一个较大提高,使他们的科学学科成绩达到优秀。三、辅导措施 1、加强对学困生学习的督导检查,转变学习方法、教育方法。2、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

7、、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3、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助学活动主要以课堂练习为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4、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家校互访等。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

8、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5、建立学困生成长记录,记录学困生转化过程,积累学困生转化经验。成长记录每生一份。主要内容包括:学期初师生共同制定的本学期学生成长计划;学生学困原因及基本情况分析;主要转化措施;班内“兵教兵”帮教合作学习分组名单;师生助学情况记录;学生本学期各方面优秀作业或活动作品及教师鼓励性评价;每次单元测试试卷、自我检测练习、家长意见和教师鼓励性评语、指导性评语等。6

9、、教师精心研究教材,制作课件,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做科学的习惯,提高学生做科学的能力。三年级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食物教学目标1 、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提出问题并参与到做科学的过程中来。2 、通过亲历过程,了解做科学的基本方法,知道做科学的基本过程,对做科学有一个初步的感受。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蜡烛一支,香一炷,火柴一盒,粉笔,记录纸等。2 、学生准备:钟表,尺子等。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完成。第一个部分为启发学生对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进行有意识的回顾并作充分的表述。第二部分为引导学生亲历做科学的过程,获得做科学的初步感受。第一部分的教学以

10、“说”为主。可以把教材中最开始描述性的语言转化成问题,如“我们每天都经历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范围内,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说出一些他们认为不值一提的事情,如吃什么,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等。应鼓励学生就身边的事情提出问题,综合全班同学的意见,他们提出的问题会涉及到包括物质、生命、地球与宇宙等各方面的内容。二是要启发学生讲出一些有趣的事情或发现。讲得有趣,大家才爱听,爱听才会有兴趣。作为教师,也要在自己的生活经验里,有目的地准备一些既平常、又蕴涵了科学道理的事情和同学们交流。在师生这种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告诉大家,在

11、我们的身边,在这些平常的事情中,都蕴涵着科学,当我们对这些事情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时,我们就是开始做科学了。第二部分的教学以“做”为主。当我们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观察、思考时,我们就已经开始做科学了。但怎样进行观察、思考,这才是“做”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就是要以一个具体的问题为切人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提问、实验、整理、思考、讨论等一系列的活动。具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根据前面的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个提间的过程可以放开。要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问题,但又要防止学生信口开河,要有意识的强调要有根据地提出问题。2 、在学生所提问题中,选择一个较普遍且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这

12、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如果问题来自学生本身,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不一样,但教学难度可能会很大。所以,教材从这个角度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但教师首先应把自己作为研究者中的一份子,并和大家一起做科学: 3、结合所提问题用所想到的办法试一试:这一过程的基本教学原则就是,只要是学生想到的就要尽可能让他们试一试。但试之前,要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的理由。在试的过程中,要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比如,小组内怎么分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观察什么,怎么记录等等。4 、在试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在试过的办法中,哪些是可以用来测量时间的。在这里,就要把怎么测量的过程说清楚。关于用影子测量时间的问题,如果学生在

13、前面的“试一试”中已涉及到,这里就直接作为讨论的内容;如果没有涉及到,则可以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讨论。5 、交流讨论并把结论写下来。6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进行反思,提出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说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教学后记2、食物的色香味教学目标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教学准备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教学过程激趣导入

14、课件出示: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问:面对这样一满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表格中,(2)、集体交流观察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知道了食物的味道.引

15、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物体?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观察,然后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观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归纳总结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器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视觉器官(眼睛)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听觉器官(耳朵)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嗅觉器官(鼻子)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味觉器官(舌头)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触觉器官(皮肤)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3、 食物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