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推断题及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4737986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推断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中考化学推断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推断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推断题及答案(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断题一、题型简介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用,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察知识面广、变化多端、思维量大、综合性强,是考察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二、措施指引解答推断题的总体原则:典型突破,综合分析,检查把关,验证答案。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某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性、反映特性及构造特性)并以此为突破口,顺藤摸瓜,最后推出答案。题型之一框图型推断框图型推断题中,整个框图会提成两支或多支,但是彼此有联系,可根据图中已知条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各个击破,然后综合推断,得出最后的结论。例1(随州)D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用物质,其

2、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映物和生成物、反映条件已略去),A、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构成元素相似,C、D均为黑色粉末。请回答问题:()写出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2)反映的基本反映类型是:_。()物质A的一种用途_。思路点拨:由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构成元素相似,且与可以互相转化,可知A、B为C、C2,C、D均为黑色粉末,且A、C可以得到B和,可知A为O,B为CO,为Fe34,D为Fe,据此便可解答。1.(连云港)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物质,图中“”表达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映,“”表达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映物、生成物及反映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对的的

3、是()A. 甲、乙、丙也许依次为Fe、aH、CO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a(OH)2与Na2CO3反映生成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映也许产生两种沉淀2.(呼和浩特)如图所示a-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图中“”表达转化关系,“”表达互相能反映。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具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f都是氧化物。如下说法不对的的是( )A.g是抱负的燃料 Be与发生的化学反映类型是化合反映C.b和c物质中所含元素相似 .c、发生反映的化学方程式只能是C+FO23CO3(宁波)既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互相反映或转化关系

4、(图中“”表达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映,“”表达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丙也许是碳酸钠溶液 B丁也许是氢氧化钙溶液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映转化为铁 .甲和丁的反映一定是中和反映4.(黄冈)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用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映的生成物之一(反映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_,甲与乙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丁为常用难溶性盐,常温下甲为气体,则:甲与乙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乙与丙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5.(泰安)下图所示G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图中“”表达转化关系,“”表达互相能反映。

5、已知是人体胃液中具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和C具有相似的元素。(1)写出F的化学式_,E物质的一种用途_,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_。(2)C和D反映需要高温,写出它们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3)A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_。6.(武威)A都是初中化学中常用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H溶液中的溶质是一种盐。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物质B和E的化学式为B:_、E:_;(2)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3)写一种能实现反映的化学方程式:_。7.(临沂)已知A、C三种物质具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重要成分,B为氧化物;、E、F三种物质具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

6、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映条件等略去),试回答:()写出E、F的化学式:E_、F_;(2)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如下转换关系:AD:_;CA:_。8.(山西)已知A、C、D四种物质中具有相似的金属元素,为红色固体,、D中所含元素种类相似,BA反映过程较为复杂。“”表达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四种物质转化关系如下:(1)C物质的化学式是_;(2)B化学方程式为。BD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映可以发生的因素是_。9.(襄阳)A、B、C、F均为中学化学中常用的物质。已知D是大理石的重要成分。“”表达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表达物质间能发生

7、反映(部分反映物、生成物和反映条件未标出),它们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请回答问题:()D的化学式是_。(2)写出F的化学方程式_。(3)图示转化关系中未波及到四种基本反映类型中的_。10.(株洲)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l2直接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如2NCl22aCl、Cu2CuCl2等。已知A、B、C、五种物质有如下图转化关系(个别反映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铝的金属元素的单质,C为紫红色金属单质,A、C都能与Cl直接化合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B、E。回答问题:(1)A为_,为_。()与Cl2化合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A与也可以化合生成D,请写出化学反映方程式_。11.(广元)

8、下图表达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映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常温下、C是由相似元素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菌作用;D、均为无色气体,其中I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K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问题:(1)反映中物质的作用是_。(2)图中标出的反映到中是化合反映的是_(填数字序号)。(3)在图中标出的种物质中,单质有_种。(4)反映中的现象为_。()写出I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2.如图表达的是物质A-H互相间的关系(“”表达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达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映)。A、G都是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你回答:(1)C的化学式_,H也许是_

9、;()写出标号、的化学方程式:X kB1O_;_;_;_。1.(遂宁)A-Z都是初中化学的常用物质,其中A是发酵粉的一种重要原料,俗称小苏打,B是胃酸的重要成分,C和的构成元素相似,常温下E是液体,Y、Z是黑色固体,N是红色粉末,G是一种碱,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有如下反映关系: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D的化学式为_;(2)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_。1.(德阳)如图所示的是物质AF互相间的关系(“”表达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达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映)。一般状况下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伙用的气体;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的溶液呈

10、蓝色;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单质。请回答问题:(1)参与光合伙用所得的气体产物是_,B的化学式为_。(2)F也许是_。(3)和在溶液中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_。(4)E和在溶液中反映的化学方程式是_。题型之二 文字论述型推断文字推断的特点:题眼在题干和题目中,需要先通览全题后,抓住题目的“题眼”,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结论。例2(包头)既有氢氧化铜、硫酸铜、氯化铜三种物质,分别将它们依次加入到、C三种无色溶液中,正好完全反映后,均得到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则A是_溶液、是_溶液、C是_溶液。思路点拨:由题意可知A、B、C三种物质具有相似的酸根离子,又由于氢氧化铜是不溶于水的碱,由碱的性质可以推断

11、出A为酸;根据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特点可以推出B、C的阳离子,即可得出、B、C三种物质。1.通过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具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对的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C.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广安)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也许具有如下几种离子:Na、C、a2+、B2、SO42-、C32,现取两份100 溶液进行实验:()第一份加入gN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的B(NO)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根据上述实验,如下推测对的的是()A.一定存在Cl- B.一定存在CO32-,也许存在Ba2 C.一定存在

12、+ D.一定存在SO4-,也许存在Ca2+.既有、Z三种肥料,已知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将三种肥料各取适量分别加氢氧化钠钙研磨,Z有强烈的氨味,X、Y无氨味;将X、Y分别配成溶液,各取适量分别滴入硝酸银溶液,X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Y溶液中未见到明显变化。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Y、依次是( ).氯化钾、碳酸氢铵、硝酸钾 B.氯化钾、硝酸钾、碳酸氢铵C.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 .硝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济宁)某无色气体也许由2、CH4、C、CO2中的几种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浮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也许构成是( )A、CH4 B.H2、O C.2、C4、 D.4、O、C25.(迪庆)有一包白色粉末,也许具有Ba(3)2、Na2SO4、N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