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气气调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4708742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气气调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氮气气调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氮气气调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氮气气调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氮气气调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氮气气调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气气调作业指导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氮气气调储粮作业指导书中央储备粮西安中心库2015年5月目 录充氮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一、负责充氮机房充氮系统的管理,熟悉掌握充氮操作及维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二、利用充氮系统推动充氮储粮科技储粮活动的开展。三、负责制订启动充氮系统进行充氮储粮的实施方案和对充氮储粮过程的检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及总结。四、在实施充氮储粮过程,发现异常问题立即向科长反馈,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故障问题,确保充氮工作的顺利实施。五、按规定悬挂充氮设备专卡牌,做好设备使用记录。六、定期打扫充氮机房室内及机房设备卫生,保证机房保持清洁、干净。七、完成库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制氮系统管理制度一、 制氮系统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工

2、作,其他人员严格执行制度并开展相关工作、负责相应事物。二、 未经领导审批,严禁开启制氮设备或转移相关设备。三、 制氮机房内严禁抽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进入制氮机房。四、 未经许可严禁在制氮机房及附近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五、 制氮作业期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制氮机房。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达到相应技术水平,熟悉相关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七、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系统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八、 制氮作业期间,必须安排专人值班,定期巡查设备运行状况。九、 制氮作业期间,必须打开制氮机房的窗户和换气扇,保证室内排热通风顺畅,在开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设备排水排油通畅情况。十、 制

3、氮作业结束,操作员应及时将储气罐泄压至常压,做好清洁卫生,关闭电源,锁好门窗。十一、 每季度定期对制氮系统检修、维护和保养一次,对于损坏的设备和物品应及时报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十二、 制氮机房应保持干净卫生,操作员应定期检查和整理机房的卫生,保持机房环境整洁。制氮机组开关机操作规程开机操作1、 开启氮气房排风扇。2、 开启配电柜总电源开关,并将各设备开关打开。3、 开启冷干机,预冷3-5分钟(正常运行每天手动排水4次)。4、 开启空压机。5、 开启手动球阀排污,然后关闭。6、 开启冷干机与空气储气罐连接管道上的进气阀门,是空气储气罐压力达到0.7 MPa,所需时间为60-90秒。7、 开

4、启控制柜电源开关,运行开关。8、 开启吸附塔进气阀,缓慢打开,待吸附塔压力与空气储气罐压力基本平衡时再开2-3圈。9、 待设备工作2-3个周期后,缓慢开启缓冲罐进气阀,先开18圈(听到管路有气流通过即可)等吸附罐压力与缓冲罐压力基本平衡时再开至半圈到一圈。10、 打开取样阀,使样气流量为3-5标准立方米/小时,压力0.1MPa,分析仪进入自动检测状态。(注意:制氮机的各阀门经过安装调试,未经厂家允许请勿改动)。11、 缓慢开启出气阀(瞬间气流速度过快会损坏流量计),制氮机进入工作状态。当氮气浓度达到92%-95%时,可以以120-160标准立方米/小时的流量进行排空或向仓内输送低浓度氮气,当氮

5、气浓度达到99.5%以上时,可手动调节流量控制阀增大氮气输出流量达到220标准立方米/小时。关机操作等充氮仓房达到预定的充氮时间或者浓度时,可停止充氮,停机顺序为:1、 关闭氮气输出阀门2、 关闭缓冲罐进气阀3、 关闭吸附塔进气阀4、 关闭控制柜电源,运行开关,手动启动电磁阀DV1、DV2使吸附塔压力降为常压。5、 关闭取样阀6、 关闭空气罐进气阀7、 手动开启各排污阀,然后关闭8、 关闭空压机9、 关闭冷干机10、切断主电源氮气输送操作规程一、 在仓房充入高浓度氮气前,必须对充氮仓房的输气管道、通风口、大门、粮堆表面薄膜进行检漏,并且气密性达到从-300Mpa下降到-150Mpa(半衰期大于

6、等于300秒或者5分钟)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充氮作业。二、 关闭其他所有各仓房氮气进气手动阀门并悬挂“禁止开关”的警示牌,并派人进行两次以上检查,以确认所有阀门已经关闭,以防将高浓度氮气充入其他不需要的仓房。三、 开启所要充氮仓房输气管道上的手动阀门,以便高浓度氮气充入目标仓房。注意:如果氮气输送管网的实际安装图与氮气管网的设计图的管道走向、阀门位置有明显差别,必须重新绘制氮气输送管网图纸并张贴于制氮机房,并留存仓储科存档,以便日常充氮作业和氮气管网的检修。四、 检查输气管路自动控制箱处于关闭状态并加锁,以确保自动控制阀门工作安全可靠。五、 当上述操作确认全部完成后,进入制氮机开启环节。在仓房

7、充氮过程中,应派人值班看守,定期检查充氮作业各个环节的设备工作状态,防止因为设备故障造成的意外事故。气调储粮安全操作规程一、 进入氮气气调仓检查粮情或者膜上作业时,首先必须使用氧气浓度检测仪对仓内氧气浓度进行检查,当氧气浓度小于19.5%时应对仓内进行通风换气或者佩戴空气呼吸器方能进入作业。二、 严禁单人、酒后、健康状况不佳者进入充氮气调仓,必须两人以上才能进入气调仓检查粮情或膜上作业,以防止发生意外时无人抢救或报警。搬运工或者外来人员需进入气调仓作业时,需在粮库专业人员指导下方能入仓作业。三、 进入粮堆气囊内取样化验或检查粮情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并应确保空气呼吸器能正常使用。操作人员经培

8、训能正确、熟练使用空气呼吸器,空气储气罐的压力必须充至30MPa以上(压力不足需重新充气达到标准为止),以保证有充足的空气储备量供入仓人员使用,并保证有三个人以上方能入仓作业,三个人的具体分工为:2人佩带空气呼吸器进入气囊内作业,1人留在气囊外进人孔处负责封闭进人孔及安全值勤、递送工具、接送人员出入等工作。空气呼吸器和专用空气压缩充气泵必须专人进行管理,空气呼吸器和储气罐使用应有详细记录,并掌握和了解其性能变化,确保安全使用。检测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一些故障,如数字不准(达不到21%),应及时校准后方能使用。从事膜下作业时,操作人员要随时注意空气储罐压力的变化,当压力低于5MPa时应做好

9、出仓准备,当达到红线时应立即出仓,如遇意外情况可撕开薄膜进行紧急避险。四、 粮食仓房进行气密性处理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施工,粮面,大门薄膜进行压盖密闭时必须按规定同时将薄膜压入两道槽管内。以防止充氮作业时薄膜鼓涨造成脱落,导致高浓度氮气从粮堆泄露至仓房空间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严禁单槽管密封,杜绝事故隐患。五、 充氮气调仓在实施充氮操作时,应在必要位置悬挂警示标志,并应对各仓门、仓外电磁阀控制箱、电源箱等部位全部加锁。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仓房或者随意调整管路阀门方向,造成误操作使氮气泄露或者充入非目标仓房。六、 进行充氮气调储粮的粮食在刚开始进行充氮时,时有粮情不稳定情况发生,这时需要保管员经

10、常进仓检查粮情,观察害虫的死亡情况。充氮结束进入正常管理后,一般每周或半个月入仓检查一次即可,主要以电子测温系统了解和掌握该仓的储存安全情况,如发生粮温点异常,应及时佩带呼吸器入仓检查温度异常点原因。七、 当充氮气调仓的粮食需要进行销售、调拨、轮换出库时,意味着该仓充氮气调工作结束,这时仓房的气密性检查和维护工作也不能放松,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打开仓外排气阀门和仓内环流管道阀门并开启环流风机,将仓内气囊中的残余氮气排除,注意排气时只需将气囊内的气体相对排净即可,不必抽成负压,以免对气密性效果造成损坏。2、打开所有的仓房窗户,开启轴流风机进行空间排气,以稀释、排除仓内残余的高浓度氮气。3仓房排

11、气3-5小时后,保管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先用氧气浓度检测仪检测仓内氧气浓度(氧气浓度大于等于19.5%)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可进行揭膜作业。揭膜作业方式为:把作业人员分为两组从仓房的远端依次后退揭膜,最后所有作业人员从进仓门退出仓外。揭膜工作完成应继续对仓房空间通风6-10小时后,保管员携带氧气浓度检测仪进入仓内四周检查氧气浓度氧气浓度大于等于19.5%)确认安全后,将薄膜搬运到仓房上部的不锈钢托架上存放,以便下次再用,大门的密封薄膜应采取边出库边拆除的方式进行,以免发生虫害感染。作业人员的氮气窒息应急抢救护理: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警戒性差的惰性气体,氮气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进入人

12、体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改变体内其他质地结构,但会致使人员缺氧窒息,发生生命危险。当空气中氮气含量增高时(大于84%)或氧气含量降低(小于16%)时,人感觉呼吸不畅,有窒息感。当吸入高浓度氮(浓度大于90%)时,可引起单纯性窒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胸部有紧束感,胸痛、四肢麻木、肌张力增高,阵发性痉挛、紫绀、瞳孔缩小、对光反应减弱等缺氧症状,严重时迅速昏迷。在充氮气调作业时,存在操作失误造成缺氧窒息的可能,一般在开放空间吸入高浓度氮气时,会出因暂时性缺氧出现头痛、胸闷等症状。应急处理措施为:立即将缺氧窒息人员转移到空气清新地方稍作休息即可。如果人员在密闭的粮堆内因为空气呼吸器意外损坏、呼吸器

13、面罩意外脱落或空气储气罐气量耗尽而致使缺氧窒息时,操作人员会通常会出现立即跌倒、窒息、短暂失忆等现象,如不立即抢救,则会危及操作人员生命安全,这时的应急措施为:使缺氧人员及时抬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使缺氧人员保持呼吸通畅。如呼吸困难,应采用氧气包进行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结合胸外心脏按压或就医。低氧环境工作安全知识要点一、低氧环境对人身安全危害的特点在没有防护的条件下,人们按照正常的呼吸,进入低氧环境后,大脑瞬间缺氧,人体迅速失去知觉和运动能力,从而导致昏迷、摔倒,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由于人们对可能存在的低氧环境预见性不足,警惕性不高,因此低氧环境具有发生迅速、多人连锁、迅

14、速死亡的特点。二、粮库有哪些场合容易形成低氧环境?(一)制氮机房。制氮机房在制氮时或者制氮后阀门、储氮气罐泄漏并且关闭门窗,容易使机房造成低氧环境。(二)充氮密闭仓房。气囊充氮仓房,如果气囊破损,仓房门窗有密闭良好,在气囊上的空间可形成低氧环境。(三)长期密闭仓房。气密性好的长期密闭熏蒸仓房或者储存高水分粮的仓房,由于粮食的呼吸作用,特别是高水分新粮,粮食呼吸旺盛,大量消耗掉仓房空间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形成低氧、高二氧化碳浓度的空间环境,具有极大危险性。 (四)充氮压膜密闭粮堆内部即膜下粮堆。在充氮和粮堆有氧呼吸作用下,粮堆形成缺氧环境。三、进入可能缺氧环境的注意事项。(一)携带低氧报警仪,

15、手伸平,持举报警仪在身前,缓慢前行,一旦报警迅速退出。(二)必须也只能佩戴隔离式呼吸器才能进入可能缺氧的环境。严禁佩戴过滤式空气呼吸器进入可能的缺氧环境。隔离式空气呼吸器必须安全有效,气罐压力足够,呼吸器没有泄露现象。四、可能低氧环境下的禁止作业行为(一)制氮机房,制氮过程中,如果氮气泄露,机房密闭,极可能造成低氧环境。因此不论是制氮期间,或者是制氮后,禁止所有门窗全部关闭,禁止没有对流空气交换。(二)禁止不检测氧气浓度,不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直接进入长期密闭的储粮仓房。(三)禁止粮面揭膜时不带报警仪,不事先打开窗门使空气对流,直接进仓操作。(四)禁止粮面揭膜开启通风口压入式通风,或者开启仓内轴流风机,使粮堆内部的氮气或二氧化碳向上移动,造成仓房空间低氧环境,威胁揭膜人员安全。(五)禁止不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直接进入充氮气囊。(六)禁止单人进入可能低氧的环境作业。(七)禁止两人以上同步进入可能低氧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