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4680159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资源课件教时安排两课时预习设计准确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词语;查阅肖邦的相关资料。4习字册生字局部描红一个,写一个。第 一 教 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

2、组成的词语“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会用“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写两三句话。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会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4能通顺连接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悲愤欲、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理清课文脉络,会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教学难点会用“悲愤欲绝、与

3、世长辞”写两三句话。能通顺连接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1.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位伟大音乐家的炽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2.板书课题,齐读,谈谈对题目的理解。3.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等。(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会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一)完成目标一1.出示学习指导:(1)读生字,并组一两个词语。准备默写。(2)大声朗读课文读课文,同桌抽读,互评。(3)画出“悲愤欲绝、与世长辞、弥留之际”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语的

4、意思,查字典,准确地解释“绝、辞”的意思。2学生按要求自己学习。教师巡看,督促学生认真学习。3反馈指导:(1)指名一后进生读生字并组词。读得好就请他再领大家读一遍。重点指导“黎”的写法。(2)指名几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其他人认真听,即时指出错误。对于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子,能够集体纠正,然后齐读。(3) 理解词语:指名读句子,交流加点字和词语的意思。特别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悲愤欲绝”这个个词语的情感和强烈。不要“大词小用”。指名一个优秀的学生造句。(4)默写课文中的局部重要词语。(二)完成目标21出示学习目标:理清课文脉络,会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出示学习指导: (1) 认真

5、仔细地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想想事情发展的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用“/”在课文中标出。(2)认真地读每一段文字,想想,此时的肖邦在做什么?找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用“连词成句”的方法,简洁地概括每一大段的段意,写在书上。实在不会的也能够和同桌讨论。3学生自学。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反馈指导:有划分错误的不要紧,让其他人更正,要讲出更正的理由。 1.段意的概括要强调语言简洁,给学生修改错误的时间。 2.连接段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关于这个项练习,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协助,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连接地表达。先请优秀的学生说,再请中等生说,让绝大局部同学都会概括,都会表达。)四、即时训练

6、、当堂达标1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2完成练习册一、二、三。3.选做题:根据段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1.离开祖国,是肖邦的无奈之举。他离开自己的祖国并不就意味着他不爱自己的祖国。中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的别了,我爱的中国就能充分反映肖邦的这种爱国情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是如何用自己的才华唤起住过任命的斗志来与侵略者斗争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作业设计熟读课文,试着背诵第二自然段。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 辞别亲人 思念祖国 客死他乡第 二 教 时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准确

7、、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题。2.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3.出示学习目标:(1)品读课文,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自学指导1:(1) 认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一分,课文写了几个辞别的场景,标在书上。(2) 连起来读读老师说的两句

8、话,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老师说的话。(3) 画出肖邦接受礼物时的相关神态动作的关键词语,品读想象,此时此刻,肖邦内心在想什么?在书中写几句话。2.学生自学(边读边思考,6分钟后比比谁回答的好)。3.交流指导(1) 指名读课文,交流场景:学生先说,假如不对,就请他人发表意见,一定要说明理由。“辞别亲人-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接杯离去”。(2) 重点交流:出示:埃斯内尔又碰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A:老师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老师希望肖邦不要忘了灾难深重

9、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人民)B:朗读体会埃斯内尔对肖邦的不舍和叮嘱,体会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3) 理解“郑重”,指名读自己写的心理活动。先请后进生读,再请优秀生读。老师总结优缺点,然后让大家在书上修改自己写的话。4.出示自学指导2:先把第二自然段课文读熟。再根据第二段课文内容想象辞别场面的5个场景,自己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同桌互背。提示:辞别亲人-咏唱送别曲-老师的叮嘱-赠送银杯接杯离去。学生背诵。检测背诵情况。过渡:肖邦的爱国情怀不但表达在师生辞别这个段,还表达在肖邦在国外忘我地实行音乐创作这个局部。我们就围绕目标来学习课文第3、4两个自然段。围绕目标学习3、4两个自然段。1.学法指导:(

10、1)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示肖邦情感的一个词语。联系上文想想,他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情感?(2)在这样的情感下,肖邦又是怎样做的?联系下文,边读边画出肖邦行为的关键词句,品味品味,在书中写出自己的体会。(3)展开想象描写肖邦忘我创作的具体情景:肖邦日夜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音乐创作之中。这个天,他的肺结核病又犯了提示:仔细刻画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要写出肖邦是怎样语病魔作斗争坚持实行音乐创作的。2学生自学,在书中写自己的体会,在自备本上想象写话。3.组织交流并指导。小结过渡:疲劳和忧愤折磨着肖邦,他积劳成疾,终于躺倒在病床上。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围绕目标

11、学习第5、6自然段。1. 自学指导:(1) 先读课文,画出描写肖邦行为的句子,想想:弥留之际,哪来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2) 从肖邦最后的请求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完成补四 2(3) 相互讨论:把课文中的“他才39岁”换成“他刚39岁”行吗?为什么?完成补四 32. 学生自学。3. 交流指导。补充出示肖邦的爱国名言:爱祖国高于一切肖邦4. 指导感情朗读肖邦临终前的请求。让学生自己说说该用什么语调和语速来读。在指名读,而后评价,再练习朗读。四、即时训练、当堂达标1.继续完成补。2.背诵并默写第二自然段。3.完成练发展练习。五、 总结提升、适当拓展1.这样一个爱国志士英年早逝了,假如让你在肖邦的墓碑上写上一句碑文,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你准备写什么呢?2.拓展: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情感。爱国也是每一个国民应该具备的对自己国家的忠诚。你还知道哪些爱国的人士?哪些爱国的诗句? 3.推荐阅读最后一课。作业设计1. 搜集爱国的名言、诗句个两句。2. 读一个爱国的故事,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梗概。板书设计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肖邦 辞别亲人 (浓浓的爱国情 ) 思念祖国 客死他乡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