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467925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纳闷”、“辩解”等词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3、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4、激发学生对革命前辈的热爱之情,懂得尊重别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教学重点:重点理解课题。教学难点:以感情朗读为主,着重读好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教学设想:本课教学始终贯穿以学生的读为本,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通过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多种形式进行人物对话训练,深入体会彭总不搞特殊化,与人

2、民群众平等的高尚品质。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想象,在读、悟、讨论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朗读、创新、想象能力。重视学生查找、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组织好合作学习活动,在重点、难点上给学生一些必要点拨,当好引导者。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彭德怀同志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引导提问。1、板书课题,齐读。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2、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学习目标可能1:这“规矩”指什么

3、?为什么这个“规矩”不能有?可能2:这句话是谁说的?为什么要以它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2、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易错的地方,教师重点指导“辩”的书写。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分类,即容易读错和容易写错的字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3、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及课文的朗读情况,评议时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三)精读课文,情感体会。1、默读课文210自然段,思考:“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规

4、矩?你认为彭总是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划出相关的语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理解_的内容。2、小组讨论交流。在学习中合作,在学习中倾听,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其思考、比较。3、指生交流本组的理解,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谈自己的体会,相机指导感情朗读。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从具体句子、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理解体会,鼓励多渠道感悟内容,体会人物高尚品质。(课件出示课文内容,重点指导:描写彭总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1)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2)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人员:“你们搞的什么鬼?”(3)“休息

5、?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4)“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5)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4、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你对课文的主人公彭德怀同志还有哪些了解?培养学生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5、课件出示彭德怀同志生活工作片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彭德怀,加深对彭德怀同志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的体会。6、朗读课文。通过分角色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组合作读等形式,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产生共鸣,体会彭德怀同志的高尚品格。(四)课堂小结,深化感情。彭德怀同志这种与人民群众

6、平等的好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这只是咱们国家领导人的一件很普通的小事,还有许许多多发生在伟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通过阅读、上网、询问等多种渠道进行了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教给查阅资料的途径,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五)作业设置以下的两个题目,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可以进行选择1、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感触?写一写。2、你还了解哪些伟人感人的故事,与家长、老师、同学交流交流。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2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音节,了解什么是反义词。2、通过读词巩固汉字。了解四季的季节特点。3、用词说句,增加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4、通过诵读,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5、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

7、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认识字的兴趣。教学重点1、正确拼读形相近的音节。2、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用词说句,增加语言积累。3、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4、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学难点巩固识字积累词语,用词说句,增加语言积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一、新课导入。1、复习声母:d、b、q、,韵母ie、iu、ui、ou、un、u、o、n。(1)认读。(2)比较发音有什么不同。2、激发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很多字了,都是用我们前面学过的汉语拼音学会的,刚才我们又复习了部分声母,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能不能准确读出下面的音节、句子,我们来比一

8、比,看看哪一组读得最正确。拼音句子:大,山小。3、师问:“大”和“小”之间有什么秘密呢?4、出示反义词,师相机讲解“反义词”。二、新课学习。1、反义词有很多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一学。2、课件出示:大小?上下?南北男女?开关?正反3、生读课本第63页反义词,圈出生字。4、师出示反义词生字卡片,多种形式认读卡片。5、生上台进行反义词连线,男女生分组玩反义词游戏。6、师总结:反义词,义相反,一对一,记得牢。第二课时字词句运用一、读一读,说一说。1、引导:在我们中国汉字这个大家族里,成员可多了,你认识多少呢?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词语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2、出示课本第63页“字词句运用”里的词

9、语卡片,自由认读。有不会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3、同桌互听互考,纠正字音。4、学生汇报。5、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6、我们做个“小猴子过河”的游戏。课件出示小河,河上没有桥,小猴子过不去。只有你们准了词语,小猴子才能过去。7、出示:我们这里现在是秋天我最喜欢冬天,因为冬天可以堆雪人。8、拓展:选择择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并说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哪些景物。9、同桌交流。10、全班交流。二、拓展延伸。这节课同学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第三课时(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展示台展示交流课前的有关资料,资料方式是:1、展示从作业本上认识的同学的名字。2、展示从教室光荣榜上认识的同学名字。3、展示

10、自己认识的同学的名字。日积月累一、教学过程。1、多媒体课件出示成语。2、学生自由拼读。3、四人小组互读。4、同桌互听互考,纠正字音。5、用圆圈圈出表示的数字。6、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1)指名“过桥”。(一人读一行词语)(2)小组接力“过桥”。(三行词语)(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词语)7、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数字的成语。二、课外作业。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3教学目标:1、学认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纳闷”、“辩解”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体会彭总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好品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题,

11、以感情朗读为主,通过人物的语言及行为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教学设想:教学始终贯彻以学生的读为本,让他们在读中感悟,通过各式的读进行人物对话训练,深入地体会彭总不稿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高贵品质。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去收集有关彭总的资料,为体会彭总的伟大人格做铺垫。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查找有关彭德怀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这个规矩不能有”,大家还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吗?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彭总的资料。3、教师补充一些有关彭总的资料,让学生说说对彭总又有哪些新的了解?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1、课文中

12、是如何介绍彭总这个人的呢?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彭总为什么说“这个规矩不能有”?“这个规矩”指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读文,互相交流。3、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彭总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反复读读,看看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4、学生交流汇报。(1)师:彭总为什么要到公园去游玩?他说话时的语气怎样?指名学生回答。(2)师:从“傍晚,彭总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重点抓住“穿着便衣”、“叫汽车停在离公园还有一条街的地方”加以理解。(3)师:彭总到公园后,发现了什么?情况跟他想的一样吗?这时,他是怎么说的?指名回答,指导朗读“你们搞的什么鬼?”。(4)师:见彭总

13、生气,警卫人员的表现如何?为什么他也很“纳闷”?理解“纳闷”的意思。(5)警卫人员见彭总发怒,想去“辩解”一下,你能把“辩解”换成另外一个词吗?指名回答。(6)彭总听了警卫人员的话,气消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抽生回答。(7)师:从“冲”这个字你能想象一下彭总说这句时的语气吗?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指导朗读“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8)师叙述:看到彭总发怒,公安人员回答,他们是奉上级指示,闭园接待首长的。教师强调“闭园接待首长”指的就是“这个规矩”,面对这个规矩,彭总是怎么说的呢?学生找出句子。指导朗读“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

14、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9)教师小结:彭总说完这些话,返身离开了公园,可以说是“高兴而来,扫兴而归”。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身边的工作人员。现在,你觉得彭总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自由发言。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叙述:彭总虽然身居要职,可他喜欢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以身作则,处处讲求和群众平等,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彭总”。下面,我建议大家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感受他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好吗?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拓展延伸学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联系实际谈一谈。板书设计:“这个规矩不能有”平等彭德怀群众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4教学目标1、联系人体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