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自动鞋套机论文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467667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式自动鞋套机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机械式自动鞋套机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机械式自动鞋套机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机械式自动鞋套机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机械式自动鞋套机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式自动鞋套机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式自动鞋套机论文(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工程实验机械式自动鞋套机 机自72机械工程实验机械式自动鞋套机 班级: 机自72班 指导老师:蔡书萍 2009年12月24日小组成员组长:0701045 温晓荣组员:07011028 蒋会明 07011029 杨 帆 07011031 白淳驿 07011033 高方明 07011043 潘厚雄 07014027 蒋梦龙组员分工:蒋会明:计算、建模及论文撰写杨 帆: 计算、建模及论文撰写白淳驿:计算、使用参数确定、ppt和机构优化高方明:计算、机构优化及Adams运动仿真潘厚雄:建模、应力分析及强度校核、动画制作温晓荣:计算、装配及PPT制作蒋梦龙:建模及Solid works运动仿真姓名蒋

2、会明杨帆白淳驿高方明潘厚雄温晓荣蒋梦龙成绩目录一、 方案的确定(1)二、 自动鞋套机的优点(1)三、 总体设计要求的确定 (2)四、 机构的确定 (2)五、 主要设计计算过程(11)六、 Solidworks计算机建模(14)七、 对踏板的应力应变静态分析(18)八、 对部分机构的优化(19)九、 任务分工(22)十、 小组及个人总结(23)十一、 附录(36)一、方案的确定在我们小组初定题目时,大家都有很多非常有想法的建议,比如说捶背机、发泄机、运动器械等等,大家进行了非常活跃的讨论。我们大学生临近考试压力大,捶背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可以捶捶背;大家考试紧张,情绪没处发泄或是遇上让人极其郁闷的

3、事情,这时发泄机将大有用途。然而恰逢当时雨天不断,有人提醒说,注意到进商店时店员会给顾客的伞套上塑料袋子,以防雨伞上的水滴落在地板上,造成地面湿滑且影响美观,但是结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因为大家脚上沾有泥水,一样很难保持地面清洁。于是我们想是不是他们更需要一台鞋套机呢?同时大家提到学校机房要求大家上机前先套上鞋套,由于人多而且大家都要手动套,所以常常造成大家排队等候的现象;在其他一些高级实验室或手术房,大家也常见到相关人员要带鞋套的现象。既然这么多地方都需要它的存在,我们深入研究一下也是值得的,于是大家最终敲定机械式鞋套机机构。大家意见统一后,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当我们各自回去之后,通过上网,发现

4、网上已经有鞋套机的相关产品,于是我们大家就有进行了讨论题目的更换的问题。我们通过阅读网上有关鞋套的介绍,发现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大多都是电子式鞋套机,于是我们想能不能大家齐心协力做一个机械式的鞋套机呢?这时我们的目标已经从发明一个新产品转移到研究一个机构,用自己的力量做出来模型。于是题目就这么定下来了。而且我们发现网上做鞋套机的厂家很多,这也说明这个产品很有市场,题目很值得我们研究,它之所以经过这么多代的更新说明机构还存在问题,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的空间所在。二、自动鞋套机的优点 自动鞋套机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有效的保持室内地面清洁,解决了人们进屋换鞋的烦恼,是居家生活

5、的必备品。同时也越来越广泛地适用于医院、实验室、机房室等场所。现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而一个干净清洁的生活环境成了人们对生活的第一要求。但是有时候面对进门换鞋这个看似平常的情况,却常常让人伤透脑筋。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每次进门都要弯腰换鞋,这其实对他们的身体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因为人们弯腰时,腰部承受的压力是站立时的好几倍,如果太快直起腰,不仅会产生头晕的感觉,严重时甚至可能会拉伤腰部肌肉,产生难以预想的后果。这时候,就显示出拥有一台自动套鞋机的必要性。仔细一留意,你会发现生活中因为换鞋导致的问题还有不少。比如说,同事登门拜访时,你要为换拖鞋易发生脚气交叉传染而

6、担心,以至于经常失去与同事联络感情的机会;从家乡远道而来的老乡来访,因为你过分的“讲究”而误认为你忘本,而使得你挂上了“脱离乡亲”的罪名。孩子的朋友要来你家玩耍聚会,你却得考虑到家中拖鞋不够,换鞋麻烦而苦恼,拒绝做客,孩子因此失去许多小朋友。这对孩子来说,可算是一个大损失,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朋友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有些个子有些矮的女孩子,为了身材显得高一点而穿高跟鞋,她们经常会因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得不换鞋,导致“低人一等”而心里纠结。这次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鞋套机的使用要很方便,只须在客人进门后把穿着鞋的脚往鞋套机里轻轻一踏,就会有一只可爱的鞋套套在你的脚上,既卫生又美观

7、,同时还要考虑到价格的问题,尽量做到实惠。最重要的是它的出现,使我们彻底解除了进门脱鞋换鞋的烦恼与不便,也消除了脱鞋时带来的脚气传播隐患,同时还避免了朋友登门时因袜子穿孔或脚臭而带来的拘束与尴尬。我们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应用我们所学知识,设计出一个机械式的自动鞋套机,使它能够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三、总体设计要求的确定我们要做的是家用机械式自动鞋套机,首先为了不占太大空间尺寸应该尽量取小,为了便于搬动质量应该尽量取轻,材料未经说明为铝合金。还要考虑到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这些使用方面的要求成为了机构设计中的种种约束。其次是机构要实现的运动要求,要满足每当有人给予机构一个

8、向下的力时便可以实现对鞋的自动套袋功能,这就包括要实现动力的传递,鞋套的选择,鞋套的释放和机构恢复。我们设定一些初始参数设定如下:所使用的鞋套的橡皮筋直径为3mm,由于对于鞋套的控制主要是对上面橡皮筋的控制,橡皮筋适当取粗可以便于机构的实现,并且鞋套机一次最多可以容纳3050个鞋套机。人的质量取为30kg80kg之间,并且为单脚套袋机,及每次只对一只脚进行套袋,这样一来即可以简化机构又可以减少对机构强度和硬度的要求。四、机构的确定(1)鞋套的放置机构的确定最开始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鞋套怎么放。因为,鞋套机的最基本的运动就是每踩一下就释放一个鞋套,可是塑料袋子本身没有固定的形状想要把它们一个个区别

9、开的确是个难题。我们试着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将所有塑料袋撑起来,在两边各抽出一角,这样用带钩的齿轮可以每次钩住一个使其套在脚上。如下图所示。那么皮筋需固定在一个辐板上,塑料袋的皮筋被一个个夹在辐板的右板和左板之间,右板被连接在辐板上的弹簧施以向左的力。在辐板的最左边开槽,齿轮每转一圈,就从辐板上钩住一个皮筋。左边的辐板如右图所示。不过这个方案很快被我们否定了,因为辐板需要横放,齿轮也在横向上,会使机构庞大,浪费材料而且也不美观。 然后,我们大家觉得,既然塑料袋这么难以控制,不妨用纸袋吧。但是纸袋其实更 不容易控制,因为塑料袋虽然形状难以控制,但是它的韧性好,易变形,不易破坏

10、,纸袋则不同。我们开始时只觉得纸袋比塑料袋形状固定,而且环保,于是在纸袋的研究上浪费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过最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所以纸袋的想法终于被放弃了。 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方案一的改良上,既然横着板子占地大,那么将板子斜放不就可以了么?于是我们设想到如下机构。于是我们设想到如右图机构。我们可以再把齿轮做小一些,就可以解决占地空间大的问题了,但是先前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我们该怎么将一个个塑料袋套在辐板上,并保证它们可以方便地释放呢?于是我们初步确定了这个方案,但是改良还在进行中,最核心的就是塑料袋在辐板上的放置。主要是两个观点:是将塑料袋整个套上还是仅仅抽出皮筋。首先,我们讨论了不将塑料

11、袋与皮筋分离开的方案。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此方案可行,模拟结果如左图所示。蓝色和灰色模拟塑料袋,只截取了左半边的机构示意图,齿轮未画出,仅表示出了齿轮钩。如图中所示。我们试图将所有的塑料袋的皮筋卡在辐板上,最外面塑料袋的皮筋卡在最左边,保证每次被钩出即被释放的都是最上面即最外面的塑料袋。图中仅仅表示出了左半边的示意图,在整个机构中,在箱体中的四个方向上都各有一个图中机构。多次讨论后,我们发现该结构可行。终于,我们的鞋套机有了初步的进展。很显然,不分离橡皮筋我们也可以完成机构运动,但是,假如将橡皮筋与塑料袋分离是不是会有更好的机构呢?虽然现在的机构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总觉得还不够完

12、美,于是大家又进入新的头脑风暴期。 分离皮筋会给现在的机构带来什么变化呢?首先,分离皮筋后我们就不能用现在的辐板了。分离皮筋,我们只可能是从塑料袋的四个角分别抽出皮筋,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辐板做小,做窄。如右图所示,显然这个机构比上面的要节省材料和空间,于是我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新的改良。 至此为止,皮筋的安放问题就告一段落了,现在的解决方案大家基本上都达到了共识。(2)皮筋的释放与安装通过上一步,我们基本上确定了皮筋的放置,然而回过头来才发现,其实机构还存在问题。如上图所示,由于皮筋的收缩,它不会自己向下移动,导致在没有齿轮钩的情况下出现释放现象,然而弹簧的弹力使皮筋有向下运动的趋势,此时我们

13、就难以保证皮筋不会自己释放了。由于在皮筋的放置我们大家都达到了共识,所以此阶段我们决定从释放机构上改良,暂时保留皮筋放置机构。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个机构 ,它要满足每周期的运动中,将一个皮筋与其他皮筋分离,且是其他皮筋不得释放。有了目标,我们就开始在我们学过的机构中寻找满足要求的机构。经过多次讨论后,凹槽的小圆柱体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经过多此试验,我们初步肯定了它的作用。如上图,左图是释放前,右图是释放后,很显然,带凹槽的圆柱体正是我们一直寻找的机构。在每个运动周期中,小圆柱体的凹槽里都有一个皮筋被抓住,运动开始后小圆柱体转过90,将一个皮筋转出皮筋轨道,同时将其他皮筋挡在轨道中,皮筋一旦被旋

14、出轨道就没有了弹簧的推力,但是皮筋的收缩力仍然存在,于是皮筋得以释放。而且将塑料袋装进轨道时,我们可以将塑料袋的皮筋卡在圆柱槽内,将其旋紧轨道,由于轨道下面圆周大,上面圆周小,在弹力的作用下,皮筋自己会向轨道内部移动,因此我们在解决皮筋的释放问题时,也一并解决了皮筋的安装问题。 虽然带凹槽的小圆柱体满足了我们的运动要求,但是各个组员都希望能得到更好的方案,因为我们对以释放机构的研究并未就此结束,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讨论了各种其他的机构。首先,我们试图不用弹簧,因为在模型搭接时弹簧难以模拟。经讨论后得到以下机构。如左图所示,去掉弹簧后,皮筋导轨需要倒置,皮筋的收缩力可以代替弹簧的弹力,所以去掉它后机构仍能满足既定的运动要求 ,而且与先前的机构相比,它更方便简单。当时我们大家都认为这个机构更好,于是打算换掉之前的机构,可是当我们讨论到怎样将皮筋装进轨道时,发现这个机构存在着问题,皮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