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467038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IP专享]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VIP专享]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VIP专享]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VIP专享]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VIP专享]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VIP专享]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IP专享]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当今社会是知 识经济的社会,是一个在全面 竞争的同时也要求相互合作的时代,教育面对这种纷繁变化,已无法局限于学校之内,必 须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在社会参与教育的力量中,家庭教育的参与对中小学来 说具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家校双方是否建立起有效的合作,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成 长的历程。因此,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努力,更好地促 进学生全面 发展和健康成 长。我们今天召开 这个家长会的的目就是来共同研 讨当前家校合作面 临的问题和对策。伴随着家校合作的不断深入, 结合家校合作的工作 实际,也参照我本人的一

2、些经验,对当前家校合作中的一些 问题与对策谈几点思考:一、学校教育的局限与家庭教育的优势使家校合作成为必然学校难以单独承担教育的全部重任, 这是学校教育本身的局限。学校教育的制度化和正 规化,一方面显示了教育的成熟,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它的弊端 ,在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教育 实践中有着 诸多的局限。1.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可以对影响学生的校内 环境进行控制,但却难以对校外环境进行控制。当前的情况是学生早晨 8:00 到校,下午 4:00 放学,除去吃饭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 6 小时。也就是说,一天当中学生有 3/4 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度 过的,这段时间若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的 补充

3、,学生在这段时间的教育将成 为真空,单单依靠在学校的教育,不可能达到我 们预期的目的。从这点来看,面对着教育需要完成的所有任 务学校 “孤掌 难鸣 ”。2.一个完备的人应该是由各方面合格素 质构成的社会人。即使是在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所能 够给予学生的主要 还是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的传承,而学生要成为一个健康成 长、全方面发展的人才,还需要大量的生活磨 炼、社会锻炼,也就是说除了学校教育之外, 还必须要在生活当中、在社会大 课堂当中进行锤炼。只有这样 ,一个人的情感、意志、品格、能力等多方面非智力因素才有可能得到很好的 发展。3.要全面落 实因材施教 还有一定的困 难。在学校里,一

4、个老师往往需要面 对数十名学生,在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上不可能面面俱到。有研究表明, 对于完全陌生的一名学生和老 师来说,他们要彼此了解、彼此熟悉、建立起成熟的 师生关系和学习生活大概需要 6 周的时间 。一个老师,即使他非常努力,一般也很 难做到透彻地了解每一位学生。这样一来,再加上教育资源本身的限制,就对老师很好地落实因材施教、实施个别教育带来了现实的困难。教育是学校的事,教育是社会的事,更是每位家 长的事,面对问题,我们不能紧张,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了,而 应该要用自己的行 动去积极构建家校合作的 联合优势。家庭是 实施个性教育的主 战场,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最大

5、 优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 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开展的,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 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基 础上的。”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奠基性、血 缘性、灵活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和功能,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无法比 拟和替代的,在孩子成 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将给孩子打上深深的烙印。小学生正 处在大脑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也是潜意识学习的最佳时期和人格陶冶的重要 时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 亲密,相互之间情感的感染力就越 强,强化作用就越大。反之,感情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父母和子女由于特殊的血 缘关系,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

6、的共 鸣,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子女的情 绪、态度、思维,甚至决定子女的行 为,这种情感的共 鸣,其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另外,父母不仅和孩子接触最早,而且和孩子接触 时间长,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特殊的 亲子关系,使父母能够深刻而系 统地了解子女的全面情况,从而做到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因此,个别教育、因材施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这是其它教育都 难以具备的。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在 纪念他母亲的时候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 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 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的确,父母对

7、子女的影响可以 说是“生命的教育”,这种影响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 难以做到的。从学生自身看,在小学 阶段,他们幼稚,不成熟,对学校生活在充 满兴奋、激动和期望之余,还会伴随着一些困惑不安和 紧张,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去 处理和解决在学校所遇到的各种 难题,他们非常需要并依 赖于父母的帮助,此时家庭的引导和教育尤 为重要。因此说,家庭是实施个性教育的主 战场,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最大 优势。国家和社会 对家校合作越来越重 视。早在八十年代末,家校合作的 问题就得到了国家的重 视。1988 年 12 月 25 日 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 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把社会和家庭教育同学

8、校教育密切地 结合起来,形成全社会关心中小学生健康成才的舆论和风气”。 1989 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教育行政部 门和学校,要主动争取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在实践中探索三 结合的形式和方法。 ”九十年代,我国政府 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定,要“使 90儿童的家 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要“发展社会教育,建立起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 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 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 环境”。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家校合作已 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 视。2002 年 2 月,江泽民同志就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

9、的谈话。谈话指出:“教育是一个系 统工程 ”,“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支持教育。 ”2009年 2 月 27 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深情的说“母亲对 我的教育我是永 远忘记不了的 从而懂得一个人要如何献身国家。 ”这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 时,教育部发出了通知,要求全社会高度重 视家庭教育,争取学生家 长对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这些都说明家校合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 视。二、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偏差虽然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早就受到政府、学校和大部分家 长的关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和偏差。认识不到位、观念比较陈旧。从家庭方面看,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

10、识,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孩子的读书学习和品德养成由老 师管,自己只要管好吃、喝、拉、撒、睡就行了。有的家长只把主要精力放在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上,在其它方面则抱着无所 谓的态度,或对孩子百依百 顺,放任自流。从老师的角度看,有些老师认为家长不懂教育 规律,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对学校教育工作无所 补益。当家长走进校园,坐上课堂时,老师们又往往倾向于自我保护,甚至于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仿佛他 们的职业权威和高大形象受到了某种威胁和挑战。也有部分老师认为家长介入学校事 务,是在监督、是挑毛病,这些都是对家校合作意 义的狭隘认识。活动没有秩序,合作没有依据。1.形式单一,缺乏计划性。目

11、前来看,家校合作在 实际工作中往往 仅限于家长会,形式还比较单一。同时,许多学校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 计划,甚至没有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常 规工作日程,往往是有了事情、有了需要、有了 问题才想起找家长,才召开家长会,而且由于缺乏计划性,学校、年级、班级各个层面的家校合作也难以相互配合形成体系。即使是已 经开展的活 动也往往由于目的性不 强、准备不足、随意性较强等原因,收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2.交流单项,缺乏互动性。家校合作 应该是家长与学校、家长与教师在共同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 过程。但在实际活动中,老师对家长大都采取 简单的灌输方法,老师讲家长听,单向交流过多、双向交流

12、不够。比如说在家长会上,即便我们选择部分家长做了家庭教育 经验交流,但多数家长还是在被动地听。这样一来,由于缺乏有效的互 动,预期的效果恐怕也 难以达到。3.过于随意,缺乏连贯性。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规范的依据、固定的场所和常设的机构,许多学校的家校合作活 动并没有正式 纳入学校整体教学工作 计划之中,而是想起来了或是有事了就去做一做,或者 仅固定在一个学期的开 头,或者是选择在毕业班复习考试的前夕等。这样一来,就使家校合作在 时间上断断续续,在活动的内容上缺乏前呼后 应,家长无法找到活 动规律,也就无法找时间与学校沟通,家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教育知 识也是零零碎碎,不够系统,无法从根本上形成

13、一套相 对完整的家庭教育 观念、知识、方法的体系。可以说,这种零碎活动的开展很 难达到家校合作 应有的目的。三、建立家长委员会是加强家校合作的有效形式与途径育人是一 项多种教育因素共同作用的 综合工程,在当今变化纷繁的社会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无 论哪一方面出 现空白,都会使青少年学生在各个方面 应该受到的正常教育出 现割裂,无法有机地衔接和统一起来。因此,深化家校合作的实践在当前就 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一是建立起家校合作的有效机制上面讲到的这些家校合作的 问题怎么来解决?家校合作要怎么推 进?我们应该怎么办?国家、社会和学校一直在 寻求解决的 办法。近来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家

14、 长委员会设置与管理 办法(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9】17 号)。这个文件的 颁布表明国家、社会和教育行政部 门将家校合作的建设纳入了制度化的 轨道。二是要充分 认识成立家长委员会的意义。家长委员会是代表家 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 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家长的桥梁和纽带。设置家长委员会,可以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对于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营造良好的教育 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 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二是要充分 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是什么呢?我 觉得最少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1.家

15、长委员会要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得力助手,为学校实施“减负增效 ”的办学思路献 计献策,带领全校家长转变观 念,统一思想,以深入细微的沟通 协调,真正形成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力。2.家长委员会要为全校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 询服务,要以咨询电话、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咨询日为平台,以自己教育子女的成功 经验为主要内容,为全体家长提供面对面的服务。3.家长委员会要积极挖掘家庭和地区教育 资源,为学校开发丰富高效的校本课程服务,还要鼓励有能力的家 长走上讲台,为学生提供 鲜活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等课程。4.家长委员会还要积极努力,加强学校与各企事 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使社会各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共同努力,尽己所能 为学校解决 难点、热点问题创造条件,为学校克服困 难增加助力,为学生提供 实践机会,为学校优化和改善周 边环境做出贡献。5.除此以外,家长委员会还要充分发挥对学校的评价功能,课堂要向家 长开放,家长可以进教室听老 师上课,直接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对教师的教学、对教师的师德、对学校的管理、对学校办学的成效建言献策。通 过以上功能,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性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