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导学案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4664169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蜀道难》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蜀道难》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蜀道难》导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蜀道难》导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蜀道难》导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蜀道难》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蜀道难》导学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蜀道难导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寓意。2、品味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章法、意象、基调及其艺术风格。3、感受诗的意境美和声韵美,背诵全诗。【教学重点】品味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诗歌的章法、意象、基调及其艺术风格。【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全诗,把握诗歌线索。反复诵读,背诵全诗。【知识链接】关于唐诗:唐代是我国诗歌最光辉的时期。 按它发展的情况分为初唐、 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被称为“初唐四杰” 。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两位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还出了以高适、岑参

2、、 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作,以及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作。中唐的代表人物是韩愈、白居易,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和长恨歌广为传诵。 晚唐时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作者简介】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李白简介李白(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先世隋时因罪流徙中亚,他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境内) ,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彰 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他自青年时就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年曾进住长安,供 奉翰林,但不久就遭贬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 六十二岁病死在当涂县令李阳冰家。 李白 幼时, 他的父亲

3、对他进行过传统教育,青年时接触过道士和纵横家,也受过儒家的影响,思 想比较复杂,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他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 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 现实极为不满,他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但也有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 乐的思想。他的诗现存九百多首,都收在李太白集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乐府诗约占四 分之一,其代表作为蜀道难 、梁甫吟 等,代表了其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他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五言含蓄、深远,只有王维可以相比;七绝韵味醇美, 音节和谐流畅,和王昌龄齐名,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

4、玮绚丽,语言清 新自然,是继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 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 自己热烈的感情倾注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 以惊俗骇世的笔墨, 恣意挥洒, 描写了壮丽奇谲 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皮日休说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韩愈说:“李 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是的,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 千百年来一直鼓 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乐府诗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诗人初到长安造访贺知章,以此诗示,贺看后赞叹 不已,说:“公非人世之人, 可不是太

5、白星精耶?”“子谪仙人也。 ”后世称李白为“谪仙”。 【教师导入】李白, 中国诗坛上最为辉煌的一座雕像。 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在他五彩缤纷的山水诗中始 终闪烁着奇异的灵光。他眼里的黄河,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眼里的 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算不得多么高峻的天姥山,在他的笔下却 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未必真有那么险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嚱,危乎 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根本谈不上壮观的庐山瀑布,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他以吞吐宇宙的豪气让神思在时空之中毫无拘束地游行。今天,让我们再次 追随诗仙,一起神游蜀道难 。

6、【活动安排】 【活动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活动二】 学生齐声朗读本诗, 教师检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和句读, 在学生有失误的地 方予以纠正。【活动三】小组内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活动四】 各小组推荐本组朗读最好的学生朗读课文, 找出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走向的诗句,即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活动五】本诗主旨,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难,难,难,从哪些角度写的“难”? 试着划分层次,把握李白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小组讨论,以最快的速度展示在小黑板上, 快且准确的前三组优胜。 历史自然人事【活动六】 再次以自己喜欢的方

7、式读课文, 背诵全文。 小组长负责抽查另一小组成员的背诵 情况。教师巡视检查。【作业】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皆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 有老成之风, 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丿、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注:冬郎,晚唐诗人韩偓的小名,其父韩瞻,字畏之。李商隐的故交和连襟。 问题:三、四两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析之。教师参考:1、寓情于景。将对冬郎父子的评赞之情寄予所描绘的令人神往的想象的图景之中。2、映衬。用老凤的鸣叫衬托雏凤更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3、比喻。将冬郎父子比喻为凤凰。4、夸张。红艳秀美的桐花延展万里,突出美景

8、的壮观。本诗通过以上多种表现方法的综合 运用,赞扬了冬郎父子的才情,表达了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切赞美。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诗【活动一】小组PK,看哪组背诵的更加熟练, 表现的情感更加丰富。 教师掌控对阵小组 可小组自己指定 PK对象),评价时各组都可打分。【活动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贯穿全文。诗人从以下六个方面表现蜀道的“难”,请各小组研究片刻抢答这几个方面相对应的诗句。1、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3、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4、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5、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6、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活动三】

9、 这首诗充分体现出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特点: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 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既有虚实映衬,又有想象夸张;既有细节描写,又有动静结合请各小组根据具体诗句研讨这些写法。研究时请注意诗歌鉴赏的术语运用,例如:古木荒凉、 鸟声悲凄 ( 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 ) 使人闻声失色, 渲染了旅人的悲凉孤独 和蜀道悲凉凄清的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再例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明月明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是以有声写 无声,以动写静;“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 月白”,这是以无声来反衬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具体分析时要有的放矢,指出用

10、什么手法,怎样运用的这个手法(具体分析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参考诗句: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教师可以给学生分工, 也可以让学生认领本小组要赏析的的写法, 然后举例分析。 各组派 出发言人,讲给其他同学听,教师给予补充和评价。 )【活动四】 各小组通过讨论,总结出本诗的写作特点,分条简单展示在黑板上(背诵相关语句)。教师参考:、大胆的夸张(雄伟奇险、强烈深刻) 写蜀道难、写山高

11、峻 、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写人的惊恐 二、奇特的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 、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 峰三、强烈的感情(赞叹惊异、震撼人心) 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 四、变幻的语言(长短不齐、纵横崛崎) 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 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教师小结】 “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 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12、诗人寄情山水, 放浪 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 流惊湍,奇峰险壑, 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 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诗人 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 到五丁开山, 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 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 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 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 仿佛看到诗人那 “落笔摇五岳, 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 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 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 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作者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 话传说融为一体,豪放飘逸。同时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一。 鉴赏诗歌表现手法通常分四步走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如借景抒情,白描,工笔细描,拟人,动静结合等)2、该种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要求:结合关键词句描述)3、分析该手法所达到的描写景物的效果。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充满情趣,自然和谐等)4、指出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如闲适,愉悦,乐观,郁闷,烦恼,凄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