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总体设计原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4650613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总体设计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路基、路面总体设计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路基、路面总体设计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路基、路面总体设计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路基、路面总体设计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总体设计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总体设计原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路基路基路基路基、 、路面施工图总体设计原则路面施工图总体设计原则路面施工图总体设计原则路面施工图总体设计原则、路基设计标准路基设计标准路基设计标准路基设计标准1、编制依据本原则依据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等规范并参照黄山至祁门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专家咨询意见和新理念编制而成,本原则与咨询意见 有冲突时,以规范为准。2、设计荷载:路基结构物的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3、路基设计洪水位频率:1/1004、地震烈度:当地震动峰值小于或等于0.05g时,不进行抗震设计。但由于新 的抗震规范未颁布,对于路基重要结构物

2、的抗震措施设防标准仍按原抗震规 范地震烈度7度设防考虑。5、路基标准横断面及特殊路基断面(1) 主线路基标准断面组成 起点至黟县互通(K0+000K34+800 )设计速度100km/h:a、整体式路基:整体式路基宽度26.0m,双向四车道,行车道2X2X3.75m, 中间带3.5m (含左侧路缘带2 X 0.75m),右侧硬路肩2 X 3.0m (含2 X 0.5m路缘 带),土路肩 2X0.75m;b、分离式路基宽13.0m,单向双车道,行车道2X3.75m,左侧硬路肩1.0m,右侧硬路肩3.0m (含0.5m路缘带),土路肩2X0.75m。 黟县互通至终点设计速度80km/h:a、整体式

3、路基宽度24.5m,双向四车道,行车道2X2X3.75m,中间带3.0m(含左侧路缘带2X0. 5m),右侧硬路肩2X2.5m (含2X0.5m路缘带),土路肩2X0.75m;b、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单向双车道,行车道2X 3.75m,左侧硬路肩0.75m,右侧硬路肩2.5m (含0.5m路缘带),土路肩2X0.75m。(2) 连接线路基标准断面组成连接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路基宽10m,行车道2 X 3.50m,两侧硬路肩2 X 0.75m、土路肩 2 X 0.75m。2 (3)路基设计标高 整体式路基设计标高为行车方向左侧中央分隔带外边缘处的高程。 分离式路基设计标高a、当设计车速

4、80Km/h,路基宽度为24.5m时,超高旋转轴位于行车道中心线 右侧0.75m处。b、当设计车速100Km/h,路基宽度为26.0m时,超高旋转轴位于行车道中心线 右侧0.75m处。(4)中央分隔带中央分隔带采用两侧的波形护栏设路缘石与路面衔接。为抢修、急救和维 修方便,中央分隔带按2Km左右间距控制设置开口,开口采用弹头型,开口长 25m。(5)公路用地范围一般路段路堤坡脚或排水沟边缘外2.0m,路堑坡口或截水沟边缘外2.0m,桥梁上部构造水平投影边缘外2.0m之间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为了尽量少占 耕地,水田路段路基外用地按上述范围减少至1.0m。(专家意见)二、路基设计总则路基设计总则

5、路基设计总则路基设计总则1、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 响。3、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 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4、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 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5、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当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 深度超过30m时,宜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 案比选。关于填方高度沱20m的采用路堤方案还是桥梁方案以及路中心挖方 高度沱30m或挖方

6、边坡高度31.6倍的路基宽度值的采用路堑方案还是隧道方案问题,应予以逐段评审确认。6、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 3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7、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 湿状态的临界高度;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时,应对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基回弹模量不应小于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要求。8、高速公路高填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基设计应采用动态 设计法。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 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地质状况、施工

7、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作校核、修改和补充。9、路基工程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10、路基设计除应符合路基设计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 范。三、一般路基设计原则一般路基设计原则一般路基设计原则 一般路基设计原则(一)、一般规定一般规定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 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2、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的路基 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其他结 构物和防护工程。3、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可根

8、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 当坡高陡或稳定性差,不宜多挖时,可采用桥梁、悬出路台等构造物。4、沿河路基应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沿河路基废方应妥善处理, 防护、排水及绿化工程应于设计图同步设计,以免造成河床堵塞、河流改道 或冲毁沿线构造物、农田、房屋等不良后果。5、路基填料选择、强度、压实度要求详见“规范”有关条文,并注意逐条核实, 路床范围不应采用填石路堤。(二 二)、)、)、)、填方路基填方路基填方路基填方路基1、路基填方路段:填土路堤边坡采用台阶式,每8m 一阶,边坡从上至下第一台 阶1: 1.5、第二台阶及以下1: 1.751: 2.0。每层之间设置2.0m宽

9、的护坡道, 护坡道向外4.0%倾斜。对于景观有要求的填方和挖方路段,在工程量和用地增4加不大时,应结合景观要求放缓边坡坡率。对于高填方路堤应结合路堤边坡绿化 需要,对边坡阶高和平台宽度,可适当降低和加宽(废方可利用情况)。浸水路 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其填料要求详见规范要求, 并注意土石方调配与之相匹配。路基土路肩边缘采用弧曲线,坡脚部位设计为抛 物线,以减轻路面、坡面水流对转折部位的冲刷并可增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新理念)2、地基表层处理:稳定斜坡上地基表层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地面横坡缓于1: 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 筑在天

10、然地基地面上的填筑路堤。2)地面横坡为1: 51: 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 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再设计图上予以明示。当覆盖层较厚时,可予以保留。挖台阶应在横断面设计图示出,特殊挖台阶 应在横断面设计图上示出台阶尺寸。3、当地下水和地表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如设置盲沟、 渗沟等)或在路堤底部填筑透水性材料等措施。4、应将地基表层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路段,高速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 部应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 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5

11、、膨胀性岩土、易溶性岩石和盐化岩石等均不应用于路堤填筑。6、在稻田、湖塘、山凹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 加筋、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当为软土地基时,其处理措施应符合规范第 7.6节的规定;当软弱土深度M3.0m,可清除软弱层并在底部换填透水性材料 50cm。7、高速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路 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注意填料强度、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 设计。过渡段长度宜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上述要求应在设计图上明示。 台背、路基回填(或填筑)透水性材料,只示回填(或填筑)透水性材料即可, 不具体明示是何透水性材料,

12、在工程数量表及工程量清单中也只列透水下性材 5料,但为了做预算需要,应调查透水性材料名称,运距及设计采用的数量。8、水田、山凹等浅层不良地质路段,应注意外业调查及采集排水、换填透水性 材料,换填厚度一般控制在3080厘米,换填厚度以满足施工和路基稳定等要 求决定,半填半挖段的填方若落在不良地质上面,应注意外业调查及采取换填透 水性材料措施。路堑挖方路段、应视土质(如、膨胀土、坡积土等)采取换填和 排水措施,换填厚度一般控制在5080厘米,并满足路床顶设计弯沉值要求。山凹等若存在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注意设计盲沟或渗沟等排水系统,以降低地下 水位和改善浅层土质的力学指标。互通各匝道部分路段往往填土较

13、矮(填高约2 m),因此,更应注意结合地质情况酌情换填处理。9、路线沿溪沟布设的路堤底部宜设置透水性材料(开山片石或填石路堤等),厚 度取50100 cm,并视填料和地基土质情况在出水口设置反虑层。10、对全风化泥岩、粉砂质泥岩挖方路段作填料的路床进行开挖换填处理,换填 深度80cm,注意设计时应计量弃方。(专家意见)11、填方路基填筑时每侧超填30cm,超宽填筑部分在边坡修整时不予清理,直 接对路基边缘及坡脚进行圆弧处理及防护工程施工,以消化部分弃方,减少了弃 土和占地。12、对填方高度大于6m的路基,每填筑45m进行冲击碾压补压,并计工程数 量,冲击碾压遍数宜为10-20遍。(专家意见)1

14、3、在自然坡面较陡的路段,填平路堤内侧低洼地,可减少地面水下渗,有利于 调整涵洞进水口标高,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但有的路段并不会造成积水或危及 路基稳定就没有必要填平,对填平的场地要设不小于6%的横坡。用地界还是设 在路基边沟外侧1.5米,用地界外按临时用地。注意对填平区要提出夯实要求, 并在路基处铺设防水层或设置渗沟。14、斜坡上的填方路堤,应将路堤内侧的凹坑填平,并设置浅碟形边沟,路堤与 斜坡之间的连接圆滑、平顺,使路堤尽可能融入自然环境。(新理念)15、对于互通立交形匝道及三角形地带,路基断面应设计为流线型断面,边坡坡 率根据填高使其缓慢变化,越低越缓,具体坡率参照新理念P74表4-5建

15、议值(新 理念)。16、填方路段护坡道在路堤稳定的情况下起的作用比较小,因此,护坡道宽度按6新理念P80表4-9建议值设置。(新理念)。(三 三)、)、)、)、挖方路基挖方路基挖方路基挖方路基1、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考 虑。路堑边坡阶高一般控制在810m。边坡平台宽度一般为沱2.0m。在保证边 坡稳定前提下,边坡顶阶高度可适当放宽至12.0m。土质边坡路堑边坡高度不大 于20m时,边坡坡率不宜大于规范表3.4. 1的规定值。岩质路堑边坡高度不大于 30m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坡率按规范附录A确定岩体类型,边坡坡率可 按规范表3.4.2确定。2、硬质岩石挖方路基贴近坡面处宜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技术,并在设计图上予 以明示。3、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 预加固技术,并注意控制爆破药量,避免加剧边坡不稳定,在设计图上予以明示。 主要是S326现有边坡和地质破碎路段。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