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new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64975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new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new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new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new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new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new(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2012年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评选(封 面)论文标题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作者姓名何碧芳工作单位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单位审核意见单位签章2012年5月28日市州教育初评意见单位签章年 月 日四川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制二一二.二浅析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其作用何碧芳(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四川 南充 营山 637700)摘 要:体育舞蹈是融体育与舞蹈为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它之所以风靡世界、覆盖全球,必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价值,本文将通过对体育舞蹈的教育性、锻炼性、表演观赏性、群众性等特点的阐述,浅析体育舞蹈对教育、健身,以及其他社会现象所起到的作用。关键词:体育舞蹈;特点

2、;作用;前 言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体育舞蹈是舞蹈的一种,与艺术体操、冰上舞蹈、花样滑冰一样,有体育和艺术两大特点,具有健身、娱乐、社交、表演等多种社会功能,是一项集艺术、体育、娱乐于一身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以其独有的魅力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新兴体育学科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解放后,交谊舞的流行更为广泛,如节日盛会开舞会、社团组织舞会。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体育舞蹈在我国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素质教育、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政策的实施与推广,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

3、众对体育舞蹈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因此,研究与探讨体育舞蹈对教育、健身等所起到的社会价值已成为当务之急。1体育舞蹈的特点 体育舞蹈是从文艺转变而来,是介于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运动项目,它既有文艺的痕迹,又有体育的特点。1.1体育舞蹈的教育性:体育舞蹈能给人以真、善、美的教育,不断陶冶情操,吸收美的真谛,提高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那么,何为真?何为善?何为美呢?体育舞蹈的真就是真实、真诚、实事求是。体育舞蹈作为舞蹈的一部分,具有舞蹈所特有的共性。舞蹈表演必须在真实的基础上,才能为人所喜爱,亲切感人;体育舞蹈之所以能给人以“善”的教育,是因为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际舞交性的特点,它是人际交往、感

4、情交流、沟通心灵的工具,而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它具有感情基础。然而美对于舞蹈家来说,它始终是毕生追求的目的,“多一份嫌过,少一点欠火”。所以,体育舞蹈之功能,就在于真、善、美的教育,它可以教育人们去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医治人们心灵上的创伤,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1.2体育舞蹈的锻炼性:体育舞蹈是一项节律性的身体运动,其负荷量可以因人而异,动作变化多样,姿态高雅优美,舞者可以根据其自身的爱好、生理及心理特点,有选择性地通过各类关节肌群协调活动和身体的各种动作形态编制出千变万化的舞步和造型,在音乐的伴奏中,随乐舞动以达到不同的负荷量,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享受。体育舞蹈更是一项很有锻炼价值的

5、全民健美、健身、健心运动,它能健美形态、锻炼体魄、陶冶情操。长期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进行形体训练,可以改善体型体态,使其符合一定的健美标准;同时,对心血管系统也产生很大影响。它能使人的心脏得到锻炼,使心肌发达、心搏有利,增加收缩时心脏每次排出的血量,减少每分钟心跳次数,增强心脏承受负担的能力,从而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除此之外,经常参加体育舞蹈的,在音乐的熏陶下,还能调节身心,消除情绪障碍,取得心态平衡,保持乐观的心情。1.3体育舞蹈观赏表演性:舞蹈是“情动于中,形于外”,说明了舞蹈的抒情特征和表演特征。因此,舞蹈具有丰富的感情和审美性。体育舞蹈是从舞蹈演变过来的体育项目,是舞蹈和体育的完美结合,

6、集舞美、音乐美、形态美和服饰美于一体,富有强烈的娱乐、竞技、表演色彩。 体育舞蹈是在特定节奏风格的音乐引导下,按照严格的动作要求偏偏起舞,舞姿端庄典雅、落拓不羁、激情奔放,动作的一招一式都应合音乐的节奏。体育舞蹈分为拉丁舞和摩登舞,拉丁舞动作幅度大,形式多样化,节奏羡慕,动感强烈,音乐语言刚劲有力,线条清晰,富有表现力;摩登舞动作流畅,造型优美,节奏匀称,音乐语言悠扬缠绵,富有柔情。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具有很大的表演性、观赏性。1.4体育舞蹈的群众性:体育舞蹈既有锻炼价值,又具观赏表演价值,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和参与。它时而以娱乐运动形式出现在娱乐厅,时而以锻炼形式出现在运动场、公园、广场等。这是

7、舞蹈运动意思的萌芽,也是群众性体育舞蹈辐射到每一个生活角落的真实写照。2.体育舞蹈的作用2.1体育舞蹈能培养人们终身体育的意识生命在于运动,体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依赖人对运动的兴趣,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动机。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律动的旋律、优雅的舞姿无不深深吸引大家的心灵和眼球,成为大家追逐和参与的动力,深受他们的喜爱,是最具推广价值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作为一种集强身、健体、娱乐等为一体的运动,必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喜爱,且这项运动简单易学,老少皆宜,不受年龄、体质、场地、器材的影响,可根据运动的对象,因人、因时、因

8、地制宜的进行活动。因此,体育舞蹈应是终身体育运动的选择之一。2.2体育舞蹈具有健身的作用美国体育家古里克曾说:“跳舞能消除过剩的脂肪,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体育舞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自由掌握它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通过对30名体育舞蹈爱好者按照规定的音乐速度进行心率测试,结果显示,心率在130 150次/分,运动量属于中等水平。而生理学实验证明,通常一般人的心率在120140次/分情况下活动,身体各组织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最好,可以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状态,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

9、身的协调能力。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华尔兹最高平均心率为142.8次/分,探戈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2.6次/分,恰恰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45.2次/分,牛仔舞最高平均心率为172.8次/分。通过实验和资料的显示,体育舞蹈的健身效果显而易见。2.3体育舞蹈能塑造体形和培养气质健美的体型、优雅的姿态是每个人所向往、所追求的。体育舞蹈无疑是塑造形体,培养气质的最佳的练习方式。舞蹈动作是变化的、有节奏的、有规律的人体动作,经常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进行形体训练,可以改善形态,对人的形体进行“生物学”的改造,使体态丰满、和谐。同时,对舞蹈节奏的把握、对音乐的感悟会使人在精神上得以艺术美的享受。舞蹈使人类感情集中表

10、现的形式之一。诗人闻一多说:“舞是生命最直接、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在表现人的情感方面所具有的真切、纯朴、激动、丰富、深厚等往往是其他艺术所不及的。一个气质高雅的人往往是举手投足都充满着艺术魅力的人。比如摩登舞着重强调男士应具有绅士风度,女士要求举止高雅大方,动作优美。体育舞蹈正是以这种独特的运动形式把健美的姿态与高雅气质相互融合,更加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对美的追求。2.4体育舞蹈可以促进各国的交往和民族的和谐体育舞蹈仍然继承交谊舞“舞会舞蹈形式”的特征,从而成为社会交际活动的工具。它可以逾越语言、文字的障碍,超越国家、地区、种族的限制,成为全人类交流情感的手段。舞蹈都具有民族性

11、,而愈是民族化的舞蹈,愈能步入国际舞坛,体育舞蹈的各个舞种起源于世界各国。国际上没有一种统一的语言,而体育舞蹈却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形体语言”,是全世界统一标准的舞蹈。同时,各国纷纷举办体育舞蹈比赛等,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从而促进民族的和谐发展。3.结语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体育舞蹈作为时代的新型产物,具有教育、锻炼、观赏表演、群众性等多个特点,不但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促进身心健康、陶冶情操、营造高雅生活氛围,而且有利于促进大众身体锻炼,改善形体,形成优美姿态,增强人体骨骼、肌肉、血液供应及脑细胞的氧气供应能力,提高肌肉力

12、量,韧带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起到健身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培养人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促进各国、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因此,应当在社会大力开展这项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使体育舞蹈的社会化。参考文献1 司徒炳坤,曾芊;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2期2 单亚萍;关于体育舞蹈美学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1)3 甄志平;体育与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5 韦光忠,梁宝君;体育舞蹈教学特点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6 汪艳秋;体育舞蹈教育的性质与作用J;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7 黄宽柔;体育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张清澎等;体育舞蹈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