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师应用案例重点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8KB
约5页
文档ID:464635932
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师应用案例重点_第1页
1/5

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师应用案例学 校首都师范大学姓 名李福顺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课程现状 北京市级 (V)国家级 ()校级()普通() 打“/ 电子邮件 li_fushu n40@联系 84411044日 期 2005年11月20 日一、 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及特点:中国美术史,是美术专业本科生的基础理论课, 也是一门 必修课;本课程的目标旨在本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重视各个时代美术的文化 内涵及其在文化史中的地位,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背景,全面系统介绍中国美 术,以期使学生掌握中国美术发生发展的历史和脉络, 深入理解中国美术的基本 特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人文思想和综合文 化素质而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讲授美术作品, 这样便于开阔大学生的思路因为 学美术的学生突出的弱点是过分重视技术联系, 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通过美术史的学习,可以纠正认识上的偏见,补充文化知识的不足,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国 美术发生发展的历程,深入了解民族美术的优良传统,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 强爱国意识同时认真总结中国美术的创作规律,提高理论修养,丰富艺术想象, 激发创造思维,促进其艺术创作技能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第 二是本课程涵盖的知识面宽,包括了绘画、雕刻、工艺、建筑、书法五大门类, 但同时各个章节也重点突出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同时也能掌 握重点课程负责人:李福顺教授(博导),自1974年6月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原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至今,几十年始终坚持为本科生讲授该课程, 积 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同时注意将知 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结合,教学效果良好;所用教材:该课程主要采用李福顺教授所编著的《中国美术史》(2003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于 2002年经专家评选,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院校 教材“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荣获北京市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被教 育部列为“百门精品教材”,目前已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被多个高校院系作为 专门教材使用,教材因“小而全,少而精,渊而可读,博而清晰”等特点深受学 生的欢迎并被数所大学列为考研和考博的重要参考书目教师队伍:同时本课程拥有一支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老、中、青教 师梯队,他们均为学养深厚的优秀教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爱岗敬业,教学 科研并重,有大量教学和科研成果,在社会以及美术史研究领域颇有影响力, 他 们能够适应不断增加的学生数量和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以及考试大纲:教学大纲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 考试大纲则是学生掌握知识重点、 难点的指南针本课程根据实际情况,以先进 的教育教学观念为指导,制定并不断完善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课堂讨论和实地参观考察 等为辅进行教学其中将课堂讨论作为关注的重点,使之成为师生互动的纽带, 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地参观考察的教学 方式突破以往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 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具体化, 提高学生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本课程还注重充分利用现代化 的教学手段,如通过网络学堂,分析教学目标,提出教学目的,提示重点等,使 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 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作业、 批改作业或进行网上讨论 等,与学生无拘束地进行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不断拓展新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吸收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成果,以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最终成果:在全体主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该课程于 2004 年被评为首都师 范大学精品课程, 2005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

二、应用案例(一)、应用案例一:实践教学1 、应用设想 :在教学过程中, 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占据了 很大的比重, 虽然讲授中间穿插了讨论等环节, 但时间长了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 枯燥的感觉,因此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内容包括到古代美术遗迹实地考察、 到美术馆或博物馆参观、 到中学实习、 课堂进行名作构图默写、 课外进行相关专 题练习论文写作等, 这些都突破了以往理论课程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 使课程 生动有趣,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轻松、 主动地接受所学知 识2、 应用对象 :本科生3、 应用条件 :本课程所涉及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实地考察明清建筑及工艺美 术,一般是组织学生到故宫博物院,课时为 4 学时;到中学的教学实习 须事先联系好实习学校,一般不占用本课程的固定学时4、 应用方式 :集体考察、分组实习5、应用过程 :实践教学一般是让学生课前准备,经过一个主动的探索之后, 再进行实地的考察或实际的应用,学生会在考察或实际运用中巩固知 识,扩展知识面如考察明清代表建筑——故宫,教师提前指导学生查 阅相关的资料,到实地后再结合实物作以详细讲解,这样学生对授课内 容得到更为直观、理性的认识,同时也轻松、主动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6、 应用结果 :考察古代美术遗迹使学生走出课堂,对知识的认知更直观、 更理性,如参观明清古建筑——故宫博物院,教师结合建筑的结构、外 观等实地讲解中国建筑的发展、特征等,学生可以轻松、快速地掌握知 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巩固和充实课堂教学知识,开阔 眼界、扩大知识面,为今后深入研究中国美术打下基础而到中学授课 主要是对中学生介绍美术作品,其间穿插一些美术史知识既使学生学 有所用,又巩固和丰富自身知识;到中学教学实习,主要检验学生经过 系统的美术史学习后, 能否灵活运用, 同时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7、 对该案例的总结和反思 :实践教学的收益,是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 无法达到的, 因此,是整个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 应该得到特别重视 但由于学生数量太多,在组织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二)、应用案例二:网络教学1、应用设想 :对一门课程深入的学习与很好的掌握,单凭课堂教学是不够 的,教师需要发掘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首 都师范大学早在几年前就开发了网络课堂, 为教师提供了较为完善、 系 统的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由于快捷、 方便等自身优点, 深受人们尤其是 大学生的欢迎。

基于便利条件和客观需求, 本课程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 力制作了网络课件,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开放式 教学,通过网络布置作业、批改作业, 提供思考题与学生 进行 问题网上 讨 论等,这种快捷、 轻松的学习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课外的交流, 促进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受学生的欢迎2、 应用对象: 本科生3、应用条件: 电脑,网络教学平台 (网址: http://202.204.208.82/, 首都师范大学 网络课堂李福顺教授工作室 (点击连接 )),网络课件4、应用方式: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与学生进行网络互动与交流5、应用过程: 学生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入网络教学平台后,便可以运用网 络课堂提供的各种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 1) 通过查阅网络课堂上提供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简介、课 程简介、教材简介等课前了解课程的相关信息;( 2) 重点通过网络课件进行自主学习, 可以预习课程或弥补课堂上遗 漏的内容;( 3) 通过网络提交课后作业、 课程导航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所提供的参 考资料(包括教师相关研究论文也在网络课堂发布)等,或与老 师进行交流,完成课后的学习;( 4) 课程结束后,参照提供的复习大纲,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学 生从整体上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6、应用结果: 学生通过网络(可称为第二课堂)这一现代而又轻松的学习 方式,既弥补了课堂教授(可称为第一课堂)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讲, 与学生交流不够的缺点,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第一课堂 的有益的延伸,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7、对该案例的总结和反思 : 网络课堂的应用虽然带来很大的便利, 但也存 在一些问题,如资料的不断更新,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搜集、 整理美术史领域最新资料,以保证课程内容的常用常新建立新课件 >>直接在模版中制作课件-选择模板>> 课件内容页管理1.教学大纲[删除]2.教学日历[删除]3.课程导航[删除]4.参考资料[删除]5.考试大纲[删除]6.课程简介[删除]7.课程特色[删除]8.教师简介[删除]9.教材简介[删除]10..课后思考题[删除]11.,期末测试题[删除]课件基本信息页面课件内容页面:课件内容页面管理器窗体顶部[左移][右移][上移][下移][修改][添加][删除]弟一草奇异的开端——原始社会 第一节石、骨、玉器 一第二节制陶工艺第三节岩画第二章奴隶制时代一一夏商周美 第一节建筑、雕刻、工艺第一节 建筑、雕刻、工艺第二节绘画和书法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美术 第一节建筑、雕刻、工艺 第二节秦汉绘画第三节画像砖、画像石 第四节秦汉书法[章节内容编辑][添加新信息]章节编辑保存[进行课件文件管理]窗体底部[SEE。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