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企业管理复习要点-(1)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591107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要点-(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要点-(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要点-(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要点-(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要点-(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企业管理复习要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企业管理复习要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际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国际企业管理的理解。(1)概念:指以公司形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拥有附属生产企业,并在母公司一元化决策体系下从事国际性经营活动的企业。(2)特征:它必须是在一国以上拥有资产并从事跨国的经营活动;海外的资产和营业额占公司全部资产和营业额的比重已达到一定的规模; 在母公司控制下的子公司、集团组织体系,通过统一的决策体系,实现共同的经营目标。(3)国际企业管理:是对国际企业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成国际企业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2、国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根本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体原因:优化的配置资源; 规避企业风险等;

2、扩大企业销售; 扩大企业影响,树立企业形象;寻找更多的经营优势;获取先进技术;冲破壁垒障碍,实现企业行为的国际化、规模化与经济化;3、国际企业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学者罗宾逊六阶段论起始阶段 出口阶段 国际经营阶段多国阶段 跨国经营阶段 超国家阶段美国学者泊尔穆特四阶段论国内指向阶段 当地化阶段 区域指向阶段 世界指向阶段美国学者安索夫三阶段论出口阶段 国际阶段 跨国经营阶段5、若干对外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重商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该学说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是如何为一国带来财富的。其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认为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是货币,增加财富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货币拥有量。认为货币增加的主要途径依赖于国际贸易

3、中的出口。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国家财富的标志是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片面追求贸易顺差并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发展。各国都有自己的绝对优势。国际贸易对贸易各方都是有利的。自由贸易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绝对优势,即使一个国家所生产的每一种产品都缺乏绝对优势,但只要具有相对优势,则也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贸易利益。主要观点有:提出了比较成本法则。强调了相对优势的重要性。强调了国际贸易的普遍性。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是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的不同。对比较优势的形成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导致国际贸易的根本因素在于各国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新

4、要素贸易学说的主要内容:强调人力资本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规模经济要素、管理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6、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为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企业垄断优势。推荐精选企业垄断优势包括产品优势、技术资产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和控制权优势。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国际企业正是由于具备特定优势,才能从事国际化生产,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才能够抵消其在东道国投资的不利因素,在与当地企业的竞争中,居于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国际企业在产品创新后,必须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发展阶段里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以确保创新技术最大程度的利用

5、。维农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创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创新产品阶段主要是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和向与之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少量出口。 成熟产品阶段除国内生产、国内销售和出口外,开始在与之相适应的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设厂,就地生产和销售。 标准化产品阶段将其投资重点转向资源价格低廉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企业可能不再生产该产品,转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发达国家的原创新企业又开始新一轮创新。(3)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主要内容:该理论认为,国际企业的国际生产由企业优势(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组变量决定。该理论还认为,以上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企业在出口贸易、直接

6、投资和许可证贸易之间应如何选择。7、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的差异比较 国内企业所面临的环境: 单一的货币相同的财政、商业环境 相似的市场 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 文化习惯与价值观容易理解 信息情报易获取与收集 在一个国度内调度资源 竞争对手少 8、中心主义模式和多中心主义模式各自的含义和优缺点。(1)中心主义模式含义和优缺点含义:指国际企业对处于不同国家的分公司或子公司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优点:有利于公司总体战略的推行;有利于公司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公司管理经验、知识的共享;管理成本减少;有利于公司整体形象的推出。缺点:不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易得到当地员工的支持;会增加冲突;不易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

7、2)多中心主义模式各自的含义和优缺点含义:国际企业对处于不同国家的分公司或子公司采取根据当地情况进行不同管理的模式。9、 国际企业进入战略模式类型及各自优缺点(P课本)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又可分直接产品出口和间接产品出口战略两种类型。优点: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保持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控制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实现风险最小化和灵活性最大化缺点:市场障碍汇率风险与进出口商合作较难开支大成本高非股权投资战略许可证合同、租赁合同、生产合同、管理合同和战略联盟等。经营是比较复杂只能使核心企业对国外合作者实施适度的控制,核心企业要在管理上保护知识产权和国外运营。法律不十分明晰,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

8、非常明显,造成冲突。股权投资战略有独资经营企业和合资经营企业两种基本形式。优点:容易被东道国所接受;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分享东道国政府的某些优惠政策推荐精选缺点:阻碍跨国公司执行全球统一战略难以保护双方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市场规模的扩大容易受到限制10、 国际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分公司、子公司各自含义和优缺点。(1) 类型:出口部:可以在国际企业内部成立一个部门或成立一家负责出口的子公司。适用于早期的国际企业,在国外活动规模较小并以商品输出为主。国际部:可以在国际企业内部成立一个部门或成立一家负责涉外业务的子公司。适用于企业涉及业务逐渐扩大。全球性组织结构:是指由企业总部从全球角度来协调整个企

9、业生产和销售,统一安排资金和利润分配的组织结构。具体包括(全球性职能组织结构、全球性产品组织结构、全球性地区组织结构、全球性顾客组织结构、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全球性矩阵式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网络型组织结构。(2) 分公司:是指总公司根据需要在国外设置的分支机构。优点:设置程序简单;管理机构精炼;直接参与总公司的资产负债。缺点:总公司要为分公司清偿全部债务;总公司在设置分公司时,对总公司保守商业秘密及其不利;东道国往往更关心本国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分公司则一般很少关心。(3) 子公司:是指那些资产全部或部分为母公司所拥有,但根据东道国法律在当地登记注册的独立的法人组织。优点:同样的资本可以控制更

10、多的企业;减少母公司资本风险;有较多资金来源渠道;可充分利用东道国的资金市场和当地资金;具有东道国的企业形象,易被东道国所接受;业务上很少受限制。缺点:子公司在国外注册登记的的手续较复杂;不能直接分摊母公司的管理费用; 不能将亏损转移给总公司负责。11、 转移价格的含义、特点、形成的经济基础及其具体策略。(1) 含义:是指国际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商品、劳务或技术交易时所采用的内部价格。(2) 特点:是人为制定的计划价。是谋求最大限度的综合利润的价格。是国际企业的内部价格,也称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受市场供求规律的制约,也不是按正常的生产成本和营业利润来定

11、价。不仅涉及有形产品的价格,还涉及技术使用费、租金、租赁费、贷款利息、商标使用费、管理费等的价格。(3) 形成的经济基础:各国税负的差异,包括税率、征收方式和税基的差异。国际企业的内部贸易多个独立价格市场的存在(4) 具体策略:逃避所得税策略 逃避关税策略进行全球性资金配置的策略减少政治风险的策略根据参股比重对海外子公司进行利润重新分配的策略逃避外汇管制的策略逃避价格管制的策略 评估各子公司经营业绩的策略12、 避税地的概念、类型及其选择的标准。(1) 概念: 避税地又称国际避税地或避税港,即对外国投资者的所得和财产不征税或仅征少量税的国家或地区。(2) 类型:不开征直接税的国家或地区。 推荐

12、精选仅对当地和国外的所得或资本课征某些直接税,但税率极低的国家或地区。对来自于国外的所得基本免征所得税, 对当地收入则仅按低税率征收的国家和地区。 实行正常的课税制度,但提供某些税收特别优惠的国家和地区。(3) 选择的标准:政局稳定;税收优惠;法规管制宽松;能严格保密;对外汇进出没有过严的限制;能提供各类便利的服务。13、 政府对转移价格的管制措施。 (1)科学认定国际联属企业。国际联属企业也叫关联企业,即在资本、财务、经营方面有紧密联系,或相互参股程度较高的企业。包括母公司与子公司间或各子公司间形成的关联企业与总公司与各分公司及各分公司间形成的关联企业两种形式。(2)广泛收集国际联属企业的背

13、景资料(3)一般性调查与重点调查 (4)合理应用正常交易原则,科学评估转移价格。美国税务机关依据正常交易原则制定了三种公平交易价格的计算方法,即可比价格法、转售价格法和成本加成法。14、国际企业人员安置策略。(1) 种族中心策略:所有的管理职务都由母公司所在国公民来担任。优点:东道国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可弥补东道国人才缺乏的不足; 保持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实施国际战略的企业,通过输出本国人才向国外分支机构转移核心竞争力以实现扩张。缺点:限制了东道国人才的升迁机会,引起反感情绪,最终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不能很好地弥补文化差异,产生文化短视; 本国人才流动性比较强,

14、缺乏长期扎根的意愿。(2) 多元中心策略:招募东道国公民管理子公司,而由母公司所在国公民执掌公司总部的重要职位.优点:弥补文化差异,减少文化短视现象;人力资源成本低。缺点:限制人才流动性;不利于企业文化的贯彻,难以建立统一的企业文化;东道国人才对外界接触较少,很难升迁到更高职位上,高职位的外派人员之间易产生隔阂。(3) 地理中心策略:在整个组织内挑选最为合适的人担任重要职务,而不考虑国籍因素。优点:可充分利用地区资源;建立跨文化团队。缺点:成本高;东道国政策的制约。15、 国际企业外派人员要具备的素质。文化移情能力;国际视野与国际知识;适应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语言能力;业务能力;年龄及经验;健康及家庭;动机与领导能力。16、国际企业对外派人员的管理。国际企业对外派人员的管理主要是对海外工作人员进行招聘选拔、培训开发、业绩评估和激励酬劳的过程。外派人员的招聘选拔主要包括人员安置策略、人员选择标准、人员来源等问题。培训开发主要包括出国前的心理准备、培训、在海外工作的指导和控制、回国后的妥善安置等问题。业绩评估应以现场经理的评价为主,但在做出正式评价之前应该征询母国总公司经理的意见。外派人员的激励包括目标激励、薪酬激励、沟通激励、提升和晋级等激励措施。业绩评估和激励酬劳要考虑文化差异。17、跨国并购的含义、类型。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