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590979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班级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磐安县实验小学 孔忠军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人类社会文化传承、发展的桥梁;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人格成长、社会性发展三位一体的环境;而班级文化,是积极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文化学校精神的根基。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身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下面结合我校实际,从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师生情感文化建设四个方面谈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文化建设。 一、 建设班级物

2、质文化的策略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它是班级精神文化的体现,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班级舆论导向的载体。 “孟母三迁”说的是“环境影响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学生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达到启迪教育的目的。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学习氛围的营造是很重要的。当你走进书香弥漫的一方小天地,你会

3、油然升起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对知识的崇尚、渴求会一下子被书香所勾起,使你不得不想遨游在书的海洋中。新课程教学体现的是一种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学习过程,课堂与生活紧紧相连的一种学习状态。它需要师生、生生之间有动态与静态的交流;需要经常地有大量信息的补充;需要同学之间的合作竞争和交流等。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面墙,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我校刚于2005年8月搬入新校园,面对崭新洁白的教室,我们在班级环境布置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学习园地布置。2005年9月份,各班主任与学生一起进行了“学习园地”的精心布置,学习园地的布置一般分两块,一块是学生优秀作品的展示区,另一块是各学科学习竞赛角。在展示区内我们不

4、定期展出学生的书画、手抄报,作文等作品,让学生在这舞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学习竞赛角,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课间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的学生围在前面数自己和别人得了多少五角星(小红花等)。学习园地也是家长最关注的地方,在这里家长都能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10月份少先队大队部还进行了教师环境布置的评比,按年级评出了一二等奖。 2、图书角建设。为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各班都注重抓好图书角建设。学校为全校44个班各制作了一个新颖别致的小书柜。各班开展了“捐献你的藏书,共享你的快乐”活动,每人都捐献了两本以上的图书,加上学校赠一些书,向同学借

5、一些书班级图书角至少人均5本藏书量。各班还给图书角起了名字,选了班级读书格言。一批富有情趣,富有特色的图书角名称在孩子们的构想下诞生了:快乐书吧、拾贝滩、书香苑、芝麻开门、书香瓣瓣、书虫俱乐部各班还在书柜上贴上动植物、花草等饰品或剪纸,再摆放几盆花草,给书柜增添了几分绿色。图书角的建设为读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 3、中队镜框设计。走进我们校园,你就会被教室门口那一块块别具一格的中队镜框所吸引。队员们集思广益,为自己中队取一个响亮的名字。青苹果中队、太阳花中队、梦想中队、Happy中队、七彩QQ中队等充满童趣而又蕴涵丰富的中队名应运而生。各中队还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格言,制定了集体公约。

6、制作成蝴蝶型、苹果型、树叶型的镜框,配上色彩鲜明的图案,很有创意。中队镜框成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班级特色布置。在教室环境布置除了以上这些共性之外,各班还精心进行了个性化,极富创意的设计。如六(7)班将班级好人好事表扬设计成“为你鼓掌”栏目,将违纪记载设计成“温馨提醒”栏目;六(3)班针对学生的烦恼与困惑设计了“心情树”栏目,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挂在树上。个性化的教室布置形成了我校绚丽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二、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策略 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没

7、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那么如何建设我们班级的制度文化,让班级活而有序,在有序中而不死板呢? 关键是要本着民主、平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班规,让学生认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 1. 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 在幼儿园里,小孩子行动比较自由,发言也比较自由。进入小学后,由于小学教育的特殊性,我们不得不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以保证相应的学习效率。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规则的

8、,如在大街上走路有交通规则,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和小朋友做游戏,有游戏规则,如果你不遵守游戏规则,小朋友就会让你退出游戏在学校里学习,也要遵守学习的规则,否则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 (1)形成习惯是养成期制度规范的根本。心理研究表明:儿童期习惯的养成,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外部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儿童期作为人格形成的雏形期,是不稳定的、可塑的。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要注重内部行为习惯的培养。内部习惯是儿童掌握的一种规律,如思维的习惯、待人的习惯、关心集体的习惯等,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儿童习惯的形成过程中,长期的行为规

9、范会逐渐转化为内在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实现所谓的习惯与人格的统一。有些学生从内心愿望上讲他也想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但他待人的有些习惯难以纠正过来,以至于他想的无法和做的达成一致。在教育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内部行为习惯的指导,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是有礼貌的表现。 (2)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内部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要避免空洞、机械的说教。课堂教学是我们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途径。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依托教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语文课文中的梳羊角辫的小姑娘讲的是诚信的故事;布衣元帅提倡的是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挂两支笔的孩子要求孩子做事要认真仔细。 (3)建

10、立学生认同感高的班规。有了前面的习惯养成教育,制定班规、执行班规对学生来说就容易多了。三年级的陈老师在班规建设方面深有感触,在教低年级的时候,小红花、五角星对学生还挺有诱惑力,所以通过小红花、五角星的奖罚措施对学生的纪律约束效果明显。到了三年级,发现这种方法不太管用了,然后她发了一份学生问卷,上面只有一个问题:你希望在怎样的班级中学习成长?问卷回收整理后,有学生说,我希望在一个文明快乐的班级中学习;有学生说,我希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是全校最棒的老师将这些愿望反馈给学生,当下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才能让我们班成为这样一个集体?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作业要及时订正;有的说自修课要和老师在一样自觉;还有的

11、说学生不能说脏话在学生的议论纷纷中,班规逐渐形成了。我校各班主任在每接任一个新班级的时候,都能与学生一起制定大家认可的“班级公约”,从而很好地约束了学生的举止言行。如,五(4)的班级公约如下:一、进校:穿戴整洁重仪表,备齐用品准时到; 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二、早读:勤奋好学争分秒,贵在自觉效率高; 语数英语同重要,书声琅琅气氛好。三、升旗:升旗仪式要搞好,热爱祖国第一条; 齐唱国歌感情深,肃立致敬要做到。四、两操:出操集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做好操; 每天眼操做两次,持之以恒视力保。五、上课:铃声一响教室静,专心听讲勤思考; 举手发言敢提问,尊敬师长听教导。六、课间:课间休息不吵闹,文

12、明整洁要做到; 勤俭节约爱公物,遵循公德要重要。七、学习:各门功课要学好,遵守纪律最重要; 预习复习要自觉,环环扣紧才生效。八、作业:审清题意独立做,格式规范不抄袭; 簿本整洁字端正,保质保量按时交。九、活动:科技文体热情高,体魄健壮素质好; 思想觉悟要提高,班队活动少不了。十、生活:爱惜粮食要记牢,节约水电少浪费; 服从管理加自理,遵守纪律觉悟高。十一离校:值日卫生勤打扫,按时离校关门窗; 横穿马路站看行,安全法规要记牢。十二目标:班级公约牢记心,行为习惯常对照; 同学之间勤勉励,道德情操修养好。2、实施“储蓄文明积分”制度,打造学生道德底线。自2005学年开始,各班在学生管理处的统一安排下

13、,实施“储蓄文明积分” 制度。以储蓄文明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根据学校的实施意见,各班都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对学生的言行进行加扣星,每月评比星级队员(10星评为一星队员,20星评为二星队员)规定三好学生必须达到四星队员。期末评选“校园年级十佳新星”60名。 “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已成为全体学生的道德底线。3、实行创建星级中队、星级小队制度,培养学生的集体竞争意识。为增强班队集体的凝集力,少先队大队部在全校开展了“创建星级中队”活动。每日由值周值日教师对各班的卫生、纪律、文明三方面进行检查评分,得分高的班级授予红星中队,累计一个月得红星中队次数,次数多的中队授予“一星中队

14、”称号。累计星数分别授予二星中队、三星中队、四星中队、五星中队称号。同时,各班也制定了相应的“创建星级小队实施办法”,开展了创建星级小队活动。 4、实行班干部竞岗、换岗制度,强化班干部的责任意识。班干部岗位是班级工作中分工负责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履行责任能力,树立“爱岗敬业”主人翁意识的主渠道,也是学生焕发生命活力的阵地之一。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班干部队伍建设,根据班级需要设立岗位,并发动学生进行竞岗演讲,学生赞成票在半数以上者才可以当选。同时为增强班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定期进行班干部信任度测评,信任度在70%以下的提出警告,信任度在50%以下的进行换岗和撤岗。为让每个班干部各

15、尽其职,各班对班干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将班干部岗位职责在公布栏内公开,接受学生的监督。5、建立班级读书管理制度,确保读书活动扎实有效。在首届校园读书节活动中,各班都积极争创“书香班级”,建立了班级读书管理制度,成立了班级读书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读书管理工作,并对阅读时间、阅读量都作了统一规定。如五(7)班的读书管理制度规定每天有近一小时的阅读时间,每天午饭后30分钟(午睡除外)及晚上第二节为统一的阅读时间,期间不得做其他事情,并由专人维持纪律。中午时间责任人为值日班干部,晚上阅读时间安排男女生各两人协助生活老师管理。由于措施有力,管理到位,使各班的读书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上,教师应牢记一个规则,有布置一定要有检查,否则长此以往,所谓的制度便会成为一纸空文。班级制度的实施教师要把握好实施的力度,点到为止,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讲制度、讲条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一视同仁,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氛围。三、建设班级精神文化的策略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