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64527026 上传时间:2024-04-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框架(声、光、热、力、电磁)一声现象01声音产生:物体的振动。传播: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声速:15空气中声速340m/s,v固v液v气。回声:间隔0.1s以上,距离17m,测距:s=vt/2。02声音的特性音调: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人听频范围:20Hz20000Hz。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海啸、地震、核弹爆炸)。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响度: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03噪声定义:物理学:无规则振动。环境学: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等级:分贝,dB。防治:在(

2、1)声源处(2)传播过程中(3)人耳处减弱。04利用(1)传递信息:声呐、B超。(2)传递能量:超声清洗、超声碎结石。二光现象01光的直线传播光源:天然:恒星、萤火虫。人造: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条件:同种、均匀介质。光速:真空c=3108m/s。现象: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02光的反射规律:反、法、入三线共面、法线居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类:镜面反射: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平行。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向四面八方。特点: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03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特点:(对称)正立、等大、虚像。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连线垂直于平面镜。应用:成像、改变光路(潜望镜)。04球面镜凹

3、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应用:汽车观后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广角镜)。05光的折射发生条件: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规律: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向法线偏折。特点: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06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白光分解成七种色光。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色光三原色:红、绿、蓝。透明物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07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定义:光谱红光外侧。作用:热作用:红外线夜视仪、烤箱、浴霸。穿透云雾能力强:遥感技术。遥控:遥控器。紫外线:定义:光谱紫光外侧。作用:化学作用强:照相底片感光。生理作用强

4、:紫外线灯消毒。荧光效应:验钞机。凸透镜成像及应用01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02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实),物近像近像变小(虚)。03应用眼睛:晶状体和角膜:凸透镜。视网膜:光屏。原理: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近视眼:原因:晶状体厚、折射强、焦距短、成像靠前。矫正:凹透镜。远视眼:原因:晶状体薄、折射弱、焦距长、成像靠后。矫正:凸透镜。显微镜:物镜:投影仪一倒立放大实像。目镜:放大镜一正立放大虚像。特点:两次放大。望远镜:物镜:照相机一倒立缩小实像。目镜:放大镜一正立放大虚像。特点:缩短物体到

5、眼睛的距离。04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2)原理:光的折射。(3)放置: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4)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5)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可能原因:一是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二是蜡烛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三热现象物态变化01温度概念:冷热程度。单位:摄氏度()、华氏度(F)、开尔文(K)。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定:标准大气压冰水混合物(0),沸水(100)。02熔化凝固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有熔点,熔化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无熔点,熔化吸热,温度变化。03汽化液化汽化

6、:蒸发特点:任何温度、表面。作用:有致冷作用。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湿度。沸腾一定温度、内部和表面,吸热,温度不变。液化:降低温度、压缩体积。04升华凝华升华:吸热,如干冰、白炽灯钨丝变细。凝华:放热,如雾松、霜。05吸热放热内能01分子动理论一切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表现:扩散现象)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02内能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影响因素:质量、温度、状态。单位:焦耳(J)。改变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热量:热传递中传递能量的多少。03比热容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单位:J/

7、(kg)。c水=4.2103J/(kg)公式:Q吸=cm(t-t0)Q放=cm(t0-t)04热机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公式:q=Q放/m(固)q=Q放/V(气)效率: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提高效率的措施: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减小各部件之间的摩擦。能量和能源01能量形式:机械能、电能、内能、原子能、化学能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02能源概念: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8、分类:按获得途径: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按再生与否: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03新能源太阳能:氢原子核超高温下发生聚变反应。核能:概念: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惊人能量。裂变:用中子轰击大的原子核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应用:核电站、原子弹。聚变: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应用:氢弹。四力与电总结质量和密度01物质结构宏观:宇宙一星系一银河系一太阳系一地球。微观:分子一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02质量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千克(kg)。测量工具:托盘天平(放平归零,左高左调,左物右码,先大后小,读数游码左为准)。性质: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无关。03密度

9、概念:物质质量与体积之比。公式:=m/V。单位:1.0g/cm3=1.0103kg/m3。特点:与物质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无关。应用:鉴别物质:=m/V。求质量:m=V。求体积:V=m/。04测量盐水密度(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m1;(2)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为V;(3)再用天平测出剩余烧杯和盐水的质量为m2;(4)盐水密度的表达式:=(m1-m1)/V05测量金属块密度(1)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m;(2)把适量的水倒入量筒,测出水的体积为V1;(3)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总体积为V2;(4)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m/(V2-V1)运动01机械运动定义:物

10、体位置的变化。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0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定义: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公式:v=s/t单位:m/s、km/h1m/s=3.6km/h0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单位:米(m)工具:刻度尺(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特殊方法:(累积法、以直代曲、以曲代直、等长测量)。时间单位:秒(S)工具:秒表运动和力01力定义: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单位:牛(N)。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使物体形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0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

11、性定律: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0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04二力平衡两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同物、等大、反向、共线)。三种力01重力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受到的力。大小:重力大小跟质量成正比G=mg,g=9.8N/k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等效在重心上。02弹力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大小:F=kx(胡克定律)。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03摩擦力概念: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2、大小决定因素: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大小、运动快慢无关。压强01固体压强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公式:p=F/S单位:1Pa=1N/m2增大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02液体压强产生原因:重力、流动性。规律: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深度增大,压强增大;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公式:p=pgh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原理:同种液体,不流动,液面相平。应用:船闸、水壶、水塔。03大气压方向:各个方向。测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值:0=1.01105Pa。变化:海拔和天气。应用:抽水机(活塞式、离心式)。04流体压强规律: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飞机升

13、力: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浮力01浮力概念:液体或气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竖直向上的托力。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表面的压力差。0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m排g=gV排内容: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03其他公式定义法:F浮=F向上一F向下称重法:F浮=F1-F2悬漂法:F浮=G物04浮沉条件F浮G物,上浮(液物)F浮G物,下沉(液物)05应用轮船:原理:增大V排,增大F浮。排水量: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吃水深度:船底到水面的距离。潜水般:靠改变自身重力,上浮下潜。热气球和飞艇:改变体积,改变浮力的大小。功和功率01功概念: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公式:W=Fs单位:焦耳(J)1J=1Nm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02功率概念:所做的功与时间之比。公式:P=W/t=FS/t=Fv。单位:瓦特(W)IW=1J/s机械能01动能定义: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因素:质量、速度。02势能重力势能定义:被举高具有的能。因素:质量、高度。弹性势能定义:弹性形变具有的能。因素:弹性形变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