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6452552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实现重大共性关键技 术突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迫切任 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 段,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迈 向中高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 和主要任务,引导和加强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升

2、产 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转型与升级,编制本规划。一、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技术创新 取得了显著成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国逐步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大型飞机、 大型液化天然气(LNG )船、高速轨道交通、云计算、部分 行业应用软件等核心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 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了高技术船舶、汽车发动机关 键部件、高精度冷轧板、碳纤维等重点领域技术的研发和产 业化,攻克了包括“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技 术”、“甲醇制取低碳烯烃

3、(DMTO )工艺技术”、“高磁 能积稀土永磁体”、“铝电解节能重大技术”、“申威SW-3众核处理器”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特高压 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电机等部分领域装 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大 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实现向发达国家批量出 口,28纳米芯片制程工艺进入量产,核心技术掌控能力显著增强。工业行业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十二五”期间,工 业和信息化部共批准发布1.1万余项行业标准,完成了近6000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 废止了 538项行业标准,进一 步优化了标准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加大,TD-LTE-Ad

4、vanced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物 联网概述”成为ITU发布的第一个物联网国际标准等,提高 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规则主导力。截止到 2015年12月 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石化、钢铁、汽车、纺织、 船舶、有色金属等九大行业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45万件,“十二五”期间九大行业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达到26%。(二)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研发投入逐步加大,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 0.84%,比2013年增加0.04个百分 点。政府亦持续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财政支持,2014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

5、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5%。政产学研各方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不同的政产学研 用结合的新模式,如建立产学研用研发联盟模式、产业园区 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等,初步 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互动多赢格局。(三)创新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行业创新支撑 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强化,至 2015年底,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87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58家、省级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363家,知识产权标杆企业 60家。各方协作搭建了一系列专业性公共 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

6、标准制定、产品检测、人才服务、企业孵化和品牌推广等专 业服务,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已达511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仍 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与发 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主 要依赖进口;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较 低,许多研发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中试阶段;企业技术 创新投入较低,组织机制尚不完善;协同创新模式较为单一, 缺乏能够长久合作的机制;国家层面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尚 不完善,产业各方对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性不 足,各类创新平台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作用尚不明显。二、面临的形势(

7、一)新一轮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出新挑战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进,信息、生物医 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处于革命性突破的前夜,颠覆性 技术将改变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对国际经 济、政治、军事、安全、外交等产生深刻影响,国际竞争的 焦点逐渐由单一技术创新转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为顺应 全球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发达国家不约而同 地掀起了以抢占竞争制高点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 纷纷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与扶持,如美国提 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以促进制造业复兴;德国提出 工业4.0战略,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各新兴经济 体也加强新技术

8、新产业战略部署,努力抢抓机遇。我国既面 临着赶超跨越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被拉大差距的严峻挑战, 必须加快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并重点 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加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 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二)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十二五”开局 之年的9.5%,一直到收官之年的 6.9%,GDP增速逐渐趋于 平稳。同时,我国工业化总体已进入中后期阶段,是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并联发 展的关键时期。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 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

9、境 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 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受限, 使我国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 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 动能。只有依靠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开辟发展新 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先进产能逐步替代落后产能, 才能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三)创新驱动战略为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新支撑 技术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转变产业发展方 式、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 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实 施创新

10、驱动发展战略。随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 包括关 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 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 支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 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促进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 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能力发展作 为推进供给侧

11、结构性改革、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 要任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 念,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 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 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 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转变。坚持企业主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 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 作用。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 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互

12、补性作用,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 的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加强重大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坚持应用牵引。通过应用示范,促进核心技术和关 键设备推广,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 辐射带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坚持协同创新。强化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鼓励联 合培养人才,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持探索多种形式的 协同创新模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 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 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

13、战略性高技术 领域技术研究能力明显提升,若干领域创新成果水平进入世 界前列。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点建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及认 定100家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建设60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加强,认定300家以上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 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17%,行业领军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3%。工业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61件。标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围绕智能制造、

14、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10000项以上,主导形成国际标准120项以上,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 90%以上,国际标准话语权大幅提升。四、重点任务和方向(一)重点任务1. 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建立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 台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 的核心任务,有效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按照 “一案一例一策”方式,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 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专栏1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

15、和机器 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 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 点领域,兼顾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 用相结合,采用企业法人等形式,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开展产业前沿 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标准制定、公 共服务、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工作,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和中国制造 2025分省市指南布局要求,选择重点产 业集聚省市的优势领域,汇聚区域创新资源

16、,由具有业界影响力的企业牵头,以 资本为纽带,联合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校、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科研院所或能 够整合区域服务的产业园区平台,探索多种产学研协同组建模式,建设省级制造 业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区域性重大技术需求,探索实现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 和市场化运作,形成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打造区域制造业创新平台,作为国家制 造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补充,推动当地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到2020 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 创新中心。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工程 建设,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培 育和认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应用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