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含答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4514831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版职业中专语文第一册期末试题含答案特别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卷纸指定位置第卷(63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中形近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 向隅而泣 无独有偶 偃旗息鼓 揠苗助长 . 字斟句酌 真知灼见 童山濯濯 擢发难数 . 孤芳自赏 如愿以偿 鞠躬尽瘁 笑容可掬 . 罄竹难书 馨香祷祝 一柱擎天 杀一儆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不速之客 不以为然 明木张胆 .浪遏飞舟 用志不分 提心掉胆.千乘之国 风乎舞雩 怨天尤人 .入不付出 汗流加倍 无济于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他登上了南极 之旅行。考试

2、是 学生成绩的一种手段。从李孝河学校回来两个多月了,他还时常 着陕北高原的美丽风光和支教老师的音容笑貌。现今社会上很多青年一心追崇外语歌曲,以为这样就提高了自己的 ,其实不然A考察 考查 品位 品味 B 考查 考察 品味 品位 C考察 考查 品味 品位 D考查 考察 品位 品味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今晚却很好, 月光还是淡淡的。 (2)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六朝时为盛。 (3)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杨柳的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4)虽然是满月,天上 有一层淡淡的云。 . 但是 而 而 却 . 即使 但 但 就 . 虽然 而 但 却 .

3、可是 但 而 还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艺术家匠心独运,不久就把这一方花岗岩变成了一座充满灵气的石雕。 .这个盗窃犯罪团伙作案范围遍急全县各乡,所窃物品包罗万象。 .他每天傍晚茕茕孑立地站在路口,等待着女儿回到他身边。 .持续的战乱是阿富汗这个昔日美丽的山国破绽百出。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春节后,家电产品的价格愈演愈烈,有的品牌的价格甚至下降1-2倍。 .我们肩负着早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的责任。 .我们大家都被这种敲锣打鼓的热烈场面愣住了,原来他们是在欢迎我们的。 .当前,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和培养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

4、的水平。7.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8.填入下文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 。 .遇险的会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 .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 .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却要说:还想冒险, 不要命了吗? .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

5、人却要说:不要命了吗?还想冒险?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 是通不过的。9.下列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散。.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民族自信力断想就是一篇议论文.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论的语录体的散文集,孔子,名丘,字仲尼。10.中国古代流传许多刻苦学习的故事,你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吗( ).孙敬 .苏秦 .匡衡 .车胤阅读李白的其一完成12、13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

6、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1.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是李白遭到诋毁而被排挤出长安市所作。B垂钓碧溪上:姜太公未遇文王前曾一度在磻溪钓鱼。C乘舟梦日边:伊尹将受商汤聘用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旁边。D“日月”比喻诗人自己。12.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歧路指政治上的不正确道路。B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发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C诗人虽遭遇困难,但并未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D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

7、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20题(每题3分共24分)(一)我国的台湾省,地处亚热带,雨水充足,气候温暖,一年四季花儿常开,草木常绿,再加上台湾到处有花木茂密、绿草如茵的山谷,所以非常适合于蝴蝶的繁殖和生长。据说,台湾所产的蝴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名列世界之冠。有人作过统计,台湾蝴蝶种类有四百种之多。其中独具特色、最为名贵的有“大红纹凤蝶”“蛇头蝶”“红边小灰蝶”“宽尾凤蝶”“皇蛾阴阳蝶”“兰屿黄裙凤蝶”等等。拿“兰屿黄裙凤蝶”来说,它产于台湾的兰屿岛,是凤蝶中最美丽的一种,后翅有大型金黄色的花纹,由于鳞片的特殊构造,逆光看去,会

8、发出灿烂夺目的珍珠般的光辉。这种色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再如“皇蛾阴阳蝶”,它双翅的形状、色彩,不但不像普通的蝴蝶一样对称,而且大小不一,更为奇特的是,它的翅膀左边为雌性,右边为雄性。据说,在一千万只蝴蝶中才能发现一只,自然是“物以稀为贵”。至于“蛇头蝶”,由于它翅膀的上端长着像蛇头一样的图案,所以称为“蛇头蝶”。它张开翅膀,足有洗脸盆那么大,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堪称珍品。13.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揭示台湾美丽的自然环境是形成台湾蝴蝶特征的原因B让读者了解台湾美丽的自然环境。C把蝴蝶之身于美丽的自然环境中容易吸引读者。D台湾美丽的自然环境也有蝴蝶的一份功劳。1

9、4下列关于文段主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台湾自然环境和台湾蝴蝶的总体特征。 B 介绍台湾蝴蝶的生态特征。C介绍台湾的几种名贵的蝴蝶。 D介绍台湾优美的适合蝴蝶生长的自然环境。15本段的说明顺序是( )A逻辑顺序。 B空间顺序。 C程序顺序。 D。时间顺序16文段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下定义。 C列数字。 D摹状貌。 (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

10、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债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17.文中加粗的词语极富表现力。下列关于这方面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泻”扣紧了“月光如流水”这个比喻,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B“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了。C“斑驳”是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的颜色。这里表明黑影中还有绿色与银白色。D“画”能突出“倩影”之美,表达了作者此时的喜爱之情。18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欣赏美妙的月色,内心无限喜悦。B月光一会儿像流水般清明,一会儿青雾笼罩,变幻不定。C月光一会儿明亮一会儿阴暗,作者亦喜悦亦

11、伤感。D月光素淡朦胧,作者面对美景内心荡起淡淡的喜悦和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19对“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B“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能给人和谐自然的感受。C“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作用于人的感官。D“光与影”的组合与“奏着的名曲”都不均匀,不呆板,富于变化。20根据上文内容,给本段拟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A塘上月色。 B月下荷塘。 C荷塘四周月色。 D荷塘和月色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每题3分共15分)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

12、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21下列句中

13、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徐而察之汝识之乎周景王之无射也A用法相同,用法相同。B用法相同,用法相同。C用法相同,用法相同。D用法全不相同。2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小船 B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观察C至莫夜月明 :通“暮”,晚上 D或曰此鹳鹤也 : 有的人23下列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A余固笑而不信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D今以钟磬置水中24不是“余心动欲还”的原因的一项是()A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B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中者C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D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25.对这一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交代了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具体方式和具体过程。B文中三次笑情景不同,含义也各不相同。C作者生动地描写了月夜石钟山阴森的景象,表现了登山的艰难。D作者通过与苏迈的谈话,表达了对石钟山得名缘由的看法。第II卷(分)四、26.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默写(27至34题任选5题)(每题1分共5分) 27. ,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28. 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