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44881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音韵学基础知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音韵学基本知识这一讲简介如下内容:与声、韵、调有关的术语与古代注音措施有关的术语老式三十六字母一、与声母有关的术语、声、声纽、纽这一组术语指声母。“纽”义为“枢纽”,古人觉得声母在汉语音节中非常重要,是汉语音节的枢纽,因此称作“纽”或“声纽”。、五音、七音、九音、舌齿音 这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给辅音分的类。五音:古人将辅音的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称为五音。七音:古人从五音中的舌音分出半舌音、五音中的齿音分出半齿音,加上本来的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和喉音,合称七音。九音:古音在七音的基本上,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两类,将舌音分为舌头、舌上两类,称为九音。舌齿音:古人将半舌

2、音和半齿音合为一种大类,称为舌齿音。、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这一组术语是古人根据声母的发音措施对辅音作的分类。辅音的发音措施涉及如下三个方面:第一,成除阻方式:塞、塞擦、擦、鼻、边塞音:pphtthkkh塞擦音:tsshtthtt擦音:s鼻音:mn边音:第二,呼出气流强弱:不送气、送气不送气:pkts t送气:thh ththt声带颤抖与否:清音、浊音清音:tphthkh浊音:mnl清、浊指清音、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抖不带音是清音。反之,发音时声带颤抖、带音的是浊音。有关清浊,古人又结合其他发音措施,进一步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指发音时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如

3、:一般话中的声母:b、z、d、f、s、和h。这些声母按古人的分类原则都属于全清。次清:指发音时不带音、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如:一般话中的声母p、c、t、q、h、k,按古人的分类原则属于次清。全浊:指发音时声母颤抖、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现代汉语一般话没有全浊声母。但在南方方言里如吴方言、湘方言、闽方言均有全浊声母存在。次浊:指鼻音、边音、半元音。如一般话中的声母、n、l和零声母中的y 。按古人的分类原则属于次浊。、字母。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古代没有音标,古代用一种中文代表一种声母,称作字母。王力先生曾给一般话的声母系统编了一首词叫太平歌:子z夜y久难n明m,喜x报东d方f亮l。此c日r笙s

4、h歌g颂s太t平,众z口kh齐q欢h唱ch。双声:双声指两个字的声母相似。声类:指反切上字的分类。二、与韵母有关的概念术语韵母涉及介音、韵腹、韵尾三个部分,如iag,介音(韵头)为i、韵腹(重要元音)为a,韵尾为ng。古代音韵学对三个构成要素也有分析,因此在古代音韵学中也有一套分析韵母及构成成分的术语。韵、韵目、韵部、韵类、韵摄、叠韵韵:古人根据重要元音、韵尾、声调相似的原则将中文归并成若干大类,分出的类称作韵。如:山行押“斜”ia“家”i“花”u属于诗韵的家麻韵。出塞押“关”uan“还”un“山”an属于诗韵中的寒山韵。韵目:韵目是韵的代表字。如广韵中的“东”“冬”“钟”“鱼”“虞”“模”都

5、是韵目。韵部:古人根据重要元音、韵尾相似的原则将中文归并为若干大类,分出的类称作韵部。如王力将诗经押韵的字分为三十部,指的就是三十个韵部。韵类:韵类是古人对反切下字的归类。韵摄:古人根据重要元音相近、韵尾相似的原则将韵提成若干大类,分出的类叫韵摄。叠韵:音韵学上所讲的叠韵指两个字的韵相似,即重要元音、韵尾和声调相似。韵、韵摄、韵母几种概念的异同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韵+韵摄一+一韵母+一呼这是与介音有关在一种术语。现代汉语分开、齐、合、撮四呼;古代汉语只分开合两呼。开口呼:古人的开口呼指没有u介音的韵母。合口呼:古人的合口呼指韵母u和具有介音u的韵母。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这是跟韵尾有关的一组术语;

6、古人根据韵尾将韵母分为三类: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指韵尾为元音或没有韵尾的韵母。按古人的原则,一般话中a、o、e、o、ei、a、ua、ie 一类的韵母都是阴声韵。阳声韵:指以鼻辅音-n -收尾的韵母。按古人的原则,现代汉语一般话的八个前鼻音和八个后鼻音韵母都是阳声韵。入声韵:指以塞音-p-k-?收尾的韵母。梅州话“一”it 、“六”lik、“十”sp。舒声韵、促声韵这一组术语也是根据韵尾给韵母分的类。舒声韵:阴声韵、阳声韵发音上要舒缓某些,合称为舒声韵。促声韵:入声韵由于有塞音韵尾,发音比较短促,称为促声韵。曲韵六部清代戈载著词林正韵根据韵尾将韵母分为“穿鼻”“展唇”“敛唇”“抵腭”

7、“直喉”“闭口”六类,称为曲韵六部。展唇:收i尾的韵母。敛唇:收u尾的韵母。穿鼻:收- -k尾的韵母。闭口:收-m -尾的韵母叫闭口。抵腭:收n -t尾的韵母。直喉:没有韵尾的韵母。闭口韵:指阳声韵中以鼻辅音-mp收尾的韵母。如:广州话“三” s:,“谈”t:m,“音”ja,“甘”ka:,“甜”im。小韵指古代韵书中的同音字组。广韵等韵书将同一种韵中的字按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似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同音字组,称为小韵。三、与声调有关的术语调类(略)调值(略)四声(略) 平声平调莫低昂,上声高呼剧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平仄:(略) 四、与注音有关的术语譬况:最早的注音措施。是用打比方

8、和描写发音状况来描写字音。如释名.释天: 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xan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than也。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氾phiam也。青徐言风,足叔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pia也。”直音:用同音字注音。如:服虔汉书注:“栩音詡”“駣音桃”。反切、音和切、类隔切 反切(略) 音和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似,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似,可以拼出精确读音的反切。如广韵“冻,都贡切”“毛,莫袍切”。类隔切:指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不相似,反切下字与被切字韵母或声调不相似,拼不出精确读音的反切。如“鸡,古溪切”。读若、如字、叶音(略)第四讲、三十六字母唐朝守温三十字母:不

9、芬并明、端透定泥、知彻澄日、见溪群来疑、精清从、审穿禅照、心邪晓、匣喻影三十六字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清 浊 牙音 见k 溪k 群g疑 舌头 端t 透th 定d 泥n 舌上 知 彻 澄娘重唇帮 滂h 並b 明m 轻唇 非pf 敷pf奉bv微齿头 精s 清s 从dz 心邪z正齿 照穿 床 审禅 喉音影t喻j 晓匣半舌 来l半齿 日n牙音:舌根塞音和鼻音。舌头音:舌尖中的塞音和鼻音。舌上音:舌面前的塞音和鼻音。重唇音:双唇塞音和鼻音。轻唇音:就是唇齿塞擦音和鼻音。齿头音:舌尖前音。正齿音:舌面前的塞擦音和擦音。喉音:零声母、半元音和舌根擦音。半舌音:边音。半齿音:古人将“日”母称作半齿音,

10、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觉得是舌面鼻音;二是高本汉,她觉得是舌面鼻音加摩擦;三是王力,她觉得是一种闪音。第一讲练习一,填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语言发展观是明代陈第 提出来的*。音韵学分为 , , 和北音学四个分支。古音学以 音系作为研究对象;今音学以 音系作为研究对象; 是音韵学中以古代语音理论作为研究对象的。二,名词解释音韵学三,简朴简介音韵学及其分支。第二讲练习一,填空*唐宋三十六字母中次浊声母是 。*二,将三十六字母按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的原则分为四类。*三,默写三十六字母及其拟音。四,名词 五音、韵、韵部、韵目、音和切、类隔切、譬况、阴阳入、舒促、曲韵六部五,问答题 分析“韵”和“韵母”两个概念的异同。 古人所说的“轻唇音”“重唇音”“舌头音”“齿头音”等概念的含义是什么,请用现代语音学理论加以分析。 古人所说的“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等概念的含义是什么,请用现代语音学理论加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