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中多媒体的运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4486560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中多媒体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音乐课中多媒体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音乐课中多媒体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音乐课中多媒体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课中多媒体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中多媒体的运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媒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既创设了教学情景,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还能使音乐课更显得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对于录音、录像、图片、动态视频等综合信息更感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开阔视野,拓展形象思维能力,增添无穷的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

2、,交叉教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用语言或静态的图片来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已经成为了很固定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某一音乐作品的理解只停留在一些对作品的形容词和图象上,不容易记住,而且想象的空间很有限。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多媒体的加入,使其鲜活,且有声有色。使音乐成为视觉的表象,对于想象音乐的形象,会更加的准确,且想象的会深刻和透彻一些。使欣赏者对音乐作品领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学生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之后,会感到很有乐趣。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画龙点睛互联网上丰富多样的多媒体信

3、息,可以增强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不仅利于更多更好的获取和保持知识,而且能够更好的理解抽象概念,化抽象为具体。而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更是能增强直观性,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例如,为更好的表现音乐的速度概念,可以用钢琴独奏野锋飞舞的乐曲,剪辑网上野蜂群舞一个场景,给学生展现飞舞、追、赶的欢腾情景,把他们带入紧张、热烈、扣人心弦的气氛中,感受速度的快、短、急。曲、画、情在这里完美的融合一体。多媒体真正起到了强化认知、增强感受、画龙点睛的作用。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教学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在这里对音乐的演绎自然贴切的恰到好处,而且在整个教

4、学中完全让学生从看中想、想中悟、悟中学,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 比如,在音乐史的课上,如果在讲西方音乐史部分的时候,一些外国同一时期的作曲家本来就很多,加上他们的名字本身很长,字还不常见,加上个人作品的数量较多,又很容易和其他作曲家混淆,很不易记住,那么,在运用多媒体后再辨别起来就会显得轻松一些。也许,大家听过作曲家斯美塔那,在文字的描绘中,它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他写过歌剧、交响诗,在最为成功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他以波西米亚人特有的质朴与自然的气质处理交响诗,音乐中既有戏剧性的描绘,又充满了诗意,套曲中的第二首沃尔塔瓦河成为了交响诗的佳作。这些学生记起来没有问题,但印象并不深刻,也

5、不容易展开想象,那么到底这首沃尔塔瓦河是如何表现的呢,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听到了这首作品,一致地反应是体会到了用音乐来表现河的跳跃,波浪,优美和诗意。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伟大的作曲家和这个十分优美的作品。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教学、开阔视野加强欣赏,聆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感受不同的风格,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器乐欣赏、戏曲欣赏和曲艺欣赏等内容。在乐器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

6、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在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音乐教学中,欣赏之前,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民乐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第一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夕阳映江、晚风轻拂的初暮景色。聆听的是紧密衔接、优美抒情的旋律,将学生带入美好遐想的意境中,形象地描绘出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展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学生在欣赏第二段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月亮缓缓上升的动感画面,生动画面,再次使学生感受到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独特的自然景象,沉浸在美的遐想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

7、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著名音乐家李斯特所说过:“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理解”。当音乐给人是一种听觉形象美时,欣赏者对于复杂的生活现象感受,对于生活理解,对于生活审美理想等,都凝聚了一定的情感,并从作品中通过节奏、曲调、音色、结构等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听完艺术审美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听觉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看音乐的方面,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激活思维,敢于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教媒体充实了音乐教学的手段,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创设优化了的情境,

8、让学生融于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索,以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的目的,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欣赏快乐的罗嗦时,先用多媒体展现彝族人民热烈欢腾的舞蹈场面,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出示主题,随后要求学生将音乐进行加工,使之适合彝族热闹的舞蹈场面。结果学生不仅改变了速度、力度、旋律,有的加上了衬词“呵嘿嘿”等,有的加上了类似竹筒的打击乐声,还有的加上了“噼噼啪啪”的脚步声。让学生尽情发挥其创造力后,教师播放了整个音乐,并通过与刚才学生自己的作品比较,讨论得出好的方面及不足之处,并再次鼓励学生二度创作。这样学生在整个欣赏过程中,不只是一个

9、欣赏者,同时又是一个创造者,其创造能力必定会有较大的提高。五、丰富情感,情景交融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里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及文化艺术修养。例如:名曲二泉映月意境凄凉,音乐起伏,旋律抑扬顿挫而委婉深沉,仿佛是作者日夜在泉边追忆往事,倾诉他辛酸痛苦的一生和内心的悲愤,欣赏此曲如果只让学生干巴巴的听录音,听老师述说,学生很难理解其蕴涵的深意。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夜静月高、水中小亭、湖水清澈、一人手持二胡静坐湖边等画面,然后放录音用语言文字把这首曲子的意境描绘出来,又将阿炳的刚强性格与坎坷一生做简短介绍。曲子适时播放出来,那如泣如诉的乐曲,洗

10、涤内心世界学生在欣赏曲子的过程中理解了语言文字,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感悟了曲子,脸上似乎写上了一点忧郁、不平、深沉和无可奈何。正如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感慨的那样:“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学生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语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表演能力和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音乐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最好是利用录音、录像、图片、动态视频等现代教学媒体。学生不但能把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乐特点,表演的动作很直观地看到,还可以学生进行反复的听辨和鉴赏。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智慧还加深了印象。洪湖市园林中学万苗2012-10-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