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反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4483297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之反思报告一、教学活动三:自主合作 探究性质1教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模具(教师用小棍制作,每组一副),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以外,还有其他特征吗?它的边、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勇敢地把自己的猜想和同伴交流,拿出你们认为最好的答案。2教师:再用刚才我们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验证自己的结论,看是否成立。3猜想: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相邻的角互补。4. 教师:你能用字母语言表示刚才的猜想吗?(AB=CD AD=BC A=C B=D A+B=180等)5. 教师:你能证明上述结论吗?(独立思考后交流)待学生充分思考、交流后,

2、教师根据学生思考结果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或者有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即怎么才能证明这些结论呢?教师: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以前学习时怎样证明一些线段和角的相等呢?(生:用三角形的全等)怎么得到三角形呢?(生:连接对角线)教师:好,下面大家自己完成证明过程。一定要独立完成哦!(学生证明,教师巡视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6. 教师:经过刚才大家的努力证明,现在性质已经浮出水面了。我们请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证明过程,大家点评,共同学习交流经验。(学生代表展示成果并分析各组的学习情况及证明时所用方法、知识点)已知:如图ABCD,求证:ABCD,CBAD,BD,BADBCD 分析:作ABCD的对角线AC,它将平行

3、四边形分成ABC和CDA,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得到结论(作对角线是解决四边形问题常用的辅助线,通过作对角线,可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的关于三角形的问题) 证明:连接AC。在ABCD 中ABCD,ADBC,13,24.又ACCA,ABCCDA (ASA)ABCD,CBAD,BD又1423,BADBCD7. 性质:平行四边形性质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方面的优缺点1.优点这批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够进行积极的团队合作,并在课余时间主动互相监督,继续课堂的讨论或练习。所以,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考虑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整个教学教师只是

4、引导,并没有过多传授,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通过学生全程的探究,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思考的能力,还给了学生展示的时间和表演的空间,针对性很强,这样可以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学生的学达到教学的效果。这样的教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比较好地发现学生的差距或者说是学生的不足,教师可以及时跟进,帮助学生弥补缺点。通过探究猜想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多种猜想途径的应用加强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感性认识,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了猜想意识和概括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再一次加强。证明性质的过程,学生充分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培养了学生合

5、理的推理能力。2.缺点教师如果将自己的设计写成学案,发给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探究性,节约一定的时间。这个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但还不够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通过设计更为准确细化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三、优化设想1.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段进行课前预习,借助书本先来学习内容,通过读课本、做练习感受这部分知识的魅力。也可以给学生制定一个比较宽松的预习提纲,便于学生系统地预习。2.教学过程中,增加小组之间的互动而不只是师生的互动,通过学生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现更为闪光的思维,体现创造性。3.设计一个简单的学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于破解各个问题,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互动来得到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4.如果可以借助平行四边形的旋转重合得到这个性质那将是最好的操作范例了,关键看教师如何导。四、教案的作用在主体参与式教学中教案是对教材知识和方法的设计,通过设计可以更好地将知识点和知识点反映的信息细化,把死的教材做活,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是不可缺少的桥梁。借助教案设计的学案就更加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是学生获取技能,引发思维,展开互动的工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