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4474166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次阶段性语文测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测试2015.4(试卷总分150分 测试时间150分钟)(命题:白甸初中语文组)一、(23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这是一个bin g 的时代,也是一个追星的时代。有一句话说“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A 感动中国人物身上闪耀着人性光辉、 党性光芒,这个时代最为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更应该追追感动中国的这些“时代之星”,不断ji x 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正 nng ling 。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1分)3文字中划线句有语病

2、,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4水乡中学拟举行“阅读鲁迅”系列活动,请你参加。(9分)(1)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 ,我还替他改了个名称: 。面带折花,色香自然好得多,但是我却不能够。便是心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眼前一闪烁罢。横线上应填的书名是: 、 (2分)(2)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是著名的鲁迅文学研究专家。请你围绕鲁迅和他的文学作品,以学生陈钢的身份设计一个问题对钱理群教授进行采访。(3分)问题: (3)请从下列鲁迅的篇目中任选一篇,制作一张读书文摘卡。(4分)社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3、 藤野先生 故乡读书文摘卡体裁: 篇名: 内容摘要: 5按课文原句填空。(8分)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八则) (2) ,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3)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4)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5)范仲淹渔家傲中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衬托惜别之情。二、(6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6-7题。(6分)【双调】 水仙子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

4、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注】徐再思,浙江嘉兴人。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淹留:长期逗留,羁留。6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展现出来的优美意境。(3分) 7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8分)子厚,讳宗元。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

5、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注】质:抵押。相侔(mu):相等。与设方计:替债务人想方设法。观察使:又称观察处置使,是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下其法:推行赎回人质的办法。白:告诉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其 后 以 不 能 媚 权 贵 失 御 史9请写出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4分

6、) (1)因其土俗 ( ) (2)约不时赎 ( )(3)比一岁 ( ) (4)当诣播州 ( )10.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6分)(1)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2)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11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柳宗元是个怎样的人?(6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题。(19分)一处弛则百处懈李拯读罢韩愈的劝学解,脑海中常常浮现当年场景:国子先生韩愈晨入太学,正欲对学生传道授业,言未毕而遭学生反问,“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不知虑此,反教人为?”然而,正是在这命与仇谋的艰难境遇中,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信念,才更显珍贵。如冬梅,

7、因寒风来袭而愈显其幽香;如煅剑,因用力敲打而益增其锋芒。在韩愈身上,勤奋是逆境的坚守,是日常的修炼,有着夸父逐日的执着,蕴含水滴石穿的坚忍。就此而言,稍有懈怠,略有迟缓,则不可谓之勤矣。曾国藩曾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弛则百处懈矣”。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青年毛泽东常常以此自警自励。心勤而身懒,则无非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口勤而手懒,则不过是眼高手低、口惠而实不至;昨勤而今懒,则必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懈怠的病菌一旦侵入,就会四处扩散,不断摧营拔寨,直到腐蚀整个肌体、攻陷精神城堡,矢志勤奋又怎能不慎独慎微?观历史兴

8、亡之变,察古今成败之理,功败垂成也好,功亏一篑也罢,失败往往是走过了90步,却不能坚持走完剩下的10步。一部二十四史,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年轻时底定江南、雄姿英发,在位日久而锐气渐消、惰气益长,晚年沉迷佛法,终至身死国灭,感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以史为镜,懒惰之害,懈怠之危,于斯见矣!晚清洋务大臣曾国藩,既是书斋里的饱学之士,也是疆场上的建功之将,而最令后人称道的,还是他的修身功夫与勤奋精神。有这样一个故事,曾国藩坚持每天记日记,某天晚上梦到别人得到一笔额外好处,自己很羡慕,醒来之后对自己痛加指责;中午到朋友家吃饭,席间得知某人获得一项分外收入,心里又是羡慕

9、。他在日记里写道,好利之心形诸梦寐,“真可谓下流”。有这种自省,才能不为懈怠所缚、不为成绩所惑;有这种自律,才能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声色所扰。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没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坚忍,没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修炼,哪能轻易见到彩虹?韩非子阐述竞马的要诀,其一就是“不耻最后”。不怕梦想太遥远,就怕不能坚持到底;不怕目标太远大,就怕懒惰磨损了斗志。追逐梦想的人应该坚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坚持勤奋、驰而不息,纵然山重水复,也必会柳暗花明,在险峰之上收获无限风光。12文章开头举韩愈的事例有何作用?(3分) 13.请简要概括

10、第节的论证思路。(6分) 14文章第段作者为什么引用韩非子阐述竞马的要诀“不耻最后”?(4分) 15结合文章内容,再举一例,论述我们如何能使自己不“一处弛则百处懈”?(6分) (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20题。(19分)醉太行从维熙在我过去的认知里,太行山有雄无秀,虽然有直立的万丈悬崖,但一个个山头犹如和尚的秃头,是秃山、秃岭形成的大山之魂。去年金秋十月我有机缘钻进它的躯体之内,去扫描它的生存形态。汽车刚开进大山之腹。我就发现了自己认知上的谬误,十月的太行山,不仅不是秃头和尚,简直像是个醉酒后初醒的俊俏丽人。汽车沿着陡峭的S形山路,盘旋地向上攀登,每每拐过一个弯道,绿色便变换一个层次,由

11、山下的浓绿,弯成苍劲之绿;再由苍劲之绿中,发现秋天的橙黄;又在橙黄之中,绽露出一片片艳红一那是红枫在向人间展示苦夏已经远去,秋意已染上太行的额头和眉梢。过去的文人墨客抒写的多是南方的灵山秀水,如黄山之灵秀,雁荡之奇伟;庐山之恬雅,泰山之巍高,几乎从文字中难以找到对太行抒情的表达。倒是有写到太行山的文字,无一例外地都与战争发生联系,“金戈铁马”“兵家必争”一类的字眼溢满书页,这实在是对太行山的色盲至少是一种认知上的斜视。从河南一侧看太行,它不仅有万峰争雄的阳刚之魂魄,还充满了阴柔之灵秀。依山而行的百里大峡谷中,不仅林木丛生,还浪花飞溅地流淌着一条名叫露水河的溪流,这条河在林虑山下形成一个美丽的湖泊;有几只白色飞艇在湖泊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