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4471130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中学生心理安康教化之我见 近几年,我国在对以往教化观念思想改革的根底上提出了素养教化的观念,素养教化在我区也正在快速开展。然而,长期以来,关怀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果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忽视了与每个中学生开展休戚相关的心理安康教化问题。面对时下中学生问题日益增多,中学生心理安康教化应是引起我们谨慎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特殊令人担忧,我认为主要表此时此刻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在初中,学习竞争已特殊猛烈,一听说考试,学生心里就惊惶,总担忧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指责,同学的冷眼,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刻恢

2、心丧气,心情特殊低落,这种现象在初三尤为突出。“一旦成果不好,不能升入中学,哪有脸见人”,“我的学习是不断努力着,但考试后的成果总是不志向,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出焦虑、失意、留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出现。2、自信念缺乏。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消极评价多于踊跃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实力产生疑心,常因一次考试失败于是就精神苦闷、低落、失去自信念。尤其一些学困生更是对学业、前途、将来不再抱有盼望,整日萎靡不振,变得抑郁。3、人际关系不协调,敏感。自我中心愿识强,不擅特长理与同学、老

3、师、父母的关系。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宠爱我。一些学生的日常支配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忽视了人际交往,以至于有一天发觉自己“不能很好地和别人多谈”,“和异性在一起,特殊不自由,说话脸红”,“没有人情愿和我一起玩”,“我感到孤独、孤独”等。4、“逆反心理”现象突出。不习惯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化方法,产生“你要我这样做我偏那样做,你说这个好,我偏说那个好,让我坚信这个,我非坚信那个不行”等具体表现,有时与家长敌对、与人抬杠,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5、“早恋问题”的困扰。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生

4、理发育慢慢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会感到“烦燥担忧”,成果起先下降,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二、造成目前中学生担心康心理的缘由是多方面的,分析成因,主要有:1、教化界对中学生心理安康教化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安康教化缺乏应有的重视,是我国教化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经过这几年的开展,这一现状已有所改观,但至少中学生心理安康教化还没有完全成为当前中学教化的一项特地课程。一局部老师和教化者还没有把心理安康作为全面开展教化的重要内容来对待。2、教化者对中学生心理安康留意力不集中。此时此刻的

5、中学生对新生事物特殊敏感,新颖心强,宠爱追求别出心裁的须要,探究稀奇的问题,并以独树一帜为傲慢,不情愿遵守“老一套”、不情愿“老生常谈”,而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的教化观念照旧在老师的心中根深蒂固,对一些“不遵章遵遵守法律律”的学生视为“差生”、“顽皮”、“不规那么”。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有些行为让人实在看不下去,容忍不了。为师者以此为凭,不敬重学生,挖苦挖苦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丢失自尊心和自信念,使学生心理状况出现障碍,学生中胆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们,无论教化者用心如何,学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对待,胆小的虽不言语或干脆反抗,但消极的反抗是明显不过的了。学生盼望有知心挚友,能相互

6、倾诉,相互理解,相互劝慰。假如教化者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那么会使学生觉得孤独,慢慢产生孤僻心理,教化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相识学生的这种须要,在实际教化中往往出现听从者为“优”,反之那么认为“差”的现象,从而造成学生的“反抗的萌芽”,这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缘由。3、家庭教化方式不当,家长对学生心理安康教化普遍是盲点。正确的家教是民主的、温煦的。此时此刻的家庭教化方式,要么对子女过分爱惜,要么过分干预他们,更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前二者多是听话教化,分数教化,在家里,父母关怀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果、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更、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那么少有关怀,相互之

7、间缺乏理解和沟通。后者那么多是因家长工作忙,或家长工作之余忙喝酒、赌博、发财致富,放松了对孩子的教化,导致孩子走向堕落。不少学生对家长接受能骗就骗,能瞒就瞒,结果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势必担心康。4、社会环境污染。由于此时此刻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相识模糊,引起说谎、欺瞒、偷窃、破坏、对抗等品德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消遣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电子游戏厅、网吧、酒吧等。三、中学生心理安康教化的实施对策。对于广袤教化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安康教化,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依据心理学开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

8、年学生心理安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安康教化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校要重视中学生心理安康教化,给学生创立良好的心理环境。既然中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就应调动各个方面的力气,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动心理安康教化。首先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学生进展心理安康教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赐予高度重视,把心理安康教化纳入学校教化工作系统。然后将心理教化分布在学校教化的各个方面,努力创设和开展心理教化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询问、实施心理治疗。也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动技能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安康教化。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校、

9、家庭、社会的心理环境。校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内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开展起着重要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漂亮的校内环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浓郁的校内文化可以激励学生拼搏精神,干净的校内设施可以标准学生心理行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也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养成良好的心理素养,离不开文明、和谐、明朗、快乐的家庭,学校要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广泛传播家教学问,不断提高家长的“心育”水平,促使家长自觉地营造和谐,同等,民主的家庭心育环境,运用正确的教化方法管教孩子,与学校形式强大的教化合力。同时,学校要充分利用社区、村队生活环境,使之效劳于学校德育。2、要努

10、力提高老师的心理安康教化意识和实力。要组织老师学习理论学问,提高老师对学生心理安康教化重要性的相识。学校可以请有关专家给老师进展心理安康教化的专题讲座,让老师知道心理安康的人必需具备完整的人格、足够的活力、进取的精神、快乐的心情、适当的行为、虚心的看法及现实的良好适应力。明确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安康的特征又有所不同。让老师们通过学习,提高相识,真正懂得一个好老师的教化是爱的教化,是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造就,让老师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心理安康教化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组织老师深化调查探究,了解和驾驭学生的心理问题,爱惜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安康。老师要必需相识到,学生是

11、开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具有独立与依靠、自觉与无趣、踊跃与懈怠等错综困难、相互冲突的不成熟的特点。也要正确相识到学生的开展是不平衡的,有差异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方面的表现不行能整齐划一,但是这种差异不是消极的、有害的,而是可踊跃开发,充分利用的一种资源。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须要,老师不应忽视这一点,无论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切忌轻易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老师要为人师表,以满腔的热忱感动学生,要有敬业精神,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渊博的学问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做到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学生的挚友,这样才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凝合力。3、心理安康教化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形式接受多样化,以满足学生来自各方面的要求

12、。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自学积累心理学的学问与经验,逐步造就学生心理素养教化方面的自我教化实力,开展传播、播送、公告、板报等最终到达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心理、青春期、人际关系、学习方法、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安康成长起到促进作用。2力争使心理安康教化不仅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把心理安康教化渗透到学校教化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到学校教化、学科教化、班主任教化、年级段教化等各项工作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踊跃性,找出学生问题存在的根源,挖掘和开发其潜能。应牢牢抓住课堂这个主渠道,对中学生进展心理安康教化,消退学生的心理障碍或冲突,使其处于心态平和、心情稳定、思维灵敏、爱憎清晰、举止适度这样一种有利于安康成长的环境之中,成为一个身心安康的人。各科老师都要谨慎挖掘教材中具有心理品质教化内容的因素,对学生进展有针对性的造就和训练。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心理安康教化于有益的活动之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主题班会等,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发挥才智,开展想象力和缔造力,造就良好品质,提高心理素养。总之,对中学生进展心理安康教化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学生进展心理安康综合教化,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安康,提高学生心理素养和综合素养,逐步到达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