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表扬的意义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4469078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学生表扬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学生表扬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学生表扬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学生表扬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生表扬的意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是个体在执行 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 断或主体自我感受。研究表明,自我效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各方面 都有影响。而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则有行为信息、言语劝说、情感唤起等。 表扬是教学实际中教师常用的一种言语劝说形式。恰当的表扬,对学生形成和发 展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表扬若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导致 学生焦虑、依赖及逆反的心理。目前,国内对表扬方式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的有关论述,大多是一线教师的一些体会,还没有系统的研究。鉴于以上几个 方面的考虑,本研究旨在

2、研究不同表扬方式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状况,以及 这种影响在优生和后进生之间有何差异。(一)理论意义1、本研究涉及到小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教育心理学等领域,具有较为宽阔的理论视野。2、 本研究系统地考察表扬方式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在国内尚不多见,对当前中小 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展有一定的创新意义。3、本研究具有扩大研究的潜 力,可以把本研究扩展到其他的课堂管理技巧等方面。(二)实践意义本研究 切题小,从具体的教学实际问题出发,对教师改进自己的课堂管理方法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二、研究文献综述(一)自我效能感概述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3、产生于二十世纪 六、七十年代,是在对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和批判并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而逐步 形成的。班杜拉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由 此提出了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 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感受。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 的行为选择。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判断,部分地决定了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 择。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而承担并执行 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其

4、次,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 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程度 越强,越能够坚持下去。最后,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一般而言,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的 困难看得比实际严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第一,成 败经验,即个体对自己实际活动的成就水平的感知;第二,替代经验,即对能力 等人格特征与自己相似的他人活动及其成就水平的观察;第三,言语劝导,即接 受别人认为自己具有执行某一任务的能力的语言鼓励而相信自己的效能;第四, 情绪反应,即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时的心身反应。(二)自我效

5、能感的研究现 状自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众多, 但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即与其他理论关系的研究以及在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延 伸。首先我们看第一方面的内容。自我效能感一经提出,心理学家便开始关注 它和成就动机之间的联系,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一些持传统成就动机理论的学 者将自我效能感作为成就动机中的一个积极成分,甚至提出用自我效能感取代成 就动机作为人的行为的解释因素。一些持现代成就目标理论的学者倾向于将自我 效能感作为一个中介变量,与成就目标交互作用,从而产生与成就相关联的行为 结果。而Elliot在研究中将成就目标分成三种定向:掌握性目标(Mastery

6、goal)、 成就趋 近 目 标(Performance-approach)与成 就回避 目 标 (Perform-ance-avoidance goal)。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前二者之间存在显 著正相关关系,与成就回避目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自我效能 感影响到人们的归因模式。在寻求困难问题解决的策略时,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倾 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低自我效能者则易归为能力不足。进一步的研究发 现,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比如,将低绩效归因于个人局 限性会损害其自我效能感。其次,由于自我效能感在人类自我调节中的中心地 位,其在各应用性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普遍重视。

7、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在该领域 内的主要研究集中于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对教学水平和 学习成绩的影响方面。研究普遍证实,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及成就有 重要影响。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强,并对其目标定向 及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自我调节效能感对英 语、阅读的学习成绩影响较大,而对数学的影响较少。(三)自我效能感的研 究发展趋势纵观自我效能感近几年的研究,其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有如下特点: (1)重视研究自我效能感成因与发展的研究。(2)重视对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3)进一步扩展各应用领域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4)考查真实能力与

8、自我效能感 之间的关系。(5)纵观西方心理学研究,多是实验室设计。虽然这种方法在变量 的控制上比较严密,但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性,所以日后的研究应该重视现场 实验。(四)表扬的概述在行为主义体系中,表扬是一种可用来对人类行为进 行强化的刺激,是奖赏的替代物。所以关于表扬的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以实验条 件下取得的关于奖赏作用的认识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大量实验指出,不管 是动物还是人,一种反应或行为如果受到奖赏,那么这种反应或行为在以后出现 的可能性就增加。同样道理如果学生的某种行为得到表扬,那么这种行为再次出 现的可能性也会增加。根据不同的维度,表扬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如很 多学者把表扬分

9、为个别表扬和群体表扬;口头表扬和书面表扬;当面表扬和背后 表扬等。其中,研究者常采用的分类有两种:第一种是根据表扬实施的情境分为 非竞争性场景下的表扬和竞争性场景下的表扬;第二种是通过观察亲子之间的互 动和儿童的角色表扬,把表扬分为个人取向的表扬、过程取向的表扬和结果取向 的表扬三种类型。(五)表扬的研究现状目前对表扬的研究既有外部表现方面 的,又有内在心理机制的研究。在表扬与外部行为表现方面,Dawson R. Hancock 也研究教师的言语表扬与大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接受 言语表扬的学生完成的课外作业更多,但是表扬的类型不同也会起到不同的作 用,它作为一种激发动机、

10、指明方向的手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内在心理机制 方面,有人研究了表扬对儿童成就目标和能力理论,与其归因以及与条件性自尊 的关系。如Butler的研究表明,指向过程的表扬能够引发学习目标定向的动机, 指向成绩和能力的表扬则会引发儿童成绩目标取向的动机;Kamins和Mueller 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人取向的表扬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儿童把自己的成功、失败归 因于自己的能力;过程取向的表扬则使儿童把自己的成绩归因于努力;Kamin等 人的的研究发现,接受个人取向表扬的儿童表现出了明显的条件性自尊感,接受 过程取向表扬的儿童则总是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国内也有学者研究表扬的问 题,如王呈祥提出了表扬的内隐意

11、义,指出表扬有四种内隐意义,即与情境相联 系的、与任务难度相联系的、与个体知觉相联系、与不同动机相联系。但是,国 内对表扬的研究更多的是一线教师的经验总结。(六)关于表扬研究展望结合 国内外关于表扬的研究,很明显的特点是从原先的仅仅把表扬作为一种外在的强 化物转为研究其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但是,在该研究领域内仍存在着一些有待 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一,对表扬方式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第二, 不同类型的表扬对儿童的影响会因儿童自身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而目前的研 究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第三,关于表扬的研究更多的是考察儿童在学业领域的 表现,而对社交领域的影响很少。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不仅会进一

12、步丰富、深化人 们对批评和表扬的认识,而且能够为教育者的反馈技巧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指 导。(七)自我效能感和表扬的相关研究在研究表扬所产生的心理机制时,也 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其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Monica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反馈 (包括言语表扬)通过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技能的习得。Jennifer Pitt曾把表 扬分为公开表扬和私人表扬两类,通过问卷的形式研究表扬与conformity的关 系,结果表明,表扬方式与自我效能感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总的来说,目前对 自我效能感和表扬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分歧。而且关于自我效能感和表扬方 式的也比较少,无论是对在表扬方式的界定还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上,

13、都有待于进 一步的研究。三、研究内容(一)调查目前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 班杜拉在 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个概念后,又补充自我效能感只有与具体的某门学科结合才有 意义。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小学教育中主要的学科之一(语文)作为研究内容, 编制相关问卷进行调查。(二)调查目前在教学实际中常见的表扬方式根据对 教师的访谈,归纳出几个重要的方面为维度,编制问卷进行调查。(三)数据 分析,研究不同表扬方式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优差生之间 的差异。(四)根据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四、研究方法(一)搜 集资料的方法1、文献法(1)检索内容:国内外有关自我效能感方面的研究; 国内外有关表扬方式方

14、面的研究等。(2)检索途径:第一,网站检索。如美 国心理学会等网站。第二,数据库检索。如中国学术期刊网。第三,期刊检索。 如心理科学。2、谈话法(1)对象:部分小学教师(2)内容:小学生语 文学习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怎样表扬学生。(3)目的:为编制问卷积累 材料。3、调查法(1)调查对象:选取省内五个地区的小学生和部分教师进行 问卷调查。(2)调查内容:主要分两方面,一部分是关于目前中学生的学业自 我效能感状况;一部分是目前教学中常用的表扬方式。4、分析资料的方法(1) 资料整理。对收集的数据、文献按可量化和不可量化进行归类。(2)定性分析。 对不可量化的资料根据研究目的、内容进行定性分析

15、。(3)定量分析。对可量 化指标根据研究目的、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五、研究步骤2005年3-4月 搜集 资料,撰写文献综述2005年5-6月围绕主题,再次进行资料搜集;设计出相 关问卷2005年7月 初测,据此修改问卷2005年9-11月 发放调查问卷,进 一步搜集资料,搜集数据2005年12月2006年2月 统计数据,SPSS分析 数据2006年3月 修改、论文定稿、六、研究条件 本人在大学本科期间所读 专业为教育学专业(初等教育方向),大学四年间曾多次参加学校课题申报、结 题工作,有较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基础,完成的课程论文成绩优异,受到好 评。同时,对教育统计较感兴趣,能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走上工 作岗位,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从实践上探索教学之路,力求将大学所学理论 知识与今后教学相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课题,以求发展。经过前期 准备,积累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而且实际教学的学校重视科研,为本次研究的开 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