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64468326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住区绿化设计探析论文导读: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住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居住区的绿化则成为了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它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北方地区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北方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绿化设计应以乔木、灌木、地被、草平合理搭配,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关键词:居住区,作用,绿化设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住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居住区的绿化则成为了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它最接近居民,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居民区绿化水平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措施。下面谈谈居住区绿化的设计。1、功能与形式统一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同来进行。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2、设计需经济实用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适地适树,建筑四周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经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碍植物生长的环境,须采用耐瘠薄、抗性强的树种。而且现在很多居住区的物业治理也跟不上,导致植物的生长状况不良,因此需要选择管理

3、粗放的树种。3、美化环境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平面构图,也有立体构图,同时又是把植物、建筑、小品等综合在一起的造型艺术。绿化要有统一的形式,在统一的形式中再求得各个部分的变化。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4、因地制宜居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科技论文。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5、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居住区绿地最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

4、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北方地区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北方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绿化设计应以乔木、灌木、地被、草平合理搭配,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另外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素质。6、居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居住区房屋建设时,对原有土壤破坏极大,建筑垃圾就地掩埋,土壤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应对选择耐贫瘠、抗性强、治理粗放的乡土树种为主,结合种植速生树种,保证种植成活率和及早成景。还须考虑乔木

5、、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适当搭配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多种手段的运用。7、合理的组织空间居住区绿化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居住区绿化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1)空间的分割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话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活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用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进行分割,当分割体的

6、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随着高度的增加,封闭感增强。用水面、山石、树丛、花架、小品等进行分割,水面处理得当能拓宽空间,将有限的距离拉大。山石砌筑得法,配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花架能使空间隔而不断,但要注重比例和尺度。过于粗壮则有堵塞感,过于纤细起不到分割作用。地面高差和铺装材料、形式的变化来体现不同的使用功能,改变地面高差来分割空间也是常用的手法。同时,地面铺以质感不同的材料和图案效果更为显著。硬质铺装同草皮形成质感的对比,绿地高差的变化增加了深度感。采用下沉式或上

7、升式广场给人一种独特的领域感。广场沿街边界可用灌木、绿篱分割内外空间。(2)空间的渗透与联系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常用手法有:用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门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科技论文。巧用花架:居住区绿地中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是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8、利用自然景观,体现绿色人是

8、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东西更轻易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和谐与美好的感觉,因此居住区的绿化尽可能地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有效的利用,组织到居住区的绿地当中去。避免为了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对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使住户闻不到自然的气息和泥土的芳香,不论是新建的居住区还是改造的旧住区,总会有一些现存的植物存在,非凡是一些大树要尽量将它们组织到居住区的绿地系统中,通过植物自然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不必等新栽的植物缓慢生长,就会有较好的绿化环境,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且不会给后期的养护工作带来负担。为提高居住区的生活质量,绿化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整个居住区内以自然植物景观且多以绿色植物为主

9、,增加整个空间的绿量。在居住区内多种植高大的乔木,因为成片的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改善居住区的环境而且还为低层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在高大的乔木下面还可以作为活动、娱乐的休闲场地。并实现绿化的多样性,建立乔木、灌木、地被、草坪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增加开放性空间的绿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好的绿化效果。居住居住区绿化影响因素较多。在操作过程中应灵活把握,不可机械照搬。同时,应充分考虑到绿地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居住区真正成为居民生活、休息的良好场所。居住区绿化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探索这门学问。科技论文。通过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区绿色空间环境,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