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446744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资料2022年收藏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1984年以前,我国还没有确立中央银行体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我国宏观调控主要依靠计划手段,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服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分设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现代意义的货币政策才在我国开展实施。我国中央银行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也仅仅不过20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以此来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有好的效果,一定时期内又表现不佳。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而正确分析这一问题不仅对我国货币政

2、策的实践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而且对将来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关键词】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货币政策有效性目 录第一章 绪论31.1文献综述31.1.1我国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41.1.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4第二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62.1 概念界定62.1.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定义62.1.2 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标准62.2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7第三章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73.1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实践73.1.1 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2008-2011)73.1.2 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总结99第四章 提高我

3、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10参考文献12第一章 绪论1.1文献综述1.1.1我国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大多是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到:虽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内涵由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目标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他们又是服务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以,考察货币政策有效性最终就在于考察中央银行运用政策手段能否借助中介目标最终影响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其次,我们还认识到,理解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紧紧联系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可以展望,随着相关经济理论的发展,各理论学派对于货币政策有效

4、性的分歧将慢慢减少,更多的融合。最后,为了更好地认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们可以运用实证模型进行研究,充实我们的理论。1.1.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1 、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要增加社会产出。从这一目的考虑财政政策时效快,失效也快。但是货币政策由于政策传导问题,起效慢,但是后遗症也较小。两种政策在使用的后果的负面影响上有不同:财政政策效果直接但是对实际产出有挤出效应,也就是说应用财政政策会将抑制一部分私人产出。从一般情况来说,私人投资要比政府投资有效率。挤出私人产出造成投资效率损失,所以财政政策应用都应该是短期的,暂时的。由于货币是中性的,对实际产出不

5、会造成影响(长期状态下),所以通过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中的货币供给量,进而调控利率。由于利率是资金使用成本,利率降低时投资会增加,与增加社会产出是一样的。但是不存在挤出效应,资本使用效率高。所以慎用财政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2、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分析货币政策在开始实施和达到最终目标之间有一个内在机制在起作用,这个机制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或者也可以称为问友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一般的途径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货币渠道,第二类是信贷渠道。具体的讲的话,采取这种分法取决于把所有经济中的贷款与债券以及股票等是否具有替代性,如果具有完全替代性,则通过货币渠道,而货币渠道的关键就是利率;如果具

6、有不完全可替代性,则同过信贷渠道,通过货币供给变化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从而进一步影响投资与消费需求。3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贷款、外汇储备占款、再贴现、国债操作。再贷款虽然由于近年外汇占款增长较快使其重要性下降,但目前仍是央行增加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来看,商业性金融机构其资金应该是自求平衡、以存支贷,即通过吸收存款及同业拆借等渠道扩大资产运用规模,不应依赖于央行借款。而我国的情况是,中央银行既要满足农发行和农信社等政策性机构的收购和支农贷款需求,而且还要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弥补流动性不足,支持金融资产公司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以及支持地方政府关闭资不抵债金融机构。

7、这种“支持”性质的央行贷款,其目标不是满足工商业繁荣对货币媒介的需求,而主要是为了稳定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往往成为一些劣质金融机构苟延残喘的救命稻草。 第二章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2.1 概念界定2.1.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定义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三个条件:1 货币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2 货币与产出之间是否存在稳定联系。3 货币当局能否如其所愿的控制货币。2.1.2 货币政策效

8、果的衡量标准广义地看,适度性衡量指标大体有两类,一类是衡量货币政策最终效果的指标,主要有通 货膨胀率指标和经济增长率指标,这类指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另一类是衡量货币政策中间效果的指标,主要有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量和利率等。这类指标称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中期指标。前一类指标的确定取决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潜力、经济发展阶段、就业状况以及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承受力等因素,对这些因素应如何分析判断,主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关;后一类指标的选择主要看某一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联系情况,被选择的指标必须与最终目标有着明显的因果变动联系,也就是说,这一指标的变动会必然地引起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

9、胀率的相应变动。对于货币政策来说,只要控制好了这一目标,就能基本实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预期指标。正因为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这类指标称为“货币标的”。本文探讨的适度性衡量指标,主要是后一类指标。在这类指标的探讨方面,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证问题。2.2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国内两派观点主要争议点在于:中国现状是否符合,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两项基本假设,一是利率水平与国际接轨,二是国内外资本完全流动。事实上,两点假设归于一点,即资本的完全流动。在资本完全流动的前提下,国内利率若明显高于国外,则本国的投资收益率高于国外,国外资金将大量流入,外汇增加,本币供不应求,带来升值压力。我国在实践中

10、实行盯着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下,当局为维持汇率稳定,需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发行量,后者在实质上也降低了本国的投资回报率。那么讨论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就归于中国的资本流动现状。第三章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3.1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实践3.1.1 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2008-2011) 200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是结合国际和内经济背景,央行的货币政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上半年CPI呈现加速上涨的趋势,而且在6月份才达到最高值,所以央行控制通货膨胀的压力巨大,加上但是国际形势还没有特别恶化,次贷危机还没有波及实体经济,中国经济运行还较平稳,所以央行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对银行信

11、贷规模的控制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的公开操作手段来回笼资金,抑制流动性过剩问题。二、下本年随着金融危机演变一场罕见的经济危机开始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由于世界经济出现衰退以及由于高利率和国际压力等造成人民币大幅升值,使得出口规模的大幅减少;房地产行业寒冬的到来,CPI在六月见顶后出现了逐渐回落的走势,通胀形势趋于好转,加上中国股市一蹶不振连创新低,GDP也开始下滑并且突破10%关口10,保经济增长再次被提上中央日程,所以央行为了贯彻中央保持经济增长政策,从三季度开始一改前期紧缩的货币政策为灵活的货币政策并逐步转变为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

12、峻考验。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2009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总体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对扩张总需求、支持经济回升、遏制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十分重视信贷平稳可持续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经过努力,三、四季度信贷增长比上半年有所放缓,节奏更趋平稳,有利于

13、防范和化解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风险。 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运行态势总体良好。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价格上涨压力较大。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逐步巩固,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逐步引导货

14、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改进外汇管理,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部影响远大于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更灵活,更有针对性,使得经济下滑得到了抑制,恢复启动快并已初见回暖趋势。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为了进一步稳固发展的基础,自2009年以来,我国哦货币政策为保证信贷投放适度增长,灵活运用政策工具,强化结构性调整,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一

15、是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运用市场工具动态微调贷款结构。二是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对信贷投放进行结构性调整。信贷投放要向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倾斜,加大对节能减排、“三农”、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坚决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贷款;引导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使信贷投放向有效推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增长倾斜,防止贷新还旧累积不良贷款的风险。3.1.2 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总结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通胀水平有所降低等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中国人民银行在通过科学安排正回购和逆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和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的同时,注重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流动性调节作用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功能,促进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在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通过适当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促进金融机构加快完善定价机制建设,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水平。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