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试卷题目及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4462257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IS试卷题目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GIS试卷题目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GIS试卷题目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GIS试卷题目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GIS试卷题目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IS试卷题目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IS试卷题目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空间信息技术包括哪三部分?1) 卫星定位系统2) 地理信息系统3) 遥感技术2、 空间实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631) 空间位置特征。(表示空间实体在一定的坐标系中的空间位置或几何定位,包括空间实体的位置、大小、形状和分布状况等。)2) 属性特征。(是与空间实体相联系的、表征空间实体本身性质的数据或数量,如实体的类型、语义、定义、量值等。)3) 时间特征。(是指空间实体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特性。)4) 空间关系特征。(在地理空间中,空间实体一般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相互联系的特性就是空间关系。包括拓扑关系、顺序关系和度量关系。)3、 数字地形分析和数据高程模

2、型 P2361) 数字地形分析(DTA)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其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提取描述地形属性和特征的因子,并利用各种相关技术分析解释地貌形态、划分地貌形态等;二是DTM的可视化分析。根据分析内容,常用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有坡面地形因子提取特征地形要素提取地形统计特征分析。2)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高程数据常常采用绝对高程(即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高度)。从狭义的角度定义,DEM是区域表面海拔高程的数字化表达。从广义的角度定义,DEM是地理空间中地理对象表面海拔高度

3、的数字化表达。4、 目前,地理空间数据的概念模型大致分为哪三类?P651) 场模型,用于描述空间中连续分布的现象。2) 对象模型,用于描述各种空间地物。3) 网络模型,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网络。5、 GIS系统应该具备的功能有哪些?P91) 数据采集功能。2) 数据编辑与处理。3) 数据存储、组织与管理功能。4)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功能。5) 数据输出功能。6、 数字地形分析是怎样一种信息数据模型数字地形分析(DTA)是指在数字高程模型上进行地形属性计算和特征提取的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其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提取描述地形属性和特征的因子,并利用各种相关技术分析解释地貌形态、划分地貌形态等;二

4、是DTM的可视化分析。根据分析内容,常用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有坡面地形因子提取特征地形要素提取地形统计特征分析。7、 传统的地图比例尺有哪几种表示?P521) 数字式:即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1000002) 文字式:用文字注解的方法表示。例如:图上1cm相当于实地10km3) 图解式:用图形加注记的形式表示。包括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8、 空间数据查询的过程有哪几类?P1891) 直接复原数据库中的数据及所含信息,来回答人们提出的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2) 通过一些逻辑运算完成一定约束条件下的查询3) 根据数据库中现有的数据模型,进行有机的组合构造出复合模型,模拟现实世界的

5、一些系统和现象的结构、功能,来回答一些“复杂”的问题,预测一些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动态趋势。9、 专题地图具有哪些特点?P3231) 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2) 专题地图的内容广泛,主题多样,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除了那些在地表上能见到的和能直接进行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外,还有那些往往不能见到的或不能直接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均可以作为专题地图的内容3) 专题地图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还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10、 缓冲区分析及其主要有哪些类型?P2171) 定义:缓冲区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常

6、用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是对空间特征进行度量的一种手段。缓冲区分析是研究根据数据库的点、线、面实体,自动建立其周围一定宽度范围内的缓冲区多边形实体,从而实现空间数据在水平方向得以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2) 从缓冲区对象方面来看,缓冲区最基本的可分为 点缓冲区(是选择单个点、一组点、一类点状要素或一层点状要素,按照给定的缓冲条件建立缓冲区结果) 线缓冲区(是选择一类或一组线状要素,按照给定的缓冲条件建立缓冲区结果) 面缓冲区(是选择一类或一组面状要素,按照给定的缓冲条件建立缓冲区结果)11、 元数据是什么?主要作用有哪些?P185元数据的英文名称是“metadata”,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地理空间

7、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它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元数据的主要作用是:1) 帮助用户了解和分析数据:元数据提供丰富的引导信息,以及由纯数据得到的分析、综述和索引等。2) 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影响空间数据精度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源数据的精度,二是数据加工处理过程中精度质量的控制情况。内容包括:有准确定义的数据字典,以说明数据的组成,各部分的名称、表征的内容等保证数据逻辑科学地集成有足够的说明数据来源、数据的加工处理工程、数据释译的信息。3) 在数据集成中的应用:元数据记录了数据格式、空间坐标体系、数据的表达形式、数据类

8、型、数据使用软硬件环境、数据使用规范、数据标准等信息。4) 数据存贮和功能实现:元数据系统用于数据库的管理,可以实现数据库设计和系统资源利用方面开支的合理分配,避免数据的重复存贮,并可以高效查询检索分布式数据库中任何物理存贮的数据,减少用户查询数据库及获取数据的时间。12、 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 P861) 栅格数据结构:是指以规则栅格阵列表示空间对象的数据结构。阵列中每个栅格单元上的数值表示空间对着的属性特征。即栅格阵列中每个单元的行列号确定位置,属性值表示空间对象的类型、等级等特征。它表示的地表是不连续的,是量化和近似离散的数据。特点是属性明显,定位隐含。同时具有数据结构简单、数学模

9、拟方便的优点,但也存在着缺点,即数据量大,难以建立实体间的拓扑关系、通过改变分辨率而减少数据量时精度和信息量同时受损等。2) 矢量数据结构:是对矢量数据模型进行数据的组织。它通过记录实体坐标及其关系,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准确定义。矢量数据结构直接以几何空间坐标为基础,记录取样点坐标。按照这种数据组织方式,可以得到精美的地图。另外该结构还可以对复杂数据以最小的数据冗余进行存贮,它还具有数据精度高、存储空间小等特点,是一种高效的图形数据结构。13、 一个完整的栅格数据通常由哪几个参数决定?P941) 栅格形状:栅格单元通常为矩形或正

10、方形。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经纬网划分栅格单元。2) 栅格单元大小:也就是栅格单元的尺寸,即分辨率。3) 栅格原点:栅格的坐标系统应当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公里网的交点相一致,或者和已有的栅格系统数据相一致。4) 栅格的倾角:通常情况下,栅格的坐标系统与国家坐标系统平行。14、 地图投影中几何投影的分类?P43几何投影:几何投影是把椭球面上的经纬网投影到几何面上,然后将几何面发展为平面而得到的。1)按辅助投影面的类型划分: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为投影面。 圆柱投影: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 圆锥投影: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2)按投影面与地球自转轴间的方位关系划分:正轴投影:投影面的中心轴与地轴重合。横轴

11、投影:投影面的中心轴与地轴相互垂直。斜轴投影:投影面的中心轴与地轴斜交。3) 按投影面与地球的位置关系划分: 割投影:以平面、圆柱面或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投影面与球面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圆柱面上或圆锥面上,然后将该投影面展为平面。 切投影:以平面、圆柱面或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投影面与球面相切,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圆柱面上或圆锥面上,然后将该投影面展为平面。15、 根据栅格数据叠加平面的不同,将栅格数据的叠置运算分析方法 P2141) 布尔逻辑运算(这是一个逻辑选择的过程)2) 重分类(将属性数据的类别合并或转换成新类)3) 数学运算复合法(算术运算和函数运算)16、

12、与一般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51) 数据的空间定位特征。一般信息系统仅包括属性和时间特征,而只有空间位置特征是地理数据所特有的。2) 空间关系处理的复杂性。地理信息系统除要完成一般信息系统的工作外,还要处理与之对应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以及与属性数据一一对应的处理。另一技术难点是数据的管理。3) 海量数据管理能力。一是地理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对象,其本身就是海量数据,二是GIS在执行空间分析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空间数据,这些数据也具备海量特征。17、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可视化,从表现内容可分为哪些?P2981)地图 2)多媒体 3)虚拟现实18、 空间数据

13、库与一般数据库相比,具有哪些特点?P1161) 数据量特别大。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要用数据来描述各种地理要素,尤其是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等,其数据量往往很大。2) 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与一般数据库中的数据性质相似),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即描述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的数据,并且这两种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3) 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和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19、 数据重构主要包括哪些?P1631) 数据结构转换。 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的转换2) 数据格式转换。 外部数据交换方式 标准空间数据交换标准

14、方式 空间数据的互操作方式20、 窗口分析及其主要内容 P2211)定义:窗口分析是指对于栅格数据系统中的一个、多个栅格点或全部数据,开辟一个有固定分析半径的分析窗口,并在该窗口内进行诸如极值、均值等一系列统计计算,或与其他层面的信息进行必要的复合分析,从而实现栅格数据有效水平方向的扩展分析。2)要素:中心点。在单个窗口中的中心点可能就是一个栅格点,或者是分析窗口的最中间的栅格点,窗口分析运算后的数值赋予它。 分析窗口大小与类型。依据的单个窗口中的栅格分布状况,如平滑运算的33矩形窗口、扇形窗口等。运算方式。图层根据窗口分析类型运算,依据不同的运算方式获得新的图层,如DEM提取坡度、坡向运算。

15、3) 类型: 统计运算(平均值统计、最大值统计、最小值统计、中值统计、求和统计、标准差统计) 测度运算(范围统计、多数统计、少数统计、种类统计) 函数运算(滤波运算、地形参数运算) 追踪分析21、 地理空间分析的数学基础主要包括哪些?P311) 地球空间参考2) 空间数据投影3) 坐标转换4) 空间尺度5) 地理格网22、 拓扑数据结构包括哪些?P881) 索引式结构。采用树状索引以减少数据冗余并间接增加邻域信息。具体方法是对所有边界点进行数字化,将坐标对以顺序方式存储,由点索引与边界线号相联系,以线索引与各多边形相联系,形成树状索引结构。2) 双重独立编码结构。它是以城市街道为编码主体,它的特点是采用了拓扑编码结构,是对图上网状或面状要素的任何一条线段,用顺序的两点定义以及相邻多边形来予以定义。3) 链状双重独立编码结构。是对DIME数据结构的一种改进。将若干直线段合为一个弧段(或链段),每个弧段可以有许多中间点。23、 GIS数据源,根据它的获取方式,可以分为哪些?P138 地图数据 遥感影像数据 实测数据 共享数据其他数据24、 空间关系查询包括哪些?P1951) 拓扑关系查询 邻接关系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